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吃着买来的葡萄,
紫色的甜蜜融化在我的口中,
我甚至可以闻到紫色的味道。
我希望可以再待久一些,
但钟声提醒了我时间 --
“叮叮咚” 的钟声,
而不是 “叮咚”。
-- Under the Tuscan Sun (2003)
开篇这一段富有诗意的文字是来自笔者非常喜爱的一部老电影「Under the Tuscan Sun」中,女主角在小镇教堂前写下的句子,其中「紫色的甜蜜」、「闻到紫色的味道」的描述,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又能恰到好处的让观者在感官上与角色产生密切的共鸣。没记错的话,这就是传说中小学语文课本里讲到的一种叫做「通感」的文学修辞手法。
简单来说,就是在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达到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通感」英文书写为 synaesthesia,在神经学、心理学中又被称作「联觉」。联觉(synaesthesia,又译共感觉或联感)一词源自古希腊语 σύν(syn),「共同」,和 αἴσθησις(aisthēsis),「感觉」。
与文学修辞不同的是,这是一种神经层面的感知现象,表现为一种感官的刺激会自发地引起另一种感知或认识。据统计,平均每23个人中会有1人拥有某种联觉。打个比方说,笔者是一位「字形 → 颜色联觉」的联觉者(synaesthete),感觉字母或数字仿佛具有内在的色彩,例如字母「P」是翠绿色,数字「5」是深红色等等。
除此之外,联觉还拥有大量不同的形式,例如当一个联觉者触摸到一个物体时可能会「尝到」某种食物的味道;听到某个声音会「看到」一个与之对应的颜色等等。
虽然有时会被称作「神经系统疾病」,联觉却并没有被收录进精神疾病诊断的分类目录中,因为它通常并不会对日常行为产生影响。事实上,大多数联觉者表示,他们的联觉经验是中性,甚至是愉快的。
当问及联觉人怎么发现自己的联觉时,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经验不寻常,直到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同。许多拥有联觉能力的人将他们的特殊体验应用到创造性活动中,也有许多非联觉人尝试着创作看起来包含了联觉的艺术作品。
▲▽
来自堪萨斯城的联觉者 Melissa McCracken 把自己喜爱的音乐「翻译」成了画作。
David Bowie, 「Life on Mars」
Radiohead, 「All I Need」
Iron & Wine, 「Boy With a Coin」
Bach, 「Cello Suite No. 1」
Radiohead, 「Karma Police」
Pink Floyd, 「Time」
Bon Iver, 「For Emma, Forever Ago」
John Lennon, 「Julia 」
Prince, 「Joy in Repetition」
▲▽
抽象派大师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被认为也是一个联觉者,在众多抽象画作中,他试图通过视觉来唤起观者的听觉感知,创造出如交响乐般的画作,并成就了一种崭新的富有音乐感的绘画形式。
Oil on canvas「Composition #8」
Oil on canvas 「Composition #224」
Oil on canvas 「Transverse Line」 1923
▲▽
另一个著名案例是俄国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小说《洛丽塔》的作者)在幼年时曾一直坚持说字母积木上的颜色全都是错的,只有他的母亲理解他,因母亲也是一位联觉者。还有后来纳博科夫的儿子也都是联觉者。这进一步的说明了联觉现象是如何在家族中延续的。
Alphabet in Colour: Illustrating Vladimir Nabokov’s grapheme-colour synaesthesia, by Jean Holabird.
▲▽
Richard Cytowic 是一位一直致力于神经学领域的资深研究员,他与另一位著名的神经学家 David Eagleman 共同出版了「Wednesday Is Indigo Blue(靛蓝色的星期三)」一书,书中主要从神经学和遗传学的层面剖析了联觉现象带来的多重感官体验。作者强调说,对于联觉的研究,不仅仅只是好奇心的驱使,重要的是,联觉像是大脑和心灵的一扇窗户,它凸显出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多么的不同,令人惊叹。
Richard Cytowic,David Eagleman「Wednesday Is Indigo Blue」
如今,已经有 15 个国家设立了专门的科研机构来研究联觉这个奇特的神经学现象,而这些研究,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看待人类大脑运作方式的传统观念。
- end -
四〇八研究所
联系所长:sitopialab@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