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看书,只看到了作者的显性语言,而没有看到他的隐形语言,而隐性语言往往比显性语言重要;因为我们在看书的过程中,没有办法知道
(1)作者从哪些渠道收集信息,收集了多少信息;
(2)作者收集了信息是怎么分类归组的;
(3)作者是怎么取舍、裁剪信息的;取舍的标准是什么?裁剪的标准又是什么?
(4)作者是如何架构文章的逻辑,又为什么要按照这个逻辑来写?
(5)作者是怎么遣词造句的;
2、知识碎片化没有力量,因为当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调动很多知识(知识组块),甚至需要调动整个知识体系。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架构起我们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不是知识之间的随意拼凑,而是有逻辑的联结,用逻辑建立起知识的联系。
3、学习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学习,也就是我们说的学习策略。学习效率的提升,不在于你记忆有多好,看书有多快,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采用了高阶的、科学的学习策略,并且这些高阶的、科学的策略完全适配自己。
4、有两类讲师特别可爱:
一类是通过学习构建起自己庞大的理论知识体系,并且理论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在不用术语的情况下,将知识说得明白、通透;
另一类是虽然没有怎么读过书(不是指学校教育),但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极其善于总结,能够将自己的经验有效地传递出去。
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历又足的讲师毕竟少。
5、知识结构化的底层逻辑是“逻辑”
6、与其花时间学更多的知识,不如花更多的实践反思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