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说:想害一个孩子,最有效的办法是让他心想事成。
乍一听,感觉这话好没道理,"心想事成"是所有人的愿望,是最美好的祝福语,怎么就成害孩子的最好办法了?
细想,才觉此话非常有道理。
心理学上说,如果一个人,尤其是未成年人,总是心想事成,从来没有体验过挫折,会缺乏情绪上的调节能力,面对困境、逆境时,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面对和处理。
遇到顺境和小成功,很容易得喜得意忘形;遇到逆境和挫折,则容易一蹶不振。
1,
周日跟一个办校外辅导学校的朋友聊天。
他是个收入可观的老板,但生活很简朴,妻子没工作,专职在家照顾他和孩子们的生活起居,他家从来不去外面吃大餐,一家大小从来不穿名牌衣服,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初中,一个小学四年级,两个孩子都懂事,有礼貌,不骄纵。
用一句话总结:他们一家人都很低调。
问他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他说:很简单,就是从来不会轻易地满足他们的愿望,我们夫妻俩以身作则。
吃饭,平时都是粗茶淡饭,周末改善伙食,可以做两道"硬菜",红烧排骨,鸡翅什么的。穿衣,只有换季的时候才能买新衣服,哥哥穿小了弟弟穿。玩具,绝对不会他们要什么买什么,而是作为奖品发的,比如考试拿第一了,帮奶奶干农活儿了…,可以奖励一个喜欢的玩具。游乐场,一两年才能去一次;连公园都是偶尔逛一次……
总之所有孩子喜欢的、想要的东西,他都是吊足了孩子的胃口才满足他们,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
他说,他平时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只说一个字"不"。久而久之,他家的孩子就比同龄的孩子沉稳,有主见,不会喜怒无常。
他大儿子现在上初中了,都没有手机,问他要过两次,他都没有同意,孩子也就不提了,不会像别的孩子那样死缠硬磨的撒娇撒泼。
实力派家庭教育专家贾容韬说过:一个从不说"不"的家长,是没有尊严的家长,一个不懂得说"不"的家长,是不称职的家长!要想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小对他百依百顺。
一味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只会助长孩子自我意识的无限膨胀,使孩子变得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
2,
热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的胡咏梅。大家闺秀,从小衣食无忧,父亲对她宠爱有加,跟首富家的吴聘少爷青梅竹马,从小到大没有受过任何挫折和伤害,她一心想着跟吴聘谈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顺利嫁进吴家做少奶奶。
被人设计陷害后,爱情不再,梦想破灭,她遇到了她人生最大的挫折。可她完全没有能力去调节自己受挫的情绪,拯救自己与一蹶不振,当得知周莹嫁给了吴聘时,她把仇恨全记在了周莹头上。进而开始了一系列丧心病狂的报复。
最后的结局是:害死了吴聘,自己也含恨自杀。
其实不是杜明礼害了她,真正害她的人是她的父亲,他以为从小把女儿宠上天,是爱;他以为阻止女儿嫁给重伤昏迷的吴聘,也是对女儿的爱。是她的蜜罐害了自己的女儿,是他的宠溺让胡咏梅自私、任性、恶毒。看起来是大家闺秀实则心胸狭隘。
孟子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磨练意志,增强抗挫能力。
3
朋友孩子的同学,正在读高三,因为沉溺于手机游戏,父母再三劝说,他都置之不理,父亲一气之下把手机从17楼扔了出去,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这个18岁的孩子居然没有任何犹豫,紧跟着也从17楼的窗户跳了下去,粉身碎骨,追随手机而去。一个正在花季的生命殒命于任性!
她的母亲还在厨房给他炖鸡汤,高三的孩子需要营养。
朋友说,这个孩子成绩好,文理分科之前在班上都是前几名,从小学到高中,读书很努力,成绩一直很不错。
因为成绩好,父母对他几乎是有求必应,吃好的,穿好的,玩儿想玩儿的,在学校是老师喜欢的优等生,在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除了学习,他基本什么都不会干,离开父母生活不能自理,从小没有受过任何挫折。他甚至连什么是不愉快都不知道。
因为他从来没有感受过: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成绩考不好,被老师批评,被同学笑话是什么感觉。
这也是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小泡在蜜罐里,小皇上,小公主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要雨得雨,要风得风,家长们恨不得摘下天上的日月星辰,送给自家的孩子。
这使得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有了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等弱点。
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助长孩子自我意识的无限膨胀,使孩子变得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一言不合就跳楼、上吊、弑母。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如果让孩子带着这些弱点走入社会,他的前路不但会坎坷不平而且会荆棘满途。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过:人们时常说,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应让着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恐怕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这种可怕的礼物,可以这样来比方:如果你想毒死你的孩子,你就给他吃一剂足量的你个人的幸福,这样,他就可以被毒死。
4.
正确的做法是:要学会对孩子说"不",适当地给孩子制造一些挫折,延迟满足感。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慢慢引导,循循善诱。
一,让孩子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孩子摔倒了,家长不要第一时间冲过去扶,要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孩子想要玩具,可以人为的制造一些困难,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去拿。
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东西才会懂得珍惜,而且这种成就感带来的辛福感持续的时间会更长,更能激励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帮助孩子的个性成长。
如果对孩子有求必应,就会阻碍孩子的个性成熟,限制孩子的人格独立,剥夺孩子克服困难的机会,使得孩子容易变得心理脆弱,没有抗挫能力。
二,通过体育锻炼,来磨练孩子的意志
比如鼓励孩子晨跑,尤其是冬季晨跑更能磨练意志。
节假日爬山,平时在家里做俯卧撑,仰卧起坐,跳绳等。这些运动只要能长期坚持,都是磨练意志品质的好办法。
三,通过批评、忽视等方式,有意的进行挫折教育。
比如在游戏中,让孩子做配角;在竞赛活动中让孩子输,犯错误时适当地给予惩罚,使孩子体会到受挫的感觉,学会自我调节。
四,培养孩子抗挫的勇气
同样是孩子学走路摔倒了,不去第一时间跑过去扶,不是不管,而是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
比如:"宝宝好棒啊!都把地砸了个坑,地都哭了。"ta会很开心的爬起来。
家长一定要适时适当的鼓励孩子,培养孩子抗挫的勇气!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培养孩子的,承受能力,抗挫能力,也必须持之以恒,任何放纵和迁就的行为,都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思想,要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认识挫折,从而战胜挫折。
对孩子的合理要求要满足,但不要立即马上,而是稍微的放慢节奏,有意的延迟满足感,也是提高抗挫能力的一种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