《诗经》学习第167篇《小雅 采薇》(全)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67篇《小雅 采薇》

【原文阅读】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参考】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字词注释】

(1)薇: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学名救荒野豌豆,又叫大巢菜,种子、茎、叶均可食用。

(2)作:指薇菜冒出地面。

(3)止:句末助词,无实意。

(4)曰:句首、句中助词,无实意。

(5)莫:通“暮”。本文指年末。

(6)靡(mǐ)室靡家: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无。室,与“家”义同。

(7)不遑(huáng):不暇。遑,闲暇。

(8)启居:跪、坐,指休息、休整。启,跪、跪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危坐时腰部伸直,臀部与足离开;安坐时臀部贴在足跟上。

(9)玁(xiǎn)狁(yǔn):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

(10)柔:柔嫩。“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指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

(11)烈烈:炽烈,形容忧心如焚。

(12)载(zài)饥载渴:则饥则渴、又饥又渴。载……载……,即又……又……。

(13)戍(shù):防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

(14)聘(pìn):问候的音信。

(15)刚:坚硬。

(16)阳:农历十月,小阳春季节。今犹言“十月小阳春”。

(17)靡:无。

(18)盬(gǔ):止息,了结。

(19)启处:休整,休息。

(20)孔:甚,很。

(21)疚:病,苦痛。

(22)我行不来:意思是:我不能回家。来,回家。(一说,我从军出发后,还没有人来慰问过)

(23)常:常棣(棠棣),植物名。

(24)路:高大的战车。

(25)斯何,犹言维何。斯,语气助词,无实义。

(26)君子:指将帅。

(27)小人:指士兵。

(28)戎(róng):车,兵车。

(29)牡(mǔ):雄马。

(30)业业:高大的样子。

(31)捷:胜利。谓接战、交战。一说,捷,邪出,指改道行军。

(32)骙(kuí):雄强,威武。骙骙指马强壮的意思。

(33)腓(féi):庇护,掩护。

(34)翼翼:整齐的样子。谓马训练有素。

(35)弭(mǐ):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一说弓两头的弯曲处。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鱼服,鲨鱼鱼皮制的箭袋。

(36)日戒:日日警惕戒备。

(37)棘(jí):急。孔棘,很紧急。

(38)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39)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40)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41)雨:音同玉,为 “下” 的意思。

(42)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43)迟迟:迟缓的样子。

(44)往:当初从军。

【诗歌赏析】

        《采薇》是一首反映士卒戍守边陲、备尝军旅艰苦生活的诗。

        这首诗描述了这样的一个情景: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此诗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

      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是口头语眼前景,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不能不“忧心烈烈”。

      后四句为什么戍役难归的问题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这可视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

      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第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

      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

      从全诗表现的矛盾情感看,这位戍卒既恋家也识大局,似乎不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因此,在漫长的归途上追忆起昨日出生入死的战斗生活,是极自然的。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痛,不能不令“我心伤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事,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而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绝世文情,千古常新。现代人读此四句仍不禁枨触于怀,黯然神伤,也主要是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加之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行道迟迟”,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孥的担忧。一别经年,“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不可知,当此回归之际,必然会生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的忧惧心理。然而,上述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道更无人安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

        综观全诗,《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在艺术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自南朝谢玄以来,对它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阐释史。王夫之《姜斋诗话》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和刘熙载《艺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为诗家口头禅。而“昔往”、“今来”对举的句式,则屡为诗人追摹,如曹植的“始出严霜结,今来自露晞”(《情诗》),颜延之的“昔辞秋未素,今也岁载华”(《秋胡诗》之五),等等。

【《采薇》的反思探讨】

      《小雅·采薇》堪称是一首古典形式美的佳构名诗。《采薇》内容反映戍卒生活,全诗六章,可划作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诗的前三章,写戍卒的思家情切;第二部分是诗的第四、五章,写戍卒的战戍苦况;第三部分是诗的最末章,即第六章,写戍卒的归途哀叹。

        第一部分全用比兴,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的时间发展顺序自成一个系统,由薇菜初生、茁壮到衰老的过程,与之相应地写出戍卒初萌归家不得,继又乡音杳无,最后无人过问而激发出来的浓烈的思乡之苦。如果在这过程中失去任何一环,或是只写及薇菜的“作”与“刚”,只写戍卒的“靡室靡家”与“我行不来”,或是抽去薇菜的“柔”与戍卒的“靡使归聘”,那便必然会使全诗失却均衡和谐之美,而诗意也就出现了断裂。

