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本色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业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的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这样才发生法律...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文字下乡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
·我们是不是也因之可以说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呢?
·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为了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我们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圜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应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表情包也是】
·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而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
·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用文字呢?...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
·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的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愈趋于简单化...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即所谓的“行话”。
·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其实这个筛子虽则有助于人和人间的了解,但同时却也使人和人间的情意公式化了,使每一人、每一刻的实际情意都走了一点样。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束缚。
·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再论文字下乡
·所谓时间上的阻隔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
·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炼,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
·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人的生活和时间的关联...词是最主要的桥梁...没有象征体系也就没有概念,人的经验也就不能或不易在时间里累积。
·一切文化中不能没有“词”,可是不一定有“文字”。
·注意的对象由我们选择,选择的根据是我们生活的需要。
·我说记取,其实不如说过后回忆为妥当。“记”带有在当前为了将来有用而加以认取的意思,“忆”是为了当前有关而回想到过去的经验。事实上,在当前很难预测将来之用,大多是出于当前的需要而追忆过去。
·历世不移的结果,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还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大...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在这种社会里,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
·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差序格局
·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
·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于是像格兰亨姆的公律,坏钱驱逐好钱一般,公德心就在这里被自私心驱走。
·因之这里所谓“私”的问题却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法的问题。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所谓小地方更有人情味,人情味就体现在生活上的互助。陌生人结成的现代社会,更难形成稳定的圈子,也就缺乏人情味。】
·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伦重在分别...伦是有差等的次序。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孔子的道德系统里绝不肯离开差序格局的中心,“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
·我们一旦明白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范围就可以明白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私的问题了。...“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作者觉得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条理是相通的)【不明白】
·这是种差序的推浪形式,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糊两可了...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
·在西洋社会里,国家这个团体是一个明显的也是唯一特出的群己界限。在国家里做人民的无所逃于这团体之外,像一根柴捆在一束里,他们不能不把国家弄成个为每个分子谋利益的机构...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界限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所以可以着手的,具体的只有己,克己也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行。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团体格局”里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每个人结上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团体”是生活的前提。
·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
·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在“团体格局”的社会中才发生笼罩万有的神的观念。团体对个人的关系就象征在神对于信徒的关系中,是个有赏罚的裁判者,是个公正的维持者,是个全能的保护者。...宗教的虔诚和信赖不但是他们道德观念的来源,而且还是支持行为规范的力量,是团体的象征。在象征着团体的神的观念下,有着两个重要的派生观念:一是每个人在神前的平等;一是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
·“代理者”minister是团体格局的社会中一个基本的概念。执行上帝意志的牧师是minister,执行团体权力的官吏也是minister,都是“代理者”,而不是神或团体的本身。
·神对每个个人是公道的,是一视同仁的,是爱的;如果代理者违反了这些“不证自明的真理”,代理者就失去了代理的资格。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中于是发生了权利的观念。...防止团体代理人滥用权力,于是发生了宪法。
·“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
·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
·不但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里那种“爱”的观念——不分差序的兼爱;而且我们也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双标的深层原因?】
家族
·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是“小家族”
·我们普通所谓大家庭和小家庭的差别不是在这社群所包括的人数上,而是在结构上。
