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平凡的世界》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素来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
“…系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雪花,正纷纷玲玲的飘洒着…”故事就这样开始了。细腻的景物描写,给人美的享受,春天到夏天,夏天到秋天,秋天到冬天,冬天又到春天,过度的非常自然,跨越了近10年的季节变化,相同的季节不同的手法描写,就像一幅幅画卷静静的铺展开来。黄澄澄的土地,沟沟壑壑正是陕北特有的风情;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落静静地呆在这沟壑之间的河滩旁边。朴实无华的词句,一点一点地刻画着每一处风景和人物。在每个人的童年,父亲,可能都有一个高大的形象。每个父亲都是家庭的顶梁柱,谁又能想到在父亲慈祥的笑容背后又有多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但是孙少安知道。“他父亲在他面前抱住头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见刚强的父亲在他面前流泪。他自我也哭了。是的,他将要和学校的大门永远地告别了。他多么不情愿啊!他明白父亲的痛苦——父亲也不愿意断送他的前程……就这样,他参加了全县升初中的统一考试。在全县几千名考生中,他名列第三被录取了。他的学生生涯随着这张录取通知书的到来,也就完全终结了!”每次看到那里,我都忍不住泪流满面。少安为了弟弟妹妹、为了那个家牺牲的太多太多,他没日没夜的忙碌着,都是为了生活的更好一些,都是为了吃饭穿衣忙碌。不仅如此,念过几年书的少安当上了村里的生产队队长,带领着这些勤劳踏实的乡亲积极努力的为生活忙碌,为子孙后代谋福利。当他协同本队的乡亲进行“包干到户”的时候我想起了安徽凤阳小岗村那十八个血红的手印,这在当时的环境下是以“托孤”的形式开启的改革。不得不说这个年轻的后生是有魄力,有思想的,一切从基础做起,从根本出发,解决的是眼前和以后的大事情。
相比之下少平就要幸福的多,却也免不了磕磕绊绊,坎坎坷坷。
少平见到田晓霞之前,他有好感的第一个女孩是和他有着相似命运的高中女同学郝红梅。正如我们前面所讨论的,这个女孩成份高,家里条件不太好,而后者是她和孙少平两人之间的共同点。正是在这种同病相怜的情感之下他们两个人建立了革命加同志般的友谊。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它只不过是对异性的一种朦胧的“感觉”而已。更要命的是,在他还没有感受到什么的时候,这段感情却是戛然而止,也正是这段经历深沉地刺痛了孙少平的心。恰恰这是这段时间,孙少平在见润叶姐时偶遇日后对他生活影响极深的田晓霞。田晓霞生活阳光,她身上所折射出来的都是男子的气质。但同时又不能简单地说她是个彻头彻尾的“假小子”,因为在她身上还有着男生不具备的气质。她爱读书,善于思考,不拘泥于传统,正是她的这些气质,深深地吸引了孙少平。
甚至可以这样说,他们的交往充满了文艺气质,只要想想,有谁能够像孙少平这样的多才多艺呢?这种心与心的碰撞即便在当前看来都是令人羡慕和向往的。到了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去读《战争与和平》呢?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静下心来读《创业史》、《牛虻》、《白轮船》、《简爱》,或者是能够在众多的小说中发现一本叫做《热妮娅·鲁勉采娃》的小说呢?
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熏心,各种诱惑充斥我们周遭,微博、微信、朋友圈、快餐式阅读侵占我们阅读空间的情况之下,我们还能够再一次地沉浸到书的世界里吗?我们还能够再一次找回那个年代里简单的快乐和平凡的感动吗?
阅读《平凡的世界》,让我们对当时人们丰富的精神生活感到震惊,也给我们当代人敲响了警钟。与他们生活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们的生活似乎丰富多彩,我们似乎比孙少平那一代人了解和掌握了更多知识。但问题在于,当代人对于知识的渴望,更多的是一种对财富占有式的欲望而非真正的拥有。我们更愿意强调自己都了解和知道了什么,而不愿意去追究其细节和原因。
孙少平他们那一代人不知道什么是快餐文化,他们没有更多的选择,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却是极为充实的。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之所以会那样感人,最重要的就是他们之间的那种纯洁的、不掺一丁点杂质的爱情,那种对生命和对生活的无限的热爱和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足以让所有人为之感动的向上力量。在现在这样一个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而精神生活又极为匮乏的网络时代,《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和田晓霞之间的爱情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完美的榜样。
对于自己和田晓霞之间的爱情的未来,孙少平认为他一定要去争取,而绝不会像自己的哥哥那样为了逃避不可能实现的爱情,就“匆忙给自己找个农村姑娘”。也正是他的这种对生活,对爱情的执著精神,让读者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对他刮目相看,也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他不至于到了农村后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变得“肩膀上搭着个褡裢”,在石圪节街上瞅着买个“便宜猪娃”。这种在少平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股创劲,也正是我们今天所缺乏的。
小说对于田晓霞这个人物匠心独运,给读者留下的印象远比书中的任何人都要深得多。这个女孩子长得很漂亮“又洋又俊、穿戴漂亮”,但她并没有把漂亮当作自己的资本去到处炫耀,这一点和郝红梅形成了一个显明的对比。田晓霞的父亲是“大官”,可她也并没有表现出来任何“官二代”的架子来。相反的是,在遇到同村的孙少平时,她很热情地端茶倒水,反倒把孙少平弄得很不好意思。这一点又与郝红梅那种只与顾养民那样的“有钱人”交往再次形成了对比。在少平揽活时她想到了要到采石厂去看望他,当有个打石头的家伙朝她“粗鲁地喊”的时候,她“并没有过分生气”,反倒是能够理解那些寂寞的揽工汉,甚至觉得这种遭遇“倒也有趣”。这些都能够让我们在她身上感受到一种非凡的独特气质。可以说,在她身上,那种现代生活中经常能够表现出来的功利和势利都不复存在,那种世俗的价值观在她身上彻底地被颠覆了。也正是这样,她才越发显得清新脱俗。
当大家都在讨论“为富不仁”,似乎那些富二代,官二代们根本就不应该有爱情的时候,孙少平和田晓霞之间的爱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原来富人也会有爱情,而且他们的爱情也可以是让人感动,甚至是荡气回肠的。
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讨论了富人的道德规范问题,《论语》中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谗,富而无骄”怎么样的时候,孔子的回答是,这样已经可以了,但还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富而好礼,也就是纵然有钱却谦虚有礼,这是对富人多高的品德要求啊。
在小说当中,他们两个人本来是不可能有什么交集的。他们一个出身于穷苦农民家庭,一个出身于干部家庭。但他们却跨越了如此大的鸿沟,相爱了,而且是刻骨铭心的爱。这样看来,穷小子和公主之间的爱情也是靠得住的。
在路遥那个年代里,孙少平与田晓霞之间的这种爱情绝对是脱离现实的,甚至是有点像小龙女和杨过之间的爱情一样,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大概在作者自己看来这样的爱情也太过于理想化,只能是虚幻的。小说最后以田晓霞的死这一样一个悲剧结尾终结了他们之间的爱情。所有那些美好的东西瞬间灰飞烟灭,一切归于平凡。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说在路遥那个年代这种过于理想化的爱情不会存在,那么到了现在它可能存在吗?
作者: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