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上在清迈见到了两位来自西藏的喇嘛师父,很慈悲。约好下午去寺院放生。于是趁中午空闲时临摹了这幅树屋。大概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画得很快,也有些瑕疵。
不过让我高兴的是,我又重拾了画画的爱好。那种什么都不图,只是单纯喜欢的感觉,一天不画,似乎这一天就不完整。以前无聊时刷微博,刷朋友圈,读书。现在一无聊就拿起笔开始画。
同时,我也有点小伤感。画画是我从小的爱好,只要给我一支笔,一摞纸。就快乐一整天,沉浸在我创造的小世界中。理所当然的报了兴趣班,并做为艺术生,准备报考艺术院校。
这恰恰是我远离画画的开始。奇怪吗?应该高兴疯才对吧?不用整天数理化,文史政的埋到书里,有更多时间来画画,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吗?
没错,一开始我的确好开心,可渐渐的高兴不起来了,甚至不愿意画画了。那时候的老师喜欢央美画派,要求我们都按那种粗犷的风格去画。可我偏偏喜欢干净,细腻的画风。于是每一次的作业都被批,被嘲笑。当众从批评画直到人格侮辱。每一次作画都是场煎熬,那种自己明明不喜欢又要强迫去画的感觉,就像被逼与讨厌的相亲对象结婚一样。
高中结束,随便考了一个三本院校,而我死活不肯复读。从那时起,好多年不想画画,封存了所有绘画工具和书籍。却依然保留着对画画的热爱,发现别人在画画,总忍不住跑去看。旅行时也常幻想,这个景色画下来一定美。有漂亮的图片也存着,想着以后要画下来。
我从来没想过这个以后有多远。
只是知道每一次拿起画笔都要去面对一次不堪的过往,像把伤口揭开一样痛。
直到现在海外游学。有了更多自由支配时间,我想成为一个自律的人,我想改善身上固定的模式与标签,我想有一件让我真正热爱,能全身心投入的事。想来想去,只有画画。于是我又拿起了画笔。
都说养成一个习惯至少需要21天,我算了算,从发布第一篇画到今天才9天。多年来对画画的喜爱是一方面,简书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也是促使我继续下去的原因。尤其是当我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伙伴订阅了我的专题,原本就是想让自己专注做一件事,画些自己喜欢的画,但得到了不少认可, 被关注的感觉真的太棒了。
咪蒙说,每天想着有几百万人等着看自己的文字,一下就有了动力。我现在也有同样的体会,虽说还没有几百万的观众,但每天早上想到那些订阅我专题的伙伴,马上睡意全无,琢磨着今天要画点什么。
我画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不为考学,不为得到夸奖,不为讨好谁。只是喜欢,想画。有些作品也非常棒,我很欣赏,但我知道那不是我的风格。现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只是临摹,带点创作。但无所谓了,我只要画下去就好。
以我的经历告诉那些想画画的伙伴们:达芬奇是画家,达利也是画家;莫奈是画家,毕家索也是画家;还有我非常喜爱的画家埃舍尔,曾被老师评为画的根本不是画。
记住:画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字,线条是语言。每个人都会写日记不是吗?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凭日记得诺贝尔文学奖。画也是一样,只要去画,用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就是独一无二的艺术,也是强烈的个人风格。
艺术怎么有高低贵贱,是非判断呢?
陕北大婶的鞋垫都在国外参展,春运神器编织袋都上了米兰时装周。艺术到底是什么呢?
Alice,内向的孩子自小酷爱绘画。在探索自我的身心灵道路上横冲直撞十余载,终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目前定居佛国泰国清迈,深信因果与吸引力法则。日常包括绘画,读书写作,健身,冥想内观,语言学习与时间管理。所做的一切被Alice统称为修行。 2017年开启了禅绕画与曼陀罗画历程,既是新体验又是熟悉的感觉。人生也打开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