唸國三那年,班導師為了增進大家的作文能力,讓班上輪流,每天由幾位同學找幾段名人佳句,抄在黑板上當教材。
輪著輪著,該輪我了——而我卻壓根忘了這檔事。只好趁著上課前,憑著點才情,自行編了兩則看來還頗有哲理的勵志格言交差。
上課後,老師看著那句新鮮的「名言」,挺欣賞。一邊講解句中道理,說它可以用在作文的哪些段落,一邊就問我這句語出何處?
當然答不出,不得不坦承。
說完,同學驚訝佩服有之,說原來你有這等本事,言簡意深,可以去寫詩云云……老師則冷冷表示「能寫詩?我相信他還能填詞呢!」語畢,拿起板擦,重重地把我黑板上的字跡擦去。
那句「名言」,自然作廢。
這段記憶,印象太深太鮮明,至今難忘。
要同學找名人佳句,為的是學作文。句子既然好,同學得之,依然受用,是不是名人寫的,有什麼關係?老師卻以人廢言,因否定我而否定了作品。
況且,能不加援引,自行寫出好句子,代表文筆夠格。既然夠格,反受責罵,很不公平!
這種心緒,足以讓一個少年偏激,偏激到足以讓他認為老師迂腐、學校虛偽、教育與成人們的世界通通是狗屁。偏激到認為自己受打壓、受歧視、受委屈——是個受害者。
但換個角度,故事就不一樣了。
對老師而言,「輪流去找名人佳句」這個過程,其實是她教學的一部分……在翻找篩選間,同學不免得一知十。再透過分享,相互較勁,日子一久,則奇人異語紛陳,彼此見聞漸廣。
結果,卻有個略顯文采的學生,無需翻找,便能自撰成句。這,該如何處理?
鼓勵他?不行!
這樣一來,人人效尤,或為求誇獎,或為想偷懶,大家以後句子都自己編。但班上又哪來這麼多有文采的傢伙?最後,會搞得一塌糊塗。
那大家都不准編,只准表現好的同學自創?也不行!
這樣一來,班上就分階級了。尤其寫作這種事,很主觀,會寫的,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寫的還不錯,都不服氣。最後,老師不是在給同學教作文,是在幫同學結冤家。
所以,只能要那個學生守規矩——你有才能?或許。但班上的教育條件,不是提供給你一個人的。
想被循循善誘、因材施教?
行!您自個兒去找家教。
顧大公道的人,常常顧不得小公平。這個道理,如果當年那位少年再大個幾歲,更成熟更理智,或許,老師可以私下解釋給他聽。
不然,就得冀望於那位少年,長大後,學辯論。
是的,學辯論。
學著去獲得,用不同立場看待自身處境的眼光。
是的,辯論不會讓人尖銳。
相反地……它讓少年不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