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丹尼尔·卡尼曼(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一本书:《思考,快与慢》。刚翻这本书时,我多次想放弃。硬着头皮坚持着,逐渐找到感觉。这本书中对我们习以为常的思考方式提出质疑,通过各种案例,揭示大脑在判断和决策中的种种误区。
许多格言鼓励我们,只要努力付出,就能收获。我们相信,自己可以比别人更坚持,更能得运气眷顾。于是我们满腔热情,开始投入创新之旅。
而在“努力采纳外部意见”这一章,作者举了这样一个案例:
多年前,他在以色列组建了一个项目团队,编制一个关于判断与决策的课程。团队中包括经验丰富的成员。
他收集团队内部成员对项目完成时间的预测,大家的预测集中在两年左右。他又询问团队中一名专家希莫,就其所了解的其它类似项目,与他们进程相当时,最终得用多长时间完成项目?
希莫陷入了沉默,然后尴尬的回答:据他所知,与他们进展相当的团队,后来没完成任务的团队占了很大一部分,大约40%。而那些完成了任务的团队,最终没有一个是少于7年的,最多的用了10年时间。
显然,最少7年,失败概率40%,是对项目未来更合理的预测。如果统计数据显示,有这么多团队失败,或是用了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任务,那么这类项目应该就比他们想象中的困难的多。
但这样的推断,与他们当时感觉项目一切顺利、已取得重大进展、可以很快就完成的体验相悖。所以,他们不能想象,一个看似简单、合理的计划,何以会耗时如此之久。
他们注意到了这个统计数据,然后,就像自信的人们常做的那样,他们选择了忽视。最终结果怎么样?那个项目确实是8年后才完成,而那时,甚至作者本人都已搬离以色列,离开了团队。
最少7年,失败概率40%,是通过外部数据比较得到的基础概率。作者认为,如果我们是一个项目的内部成员,则容易对自己过度自信,而选择忽略这个概率。然后根据乐观心态来做决策,并且相信,自己比别人更有可能成功。
现在创业的人很多,各处可见创客和创业空间。关于创业的媒体、文章也很热。但就像淘金潮,大家一拥而上。创新型企业被称为“乐观主义烈士”。尽管这对整个经济体是有利的,但很多人投入了时间、成本,最终收获者可能寥寥。
我想查找中国企业生存率的统计数据,网络上很多数据不注出处,无法核实可靠性。下面的数据,虽然较早,但有来源,可资参考:
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信息中心发布的《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数据,自2000年到2012年,我国企业生存时间(指从注册成立到办理注销)呈现如下特点:
1. 接近60%的企业,在5年内退出市场。
2. 企业成立后3-7年为退出市场高发期,即生存时间的“瓶颈期”,这一阶段死亡率较高。尤其是第三年,是多数企业的生存危险期。
3. 企业规模越大,存活率越高。
根据这个数据,一个新成立的公司,五年后还存在的概率不到40%。这个数据包含了大企业,而大企业的存活率高于中小企业,那么,小企业的五年后存活概率就更低。
我们满腔热情开启的新旅程,5年后还存在的概率,不如扔硬币获得一面的概率。知道了这样的概率数据,我们会选择放弃吗?很大的可能是,我们还是选择忽视它,仍然相信自己是能坚持到终点的幸运儿。我们设想自己成功的场景,却刻意忽略失败和误算的可能。
说到这些,并非是说要放弃追求、放弃梦想。而更多是一种提示:现实面对我们的选择,追求目标要付出代价。如果在一段时间后,我们真的失败了,我们能否承受这个结果、冷静面对?能否收拾局面、想好后面的路?
作者提到一个概念——“事前验尸”。对于我们制定计划和决策很实用。它是指:在决策被确定之前,设想一段时间后我们失败的场景,然后往回分析,寻找哪些因素导致我们失败。就像一次模拟验尸,从现在开始,提前将过于乐观、考虑不周的因素找出来,试图解决,从而减少失误。
也许,乐观和自信,就像发动机,给我们前行提供动力。但在满怀热情时,还是要看一眼客观的概率数据。也许让人沮丧,但可以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冷静的心。提前找找可能失败的原因,督促自己,现在怎样行动,可以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