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说】
觉悟:这两个字来源于佛教。
意为不再执于世间幻象,不再住于一切外境的意思。因此,在佛教之中,“觉悟”代表一种修行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菩萨的境界,也是佛的境界。它包含有两个层面。
一、悟及本心:只有悟及本心才能明了世间存在的虚幻,才能明白我们平时所执的一切皆是心生之幻象,不是究竟。
二、不住于任何外境:也就是说,我们光知道世间的一切皆是心生的幻象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不住于这些幻象。
而在说文解字中,觉是知觉、感知,而悟,是由本心生发出来的认同,了解。
阳明先生有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在我看来,这句话讲的也是觉悟。
前半句讲的是觉,此花虽开,但没入心时只是寂然。当你特此来看时,于心里悟了此花,便一下子灿然起来。
僻如:两人同行,一人罔顾四周,自然视而不见;而另一人持谦卑之心,不时驻足,品了梅兰竹菊的韵,赏了风花雪月的魂,生命也变得鲜活。同样的历程,两人在生命的广度及深度上也就大不一样了。
所以说,觉是静态的,是被动的。你看与不看,花都在那里,只不过与你心同归寂然。只有在你抱了一颗谦卑之心,去欣赏了,去学习了,那花才得以灿然,那美人之闭月羞花才醉了风月。所以说,悟是动态的,其中的这个“看”说得轻巧了些,实则此‘’看‘’是要通过下一番功夫的格物,才能了然于胸,才能有所顿悟。
生活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同样的时空,但赋予每个人的都是不一样的人生。在每一个人生的节点,大家都做出不同的选择,所以绵延下来,整个人生自然不同。
有个词叫“熵”,用在微观量子学里,就是指通过混乱无绪的运动,最终必然能达到均匀分布。
我想这个词用在人生的选择上也十分恰当,如果没有方向,就如同那微观世界的粒子,蹉跎一生,最终湮灭于芸芸众生的世俗之中。
若想不碌碌无为地荒费了这一辈子,那就得在漫漫的人生中,不时地驻足思考一下,辨一辨方向,这样才不会在人生的“熵”中往复的运动,一生盘旋在原点。
这不时地驻足思考就是在不停的“悟”。这个悟,不是随缘,而是要上下求索。现在有些人总是在反潮流,天天自诩没文凭有文化的。诚然,文凭固然不重要,但不断的学习自省,才能不固步自封,才能获得大智慧,也才能不重复往复运动。
这觉悟两个字,一是觉,二是悟。觉是被动,来得轻巧,悟是主动,需要不停的学习、思考、上下求索。
现在微信、各种鸡汤APP,让许多人都天天口出莲花,悠游在一场场聚会一场场酒会中,但,夜深人静时,真的能静下来品一下墨香、躬身自省一下吗?
真正的觉悟,绝不可能通过苦口婆心的鸡汤文渡了该渡之人,觉悟要的是自身的觉醒,悟道只能是靠自身。
就象我们再怕孩子受苦,传授再多的人生经验,但他们没有足够的阅厉,没有足够的学习,也不可能感同身受,也不可能听几条金句就产生跳跃式发展。
相对于他人,人生的感悟,只能做为启发,但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就象你可以叫醒一个沉睡的人,但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这样是合群,但“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就将自已沉于世俗了。
虽然有时清醒的活着比微醺更让人倍感沧然,但自律带给人的是远方,在走向远方的路上,觉悟是参禅生命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