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放学回家很无奈地跟我说,明天他要和一个作业拖拉的孩子坐了,他说:“老师要我管着她。”我安慰孩子说,“要和不自觉的孩子做同桌是有要求的,一要自己自觉,二要会管别人,这恰好说明你这两个条件都有,说明你多么优秀呀……”虽然给儿子戴上了一顶优秀的“高帽子”,但儿子还是很不情愿,他说:“妈妈,那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和现在的同桌做吗?”还没等我猜,他已经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了:“我和她做其实压力蛮大的,她的成绩和我差不多,我们一直互相比较着……”我瞬间明白了,别看孩子小,暗自也较着劲儿呢!
晚饭过后,儿子又开始念叨实在不想换位置,我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常常会出现这样好差搭配。但我听了孩子上面的话又想,其实给自己找一个能力相当,水平不分上下的“假想敌”又何尝不可呢?如果让一个好学生和一个差生坐一起,显然孩子之间你追我赶,互相竞争的学习氛围凸显不出,好生的学习能力是差生望尘莫及的,既然如此,又何必比呢。只有两个学习能力差不多的孩子之间才会形成良性竞争,互相影响,共同进步。如果可以,在不影响孩子们视线的情况下,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等等选择一个同学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是不是找到一个竞争对手就万事俱备了呢?错,好孩子之间有可能会自觉形成互相竞争的意识,但两个学习不自觉地孩子在一起极有可能更不自觉,“嗨,我们刚好一起玩!”这是正常现象。那么,现在就需要老师的干预,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评比措施激励孩子“比起来”,作业完成,课堂听讲,课间纪律等等都可以拿来比,每天做好纪律,赢了还有必要的奖励措施,或者可以另选竞争对手。我相信有竞争就会有进步。
不防给自己找个“假想敌”吧,在竞争的同时,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在每一次的考试,每一次的习题,俩人比一比,看看谁更细心,谁掌握的知识牢固。俩人在一起讨论一下自己的不足,吸取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在一点点地完善自己,争取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