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7日,台湾女作家林奕含在寓所自杀身亡的新闻在微博上了热搜,于是点开她在离世前的一段采访视频——当你阅读的时候感受到痛苦,那都是真实的;当你阅读的时候感受到美,那也都是真实的。很遗憾用这样的方式认识这位有才情、有怜悯心、说话温柔但内心无比坚定、自我的女孩子,而她的娓娓道来,也让我想到了很多从未想过的问题。文学、艺术到底是什么?那些美好的文字或艺术作品后面有否真的存有一个美好的灵魂?如何能接受那些写过、说出美好文字的人们在生活中却有着一个扭曲的灵魂,犯着我们难以想象的罪恶?曾经有和朋友谈到过一个问题,即文字是否可信?我们都能体会到一点:当你在书写、回忆一段破碎的回忆时,你会用文字去修饰、甚至去美化一段并没有那么美的经历。那为何我们不能实打实地去叙述呢?很简单,我的答案就是——因为那不美。文学是真实与虚幻的融合,它让每一个阅读的人能够超然于生活之上,以俯视的姿态去审视平日里低到尘埃里的生活,从而获得一种引领和美的感受,所以会存在很多不同的文学表现方式去粉饰那些不够精美的经历。很心疼,也欣赏她的勇敢,她把自己的遭遇写成故事,把伤疤撕开给众人看,从而引发了更多更多有过类似遭遇的人们开始一吐为快、寻求内心的共鸣。
简单的看了小说里的一些片段,很压抑,隔着时间与空间都能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因为专业的敏感,对小说里有一段印象很深刻:“……刚刚在饭桌上,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家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是性教育?性教育是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还没开学”。也正因为父母的“缺席”以及对性持有的刻板印象,大多数有此遭遇的孩子都不会选择向父母坦白,因为他们害怕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更会把他们摧毁到体无完肤,所以独自地承受着这份屈辱。而这个社会也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包容,看看网上那些肆无忌惮的喷子,才发现有的时候人心真tm丑恶。所有的不公平待遇一层一层不断的叠加叠加,最终让这些鲜活的生命选择了自我毁灭。
关于“性侵”的话题从来都有,新闻报道、文学记载、电影录像无不控诉、叙述着这一“罪行”,多年前,接触到胡萍老师的《善解童贞》,这本书向我们科普着0--6岁孩子的性教育。很多人对此更是嗤之以鼻,心想小小的人儿哪会有什么性,更别谈什么性教育,这不摆明着唤醒孩子对性的早熟嘛。是的,很多人对“性”的认识就是这么简单而粗暴,狭义的理解成男女之间的情事,甚至理解的更加猥琐,而这些是和纯洁的孩子沾不上任何关系的。但是一次次的新闻报道刷新了我们的三观,我们看到那些罪犯把魔爪伸向了越来越年幼的孩子们。每每看到这些,都无比难受,咒骂那些犯罪者。反思一下这个社会,我们真的需要好好的升级一下自己的认知结构了,自打孩子降生于这个世界,性教育就已经开始了。当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第一次亲吻,就让孩子感受到亲吻是一种舒服、表达爱的方式;当孩子依偎在母亲怀中,接触到柔软的肌肤,就让孩子感受到肌肤与肌肤之间的接触会给人带来幸福和温暖;当发现自己与异性小盆友的尿尿方式不同,孩子就感觉到了男性与女性不同的身体结构……还有那一句:我是从哪里来的?每一个生活瞬间都是对性的一种感知和学习,而很多父母对此羞于启齿,选择视而不见,以各种理由搪塞孩子。引用胡半仙老师的一句对性教育下的定义:性教育不仅仅是大众认为的生理教育,而是一种全面的教育。它包含很多的维度,比如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性别意识的发展等等。所以,当你的孩子问你他(她)是从哪里来的,请不要再用那种老掉牙的理由去应付孩子了,摒弃你的刻板印象,和孩子谈谈性。
我们都无意无能去改变什么,只是希望从我们自身出发,对“性”去除敏感化,对一些社会现象去除那些阻碍我们看得更清晰的偏见。
在访谈视频中,可以感受到房思琪是一个对文学有信仰的人,也是因为这样的信仰让她开始怀疑自己曾经相信的东西,那些曾经坚定不移的事物也最终辜负了她。希望在天国的房思琪终能解脱,享受平安与喜乐,而身处俗世的我们,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希望保有一份包容怜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