        第二部分仍然采用比兴手法,写出戍卒“岂敢定居?一月三捷(接)”以及“岂不日戒?狁孔棘”的戍守边地、疲于苦战的困境。它无论从形式上抑或内容上,也是齐平相称的。如果减去其间任何一章,势必将造成形式与内容上的缺陷。

        《采薇》在第一部分(三章)着意渲染戍守之久与第二部分(二章)竭力反映戍守之苦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使诗旨归入第三部分戍卒的归家悲叹。

        第三部分仅只一章,但它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组成鲜明强烈的映衬,烘托戍卒的内心痛苦。先是“昔我往矣”与“今我来思”作比,前写离家,后写归途;前写往昔,后写现在。后以“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照,前写柳枝青青,依依含情,春意骀荡,离思缠绵;后写雪片莹莹,凄凄幽冷,冬色悲凉,归路泥泞。由此在这一章内造成两两比照、双双掩映的艺术效果,因而成为千古传颂之句。

        如此看来,《采薇》全诗六章,每章八句,每句四字,形成均齐整一如几何图形的图案之美。另外,全诗六章分作三组,每组的结构呈三二一的比例与次序展开,每组的表现则采用比兴联想与情景交融手法,或物以托情,或景以达情,心物相感,物我观照,和谐同一,互为表里。第一组与第三组又都从时间和季节上相互呼应,互有复叠。凡此种种,都使全诗呈露出整饬统一、匀称和谐的对称之美,形成《诗经》“雅诗”尤以“小雅”特有的典雅、雍容、肃穆、庄重的形式美。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战争和思乡

        中国人都恋家,家在《诗经》里边像个磁石的中心一样,很多内容都朝着它,指向它。《采薇》分别揭示了两个主题,战争和思乡。

        在本诗中,思乡、战争两个主题交织,我们可以从中体味出主人公爱家,但是有人要夺走他在家乡的和平生活,所以他不得不去作战,去捍卫家园。两个主题有道义上、逻辑上的密切关联。他出去打仗,不是为了抓俘虏、抢东西,中国古代尤其是《诗经》时代,对战争的兴趣往往是消极的,有压力的。

        这与罗马人、希腊人不一样,尤其是罗马人,好战分子往往是平民,他们出去打仗,凯旋之后可以迅速增加自己的财富,而在希腊、罗马社会,一个人的财富决定着他的公民权。

        可是在周代的封建制中,没有这样的原则,而是讲究和谐、礼乐,讲究等级有序,一个人富了不一定贵,因为宗法制会排除那些片面地因为财富多就贵的现象。这就体现出文化的性格,有的文化喜欢扩张,有的文化缺少扩张的内在因素。中国古代,尤其是西周时期,是缺少扩张因素的。

      战争和思乡,两个主题交织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就是这个千古名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三千年前的诗,我们今天读着照样产生无限的感慨,这是它的感人性。

        当年我走的时候,家里春光明媚。那个杨柳,树梢向上长的柳树,也叫蒲柳,就是村边长着的那种低矮的柳树,一丛丛的。“杨柳依依”,就是那个柳树向我招手,“依依”本来是茂盛的样子,在这儿它似乎被拟人化了,就是有点舍不得,和小鸟依人的依、依靠的依联系起来,杨柳舍不得,实际上写自己舍不得。

        结果我出去打仗,几年过去了,当我回到家的时候,魂牵梦绕的是那个杨柳依依,可是看到的却是“雨雪霏霏”,这个“雨”是动词,严格地读,就是“雨(yù)雪霏霏”,下起雪,战争结束的时候是冬天,漫天大雪。

        这四句的情调就是抚今追昔的感伤,浓郁的感伤情绪,不是发愁,不是愤怒,不是惆怅,而是无处安放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由战争和家、战争和和平的交织而感到人生是虚耗的这样一种情绪。

        《世说新语》里记载了一段故事,谢安问他家的子孙《毛诗》中哪句最好。谢玄说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说若论神圣的《诗经》里边的佳句,这句话比九天还高。你看他喜欢到什么程度!

        到今天,我们仍然感觉到这样的句子出现在《诗经》的时代,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有人说,诗歌没有历史,一个天才的诗人出现了,他就造天才的句子。诗歌真正对天地的理解、对情感的抒发,实际上每一个时代都有后代难以企及之处。

参考资料:

《先秦文学名作欣赏》,吴小如 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

《讲给大家的〈诗经〉》,李山,东方出版社,2019年1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242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48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3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0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8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9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6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49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0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0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67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5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50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