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零露
第一次读《红楼梦》是中学时期,因为老师家长都说是好书正好家里有此书才读,读的时候也是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读完除了记得里面宝钗一句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同学面前秀一下我是读过经典,并没有深思读这本书可以领悟和学习到什么。
一本书在经过朝代更迭和若干世纪后被历史选择留下来被后世人称之为经典。一定是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行业的精髓经久不衰的完美作品。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再次带着对经典的崇敬心情翻开红楼梦,开卷第一回就用一仙僧一道(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的对话将整个故事做了前情交待。女锅炼石补天剩下一块因未用作补天自己修炼通了灵性,动了凡心,想到人间经历一番享受一下荣华富贵。一僧一道各代表佛与道现今玄幻剧中常用此的套路,带这块通灵性的石头到人家历劫的故事。
一僧一道施佛法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变为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又缩小成扇坠大小可以拿起来也可以佩带。将他带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石头幻化成人入世,经过几生几世的历劫之后遇到访道求仙的空空道人,将自己到人间经历 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记录下来,让空空道人抄录下来做奇传。通过空空道人和石头的一段对话将古今的故事做了一翻点评,不愧是传统文化集大成者,果真开篇点题语出惊人,读来让受益匪浅。我已现代人思维表达方式译文如下:
空空道人说:你这段故事只是自己觉得有趣味,编写记录在此,想要留传于世间。可是在我看来:第一,没有朝代可以考证;第二,没有大忠大贤的及人情风俗的故事,不过是几个奇葩的女子,或情或痴,或善良有些小才华。没有班昭、蔡文姬的才华,就算我抄去了,恐怕世人也不会喜欢看的。
班昭:约45年-约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故后世亦称“曹大家”。
蔡文姬:三国时期蔡邕之女。名琰,字文姬,传制“胡笳十八拍”蔡邕之女。名琰,字文姬,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石头笑着回答说:大师你怎么不开窍呢?没有朝代可以考证,你自己编一个汉朝或是唐朝做为虚构的背景年代就可以了?历史上野史的故事都差不多没有新意,不如我的这套故事,反而还可以别出心裁,只要故事合情合理就好,何必纠结故事是发生在那朝那代。再说,现如今的人喜欢看闲情小说,不喜欢看一些太过理论教化课本式的书。自古以来野史不是诽谤君王将相,就是议论他们妻女,奸淫凶恶的事情多如牛毛数都数不过来;表面装得清高,其实都些淫秽不堪的文字,有伤教化,误人子弟的书也是多如牛毛数不过来;好不容易有些写佳人才子的书,可是里面不得不能不涉及言情和黄色文字,导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作者自己要写两首情诗艳词,还假借书中男女主角的名义,中间出现第三者来倒乱,和小丑一样,反而是里面配解丫鬟开口不是文就是理,这样的书读起来自相矛盾、不符合正常的逻辑,还不如我这几世历劫中遇到亲眼目睹是到和几位女子,虽然比不上前代人编的所有故事,我的故事来源真实生活,他们故事还是值得一看的,里面有几句诗词,可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八卦话题。再说生活中悲欢离合,兴衰际遇,都是有迹可询,不能随便乱编故事,这样子世人看起反而觉得太假。现在人,穷困的为了一日三餐而奔波,有钱人总贪心不足,有空就去撩妹子谈恋爱、旅游吃喝玩乐,那里有时间看那死板的教课书?所以我的故事,也不一定要所有人都喜欢看,当世人闲瑕时、茶余饭后的八卦谈资,看书消磨时间省得到处乱逛,不需要花心思还可以得一乐。再说了,让人世人眼前一亮,比那些胡邹乱编的故事,全是才子佳人、子建文君红娘小玉之类老套旧小说有意思得多。大师你觉得怎么样?
潘安:西晋文学家、第一帅哥;
子建: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曹操的二儿子,官二代。
西子:指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文君:汉代才女,家中冶铁富豪。现代标准有颜值、有钱、有才的白富美名媛。
通过和石头对话简直就是对自己故事的推广一翻开始引出故事: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故事从甄士隐(真事隐)开始,梦中遇见一僧一道至带出神瑛待者同绛珠草报恩历劫的故事太虚幻镜。然来仙幻报恩历劫的故事,约定历经三劫后到太虚幻境销号,如此巧妙的故事安排秒殺现在玄幻小说。
历劫 【释义】各宗教认为世界在时间上一成一毁叫“劫”。经历世界的成毁为“历劫”。
道家谓天地一成一毁为一劫曰名为周而复始。亦指命中注定的厄运,大难,大限。是古代道家的宏观时间概念之一。古代道家传说宇宙经历若干万年会归元复始一次,重新再开始。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一首好了歌道尽世界万般皆在曹雪芹笔下,对生活及现实观察细致入微又通透练达。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懂得太多道理,经历太多事情最终作者自己也贫病中离世,甄士隐更像说作者将真事隐去,随那一仙一道:乱轰轰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开篇写尽了曹雪芹这一生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曹雪芹的家世从鲜花着锦之盛,一下子落入凋零衰败之境,使他深切地体验着人生悲哀和世道的无情,也摆脱了原属阶级的庸俗和褊狭,看到了封建贵族家庭不可挽回的颓败之势,同时也带来了幻灭感伤的情绪。他的悲剧体验,他的诗化情感,他的探索精神,他的创新意识,全部熔铸到《红楼梦》里。热爱生活又有梦幻之感,入世又出世,这是曹雪芹在探索人生方面的矛盾。曹雪芹并不是厌世主义者,他并不真正认为人间万事皆空,也并未真正勘破红尘,真要劝人从所谓的尘梦中醒来,否则,他就不会那样痛苦地为尘世之悲洒辛酸之泪,就不会在感情上那样执著于现实的人生。他正是以一种深挚的感情,以自己亲身的体验,写出入世的耽溺和出世的向往,写出了耽溺痛苦的人生真相和希求解脱的共同向往,写出了矛盾的感情世界和真实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