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语言培养策略
张刚
单从语言来说,古诗词有古诗词的格律和对帐,古文有古文的章法,现代文在语言的形成和组织上也是有规律的。我始终认为语言是有规律可循的,是有方法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的。学生的语言运用来自课堂,语文素养也来自课堂,这是教师的作用。教师要给学生搭建生活和语言的桥梁,在不断引导的过程中,让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课堂上这些细微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是学生语言提高的关键。这就好比学习游泳,光站在地上讲授游泳的方法和技巧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要想学会游泳,最好的方法还是让孩子到水里去练习,一边练习一边指导,这是学习游泳的捷径。学习语言也是如此,教师要和孩子一起欣赏、运用语言,孩子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表达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和写作比较困难的学生。
一、低年级语言的工具性训练。
一、二年级课文简短,适合通过填词练习进行语言训练。我把文章中的形容词、动词,描写神态和动作的词空下让孩子们来猜测。在填词之前孩子们先不接触课文,增加一点神秘感。小孩子最喜欢游戏和猜测。一上课,我说:“现在我们进行猜测”,一个个就正襟危坐,一副投入的样子。
在填词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有一些精彩的课堂生成。孩子们会猜测各种各样的词填空,然后大家进行比较,看看哪个词用得最合适。比如《称赞》一课,“小獾见小刺猬来了,高兴地( )上去。”孩子们填了“走”、“赶”、“跑”等词,大家分辨,都认为“赶”、“跑”比较合适,因为体现了小獾很高兴,非常想见到小刺猬。当我说课文中是“迎”字的时候,有的孩子反应很快,说“迎”字除了看出小獾热情以外,还可以看出小獾把小刺猬当成非常好的朋友了,一个“迎”字可以看出小刺猬的称赞有多么重要。有的孩子说,用心的称赞就能收获朋友。我于是小结说,看,一个“迎”字用得多好呀!像这样的字就叫文章的“文眼”,所以我们如果写文章的话就要细心揣摩,用上最合适的字。从一个字的猜测,我们学到了知识,同时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蓝色的树叶》一课中,“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她已经把树画好了。树叶那么( ),真惹人( )。”孩子们刚开始填的是“可爱”、“喜欢”,说这两个词都是双音节词,显得对称。我说可以。当学到后面李丽画了“蓝树叶”后,我引导,“这篇课文是围绕绿树叶还是蓝树叶讲的,大家看看前面这样填是最合适的吗?”在引导下,孩子们明白,“树叶那么( )”,填“绿”才是合适的,这个“绿”字也是文章的文眼,一“绿”一“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气的林园园。那填了“绿”,后面的“真惹人( )”,就要填一个单音节的词了,孩子们把“喜欢”改成了“爱”。
通过这样细致入微的体会和理解,孩子们对语言文字有了亲切的感觉,语言文字在孩子们的心里不再是干巴巴的,有了生命力。
二、低年级语言的艺术性训练。
语言有工具性,更有艺术性。语言里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美,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色彩美,有“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意境美。
孩子虽小,照样可以判断语言的适合,分辨语言的美丑,体会其中的感情色彩。学习《风娃娃》一课,同样用填词的方式进行。孩子们已经很是熟练了,思维开阔,判断对比理由充分、准确。
“风娃娃来到田野 ,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 )地留着”。孩子们回答有“慢慢”、“快速”、“飞快”、“断断续续”等,孩子们选择了“断断续续”,理由是“风车慢慢转动,不能是快速和飞快,而断断续续比慢慢更写出了水流的样子,也更有文学色彩”。
“他们( )着腰,( )着汗,( )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填“弯”、“流”、“喊”。我问可以填“弯着腰,流淌着汗,喊着号子吗?”有孩子说,这个句子里填的都是单音节的词,中间出现一个双音节的词不合适,读者不顺。这不就是语言的节奏感吗?另外用词要新鲜,不重复,孩子们已经成了一种自觉的习惯。
还可以用补白的方式进行句子的训练。“……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在师生的交流中,完成了续写,“打翻了阳台上的花盆,刮丢了孩子们的小飞机,毁坏了工人新建的房子……”孩子们找到很多要描写的事物,并且自觉地运用不重复的词语,忙得不亦乐乎。这个过程中,思维得到了开启,而且是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获得了成功的感受,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的感受,语文的感受。
三、低年级语言的针对性训练。
在进行日记练习时,提了一项要求,尽量在句子中出现"的"、"地",也就是句子中尽量用上修饰的词语。因为在课堂上我们不断进行了猜词的训练,正好可以检验一下孩子们在这方面的收获。
先和孩子们一起修改了下面的日记:我和妈妈一起打扫卫生。妈妈扫地,我拖地,之后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等地干了,我就开始拼插还没有完成的堡垒。我先插底座,再插尖顶,最后把堡垒拼完了。主动在句子中运用“的”、”地”后,就变成了这样:我和妈妈一起忙碌地打扫卫生。妈妈仔细地扫地,我用力地拖地。等地慢慢地干了,我就开始认真地拼插还没有完成的堡垒。我先插复杂的底座,再插上高高的尖顶,最后终于把堡垒完美地拼完了。
在有意识地思考用词后,语言生动了很多,有了色彩,而且还能主动区分选择合适的词语,知道尽量用不重复的词语。
如果再指导他们抓住重点,用上修辞手法,能够注意句式的灵活,就能写出很好的段落了。这种写作训练方式,对于缺乏语言天赋的孩子是一个了降低难度的方法。从低年级不遗余力地抓好学生词句的训练,为中高年级的作文训练铺平道路。
四、语言训练和经典诵读的结合。
古诗、经典诵读的背诵结合随时的使用,对积累推动作用很大,对提高学生的兴趣更有帮助。背了要用,不能束之高阁,久而荒废。学习《日月潭》,朗诵到日月潭清晨和雨天情景时,和学生一起背诵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读到日月潭中的光华岛时,背诵刘禹锡的《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想像一下烟雨蒙蒙中溪边垂钓的老人,那就是《声律启蒙》中的“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现代的文字和孩子们正在吟诵的古典诗文结合在一起,久而久之,更能体会到古典诗文的音韵和意境的优美。语文是传承,更是品味。投入其中,回味无穷!
正是在课堂上随时随地地训练,教师的指导体现在对学生的帮扶和提高上,通过课堂交流,在学生语言现有的基础上,每次都能提高一点点,铺设一个和缓的台阶,让学生跳一下就能够得着,在分辨和欣赏中,在具体的方法训练中,不断缩短学生书面语言形成的过程,让每个孩子都不再畏惧语言,不再畏惧作文,带着一种轻松、美好、和亲近的感情去完成语文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