·家庭这概念在人类学上有明确的界说:这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指它的结构,生育指它的功能。...家庭这社群因之是暂时性的。...家庭既以生育为它的功能,在开始时就得准备结束。抚育孩子的目的就在结束抚育。
·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的是生儿育女。可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这社群里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
·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这种根据单系亲属原则所组成的社群,在人类学中有个专门名称,叫氏族。
·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氏族和部落具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都需要长期棉续性的...家必须是棉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
·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我们的家是个棉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再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
·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
·乡下,有说有笑,有情有义的是在同性和同年龄的集团中,...在我看来,这是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这社群中去之后所引起的结果。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两性间的矜持和保留,不肯像西洋人一般的在表面上流露,也是在这种社会圜局中养成的性格。
男女有别
·文化所规定个人感情可以发展的方向,简称作感情定向。
·感情从心理方面说是一种体内的行为,导发外表的行为...本身是一种紧张状态,发动行为的力量。...感情常发生在新反应的尝试和旧反应的受阻情形中。
·这里所谓感情相当于普通所谓激动...从社会关系上说感情是具有破坏和创造作用的。...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
·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谓了解,是指接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应。
·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而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奥斯瓦德·斯宾格勒在“西方陆沉沦”里说西洋曾有两种文化模式)
·乡土社会中阻碍着共同生活的人充分了解的却是个人生理上的差别...男女两性。
·宗教家对性的抹杀,不论自觉或不自觉,决不是偶然的。
·浮士德是感情的象征,是把感情的激动,不断的变,作为生命的主脉。浮士德式的企图也是无穷止的,因为最后的统一是永远不会完成的,这不过是一个求同的过程。
·把浮士德式的两性恋爱看成是进入生育关系的手段是不对的。...恋爱的持续依赖于推陈出新,不断地克服阻碍,也是不断地发现阻碍...浮士德式的精神的确在破坏这社会上的基本事业。
·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它是阿波罗式的。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那就是男女有别的原则。“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中国乡土社会里,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为重要的表示。
·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向同性方面去发展。...乡土社会中结义性的组织...多少表示了感情方向走入同性关系的一层里的程度已经并不很浅。
·社会秩序范围着个性,为了秩序的维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男女之间的鸿沟从此筑下。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礼治秩序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的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
·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
·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我们说“灵验”,就是说含有一种不可知的魔力在后面。...于是人们对于传统也就渐渐有了敬畏之感了。
·如果我们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约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
无讼
·讼师改称律师,更加大字在上;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正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也就是礼治社会变为法治社会。
·法律成了专门知识。不知道法律的人却又不能在法律之外生活。...律师地位的重要从此获得。
·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
·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
·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
·现代的社会中并不把法律看成一种固定的规则,法律一定得随着时间而改变其内容。
·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中,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而现行法却是采用个人平等主义的。
·那些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物从此却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
·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有一番改革。
无为政治
·从社会冲突一方面着眼的,权力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或阶层间主从的形态里。...权力,依这种观点说,是冲突过程的持续,是一种休战状态中的临时平衡。...非心服也...它是压迫性质的,是上下之别。...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横暴权力。
·从社会合作一方面着眼的,却看到权力的另一性质。...人靠了分工,减轻了生活担子,增加了享受。享受固然是人所乐从的,但贪了这种便宜,每个人都不能自足了,不能独善其身,不能不管“闲事”,因为如果别人不好好地安于其位地做他所分的工作,就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这样就发生了权利和义务,从干涉别人一方面说是权利,从自己接受人家的干涉一方面说是义务。
·如果有人不遵守怎么办呢?这就发生了共同授予的权力。这种权力的基础是社会契约,是同意。...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同意权力。
·这两种过程常是互相交割,错综混合,冲突里有合作,合作里有冲突。
·人们喜欢的是从权力得到的利益。如果握在手上的权力并不能得到利益,或是利益可以不必握有权力也能得到的话,权力引诱也就不会太强烈。
·权力之所以引诱人,最主要的应当是经济利益。
·一个只有生产他生存必需的消费品的人是并没有资格做奴隶的。我说这话意思是想指出农业社会中横暴权力的限制。
·在农业民族的争斗中,最主要的方式是把土著赶走而占据他们的土地自己来耕种。
·乡土社会并不是一个富于抵抗能力的组织。...农业的帝国是虚弱的,因为皇权并不能滋长壮健,...农业的剩余跟着人口增加而日减,和平又给人口增加的机会。
·开疆辟土,筑城修河...缺乏储备的农业经济却受不住这种工程的费用...于是怨声载道...陈胜吴广之流,揭竿而起,天下大乱了。人民死亡遍地,人口减少了,于是乱久必合,又形成一个没有比休息更能引诱人的局面,皇权力求无为,所谓养民。养到一个时候,皇权逐渐累积了一些力量,这力量又刺激皇帝的雄途大略,这种循环也因而复始。
·为了皇权自身的维持,在历史的经验中,找到了“无为”的生存价值,确立了无为政治的理想。
·横暴权力有着这个经济的拘束,于是在天高皇帝远的距离下,把乡土社会中人民切身的公事让给了同意权力去活动了。可是同意权力却有着一套经济条件的限制。...分工体系发达,这种权力才能跟着扩大。...乡土社会里的权力结构,虽则名义上可以说是“专职”“独裁”,但是除了自己不想持续的末代皇帝之外,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长老统治
