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一个神圣又庄严的词汇。它可以是一个称呼,可以是一种爱好,也可以是一份职业。
“成为一名作家。”关于这个荒诞的句子,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因为这不是一个普通人该说出来的话语,也不是一个普通人该有的梦想。因为这个神圣的梦想,看起来距离我们普通人都太过遥远。
但是,当你翻开一本书——《成为作家》。同时,当你试着去阅读它时。你就会发现,你的意识在发生着改变,一点一滴地改变,极其细微。
接着,当你把书中的文字所传达的消息,投射到脑海中的时候,它就开始在对你释放出魔力。
而这种魔力,就是作者多萝西娅·布兰德通过写作所探寻出来的。这种魔力可以被发现,可以被传递,也可以被学习。
事实上,你还可以创造出这种魔力,只需要你找到与你息息相关的三个人,并且让他们来帮助你。
第一个人,他是一个童真的“孩子”
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用文字组织语言的能力,这可以说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
但是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困惑:我不知道有什么内容是可以用来写作的?写完了这篇文章后,我感觉精力已被完全掏空了,再也写不出第二篇?写来写去,我发现我能用的所有素材都已用完了怎么办?
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
答案是否定的。
你并不是没有什么可写,这并不是找不到素材。恰恰是因为你身边本来就有太多太多素材可以利用,可你却偏偏没有发现。
因为此时,你的双眼正处于蒙蔽的状态,你看不到其实事物的“真实”存在。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打开我们这双雪亮的眼睛呢?
很简单,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利用魔法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一个敏感的、热情的、有偏爱的孩子,就像你自己一样。让我们成为一个孩童般的“艺术家”。
此刻开始想象,我们就是一个“孩子”,那么我们会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
当你走进一条大路时,你都看到了什么?车是什么形状的?车身是什么颜色的?马路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路边有什么样的房子?房子的楼层有多高?一间房子有多少窗户?它的窗户是如何朝向的?......
此时,你发现了没有?当你像一个孩童一样,用你的天真与敏感去仔细观察整个世界时,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你的素材。
你可以选取你想用到的一部分素材,也可以任意组合这些素材,让它成为你文章中的一部分。
如果,你还没掌握这项技能,那么,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来训练这项技能吧!
做法很简单,从现在开始,你只需要每天花上15分钟的时间,让自己的大脑处于安静的状态,然后仔细地观察你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事物。注意,是一切事物。
同时,尝试着在脑中边观察边描述出你说看到的任何一个事物。
刚开始的时候,每天只需要练习15分钟。随着练习的不断深入,你可以试着延长练习的时间。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原来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成为你文章的素材。随时随地,它都能为你所用。
第二个人,他是一个成熟的“大人”
在你的写作生涯中,第二个重要的人就是他。一个性格成熟、没有偏见、温和而又公正的人。
他有足够的美德来补偿“小孩”的迟钝,他可以聪明地评判是非、超然物外、耐心忍受。他是一个匠人、劳动者和批评家。
为什么我们要找到他呢?
因为,当你用孩童般的天真敏感去观察世界时,得到的信息往往太过笼统,有时候还会很片面。
所以,这时我们就需要有一个阅历丰富的“大人”,来给我们把把关。告诉我们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恰到好处的,哪些又多余的。
我们可以先让第一个“小孩”,来帮助我们进行无意识的自然流动,帮助我们更快地完成一部作品。
接下来,我们需要把作品先晾在一旁,至少是隔夜之后,再请出第二个成熟的“大人”,来帮助我们更好的组织语言,规范整篇文章的逻辑性,检测作品所要表达思想的正确性,以及批判性地看待作品。
当然,第二个“大人”批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如果第一个“小孩”,写出来的作品还太过稚嫩,请不要太过直接地打击它的自信心!请记住,作为大人,一定要温和,够温和。
因为,写作是一个从一到无穷大的过程,前面的数字虽然小,但是却很重要。同时,只有通过个位数、百位数、千位数...持续不断地积累,最终才能实现这个无穷大的过程。
所以“大人”既要做到既公正又无偏见地去检验“小孩”所做的工作,同时也需要释放出成熟的温和,给予“小孩”以自信心,让其在失败中骄傲地成长。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保证“小孩”与“大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维持好两者之间的平衡,把他们协调统一为一个总体,最终为第三个人服务。
第三个人,他是一个“天才”
说到第三个人,我们大家都不陌生。因为我们都知道:“天才就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天才就是流汗。”
但是今天,我想告诉你的是:“天才是教不出来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天才”。因为这世上,没有哪一个人的天赋可以如此贫瘠而不具备一点天才的禀赋。
只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天才”有着各自不同的名字。适合演戏的天才叫作演员,适合画画的天才叫作画家,适合烧菜的天才叫作厨师。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独特的思想意识和感观能力,独特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所有这些独特,造就了每一个独一无二的我们。而这个“天才”往往就隐藏在这些独一无二中,等待着你去发现它。它是一种天赋的才能,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它。
比如,有的人擅长写散文,那么“散文”就是你的天赋;有的人擅长写故事,那么“故事”就是你的天赋;有的人擅长写历史,那么“历史”就是你的天赋;有的人擅长写爱情,那么“爱情”就是你的天赋。
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着成为“天才”的能力。只是,有的人能够发现这种能力,并且把这种能力释放出来,从而拥有了更高级的想象力,所以他成为了一个“天才”作家。
而有的人,要么在成为“小孩”的路上迷茫,要么在成为“大人”的路上停顿,就连迈进“天才”的门槛都还隔着十万八千里,更别说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天赋,从而去释放它,让它为你所用。
所以,我们首先要找到我们生命最重要的“小孩”与“大人”。
接下来,“小孩”与“大人”之间,需要一直相互扶持激励、相互加强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导致结果的行动力,产生于全面的、综合的、完整的第三个人。
成为写作的天才,并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困难。因为天才就是一个能使“小孩”完全服从于理性的“大人”的人,是那些能够比普通人释放更多的天赋,并在他们的生命及艺术创作中加以运用的人。
结尾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提到关于作学问的三重境界。其实,用在写作中,也同样适用。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告诉我们,写作要勇往直前,直到发现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像“小孩”一样去“博览”,去博写。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罔。写作的过程一定要像“大人”一样,多思考、多比较。让思想发生碰撞,才会有所得、有所悟。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告诉我们,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写作的过程就是体悟自然规律,找到属于自己“天才”的那部分规律,并且顺应它的过程。
这也是写作的最高层境界:让无意识完全服从于理性的意识,并且让无意识自然流淌的返璞归真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