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观看了新书《为孩子重塑教育》的同名记录片《Most Likely to Succeed》。
记录片主要讲述的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市一所名叫High Tech High的学校的真实故事。
这所学校,在很多人看起来,长得就不像是一所学校,它看起来可能更像是我们眼中的工厂或者车间,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上下课时间,甚至没有考试。
老师的合同一年一签,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安排并组织一个又一个的项目,而不是根据所谓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授课。而学生们可以基于自己的想法,去参加不同的项目。
在片中,主要展示了两个项目,一个是关于巴基斯坦的舞台剧,另一个是利用学生对于不同时期历史的理解,合作完成一个巨大的机械转盘,以机械的方式来展示历史。
学校每年会举办一次展示活动,学生的家长以及周围的人们,都可以前来参观学生的作品。
学生的想法
在我看来,这个学校的做法,一定会得到学生们的双手赞成。
因为学生终于可以不再受到教学大纲的约束,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自己想学的东西了。
但是片中有一个数学老师,曾经和他的学生探讨这个问题,希望对课程进行改革,不再只是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听。
结果真的是另人大跌眼镜,很多学生竟然不同意老师提出的改革方案,理由是担心那样做,自己没有学到足够的知识,从而导致自己无法考上更好的大学。
原本以为这只是中国学生的担忧,美国学生的想法竟然如出一辙。
家长的想法
美国的家长,虽然没有中国家长表现得那么地焦虑,但是从他们的话语中,可以判断,他们很难掩盖自己对于学校的担心。
比如,他们会觉得孩子学到的知识,相比其他学校来讲,实在是太少了,孩子回家的作业时间也太少了等等。
我的思考
观看记录片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一些问题:
1. 学校老师的职责到底是什么?
是教授知识吗?
关于这一点,我很早之前就比较疑惑,目前互联网上有那么多优秀的老师在教课,授课水平比起我们现在学校的老师,可能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比如可汗学院,我相信他应该比绝大多数的老师讲得都要好,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坐在教室里面,听一个讲得不那么好的老师去讲课呢?
目前美国一些学校,老师已经不再直接教课了,而是让学生直接学习可汗学院上面的视频。
如果是这样,全世界的学生都可以直接跟着视频来学习,那还要老师做什么呢?
在我看来,我认为老师更重要的作用,不再是教授知识,而应该是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去尝试自主学习。
与此同时,当学生中途可能要放弃的时候,老师会及时地给予适当的帮助以及鼓励,让学生能够更加勇敢地自己走下去。
2. 我们到底应该在学校里面学什么?
有人可能会说:
废话,当然是学知识了!
就像片中所提到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我们在学校里面所学的知识,和几十年前几乎一模一样,这一点不值得我们去质疑吗?
美国和中国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借鉴了18世纪德国的教育体系,即普鲁士教育模式。
普鲁士教育模式将各个学科进行了分割,基础教育应该学什么,高等教育应该学什么,每节课多长时间等等。一切一切都规定好,只要按部就班地执行就好了。
是不是感觉很科学?
但是,我们应该把时代背景考虑进去,那个时代,国家让国民接受教育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呢?
是服从。
国王希望通过学校,为国民灌输一种价值观,就是服从,服从父母、老师、教会,以及国王。
19世纪中叶,美国人Horace Mann将普鲁士教育体系引入美国。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工业社会,需要大量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工人,去执行机械式的任务,普鲁士的教育体系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
但是,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工人,逐渐被机器所取代,我们不再需要那么多“听话”的人,我们需要的是更多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人才。
显然,普鲁士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个时代的需求了。
所以,只是具体地去学习某种特定的知识,可能已经无法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了。
与其学到的知识可能很快会被淘汰(片中做了一个实验,在学生考试结束一段时间,又安排了一次难度相当的考试,发现即使知识不被淘汰,因为学生抱着功利地心态去学习,考试结束,90%的知识基本已经忘光了)不如去引导学生去学习如何能够快速学习到新的知识,而不是停留在教授知识本身。
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提出过这样的想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回到High Tech High学校
因为没有考试,所以无从判断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这所学校是一所公立学校,学校的生源都来看于学校周边,有富裕家庭的孩子,也有贫穷家庭的孩子,不是那种所谓的精英学校,但是,片中也给出了两个可供参考的数据:
加州组织的高中毕业考试中,他们的成绩比该地区的平均成绩高中了10%;
该学校的大学录取率更是高达98%。
难怪这所学校被比尔·盖茨称之为“每一个美国孩子都为之向往”的创新学校!”
我又上网查了查,这所学校创办于2000年,17年间,它已经成功复制了13所学校,希望有一天,中国也能够开办一所这样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