·社会中的规律有些是社会冲突的结果,也有些是社会合作的结果。...但是无论如何,这些规律是要人遵守的...于是不能不加以一些强制。强制发生了权力。这样发生的权力并非同意,又非横暴。
·我们不承认未成年人有意志,也就说明了他们并没有进入同意秩序的事实。
·孩子碰着的不是一个为他方便而设下的世界,而是一个为成人们方便所布置下的园地。他闯入进来,并没有带着创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没有个服从旧秩序的心愿。(《生育制度》101页)
·教化他们的人可以说是不民主的,但若说是横暴的却又不然。横暴权力是发生于社会冲突,是利用来剥削被统治者以获得利益的工具。如果说教化过程是剥削性的,显然也是过分的。我曾称这是个“损己利人”的工作。
·一个孩子在一小时中所受到的干涉,一定会超过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会指摘的次数。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手下过日子为难过。(《生育制度》101页)
·文化和政治的区别就在这里: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文化的基础必须是同意的,但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
·儒家很有意思想形成一个建筑在教化权力上的王者;他们从没有热心于横暴权力所维持的秩序。“苛政猛于虎”的政是横暴性的,“为政以德”的政是教化性的。“为民父母”是爸爸式权力的意思。
·教化权力的扩大到成人之间的关系必须得假定个稳定的文化。...在这种社会里没有我们现在所谓成年的界限。凡是比自己年长的,他必定先发生过我现在才发生的问题...每一个年长的人都握有强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权力:“出则悌”,逢着年长的人都得恭敬、顺服于这种权力。
·长幼分划是中国亲属制度中最基本的原则,有时可以掩盖世代原则。...长幼原则的重要也表示了教化权力的重要。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并不能靠经验作指导。能依赖的是超出于个别情境的原则,而能形成原则、应用原则的却不一定是长者。
·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是生存机会上的威胁。
·尊卑不在年龄上,长幼成为没有意义的比较,见面也不再问贵庚了。——这种社会离乡土性也远了。
·我们的乡土社会,...虽则有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着民主的同意权力,但是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权力...用民主和不民主的尺度来衡量中国社会,都是也都不是,都有些像,但都不确当。一定要给它一个名词的话,我一时想不出比长老统治更好的说法了。
血缘和地缘
·社会的稳定是指它结构的静止。...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父死子继。
·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世界上最用不上意志,同时在生活上又是影响最大的决定,就是谁是你的父母。
·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这也告诉我们“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
·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这个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另外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
·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怎样才能成为村子里的人?”大体上说有几个条件:第一是要生根在土里,在村子里有土地。第二是要从婚姻中进入当地的亲属圈子。
·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
·他很感慨地说:钱上往来最好不要牵涉亲戚。这句话就是我刚才所谓减轻社会关系上的负担的注解。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他们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实质上馈赠和贸易都是有无相通,只是在清算方式上有差别。
·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有专门作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在这里大家把原来的关系暂时搁开,一切交易都得当场算清。
·寄籍在血缘社会边缘上的外边人成了商业活动的媒介。...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
·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
·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名实的分离
·社会变迁常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新的方法却又不是现存的,...在新旧交替之际,不免有一个惶惑、无所适从的时期,...这里发生了“文化英雄”,...这种人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权力。...它是时势所造成的,无以名之,名之曰时势权力。
·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实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释是“无违”,那就是承认长老权力。
·从整个社会看,一个领导的阶层如果能追得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这社会也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英国社会中的领导阶层却又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动的,环境变动的速率和领导阶层适应变动的速率配得上才不致发生流血的革命。
·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在注释的方式中求和社会的变动谋适应。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对不能反对而又不切实用的教条或命令只有加以歪曲,只留一个面子。面子就是表面的无违。
从欲望到需要
·在乡土社会中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但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作为人们行为的指导,于是产生“需要”,因之有了“计划”。
·说人类行为是有动机的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也就是所谓意志。一是人类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欲望。
·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因为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意思是人造下来教人这样想的。...所谓“自私”,为自己打算,怎样打算法却还是由社会上学来的。...孙末楠在他的名著folkways开章名义就说:人类先有行为,后有思想。决定行为的是从试验与错误的公式中累积出来的经验,思想只有保留这些经验的作用,自觉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
·功能是从客观地位去看一项行为对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完整上所发生的作用。功能并不一定是行为者所自觉的,而是分析的结果,是营养而不是味觉。这里我们把生存的条件变成了自觉,自觉的生存条件是“需要”,用以别于“欲望”。...这是理性的时代,理性是指人依了已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他的行为,所以也可以说是科学化的。
·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因为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要依他们的需要去做计划。从知识里得来的权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称的时势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