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儿子初一、初二的时候都是班级前十名。初三第一次月考,他没考好,掉到了班级二十三名。他当时很难过,接下来的一个月也非常认真,自觉延长了学习时间,每天晚上要学到十二点多。我想,孩子这么努力,肯定能把成绩追上来,也就没有说什么。可第二次月考,他的成绩居然到了三十多名。我很生气,觉得他肯定是没有真正努力、只是在装做学习。于是我每天陪着他看书、做作业。可他做作业越来越慢,原来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现在要拖到两个小时、还完成不了。每天都要到一、两点钟才能睡觉。孩子睡不好,我也很心疼,可是现在初三了,不努力普高都考不上,更别说重点班了。这段时间我发现,盯着他也没有用了。他做作业越来越慢,好像在给我做一样。而且越到考试,越不学习,考试前一点都不紧张,做事非常磨蹭。和我们父母的关系也越来越差,总说我们啰嗦、烦人,不愿意理我们。
答:这个问题确实非常有代表性,在我这么多年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的个案中屡见不鲜,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十个接受辅导的孩子,八个有这样的问题。他们基本是在某次考试失利之后,把考试失利的原因归结为“不够努力”、“懒惰”、“没有花时间”……于是,开始“努力”,结果在下一次考试中,进步不明显、甚至还退步,这让他们大惑不解。孩子可能就此认为“我努力也没用“,如果这时候父母和老师没有帮助孩子正确地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而是仍然归结为“不努力”,孩子可能会放弃努力,表现出“越到考试,越不学习”的状态。父母、老师着急上火,孩子却不为所动。
一个原来学习成绩优秀、也很自觉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越要考试,越不学习”的状态呢?谁偷走了孩子的学习动机?答案是“努力”——更准确一点是以延长学习时间、加大作业量为标准的“努力”。看到这里,你是否感到很惊讶或者不屑呢,那请你再给我点时间,和你细细道来吧。
孩子的这种表现在心理学上称为“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走,而是直接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随后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习得性无助效应”在人身上同样会出现。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形成了自我无能的概念,最终导致的形成“避免失败”的行为模式,突出表现为回避有困难的任务,拖延或者不完成作业、对考试特别焦虑却往往表现为无所谓。对于这样的学生,父母和老师往往归结于“不爱学习”、“怕吃苦”,并不能真正帮助他们。
那提问中这个男孩的“越到考试,越不学习”——这种习得性无助是怎么样形成的呢?和“努力”有什么关系呢?
在初三第一次月考失利之后,男孩很难过,简单地把成绩下降的原因归结为自己不够努力,然后立刻就用延长学习时间的方法来“努力” 。而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在心情低落甚至焦虑不安的情况下,做事效果会比平时差很多。试想,男孩在难过、失望、担心的情绪下,学习时很容易出现发呆走神、记不起来、想不出来这样的情况,学习效率低下。同时低下的学习效率反过来,又反过来影响男孩的情绪,让情绪更加消极,消极的情绪进一步推动了学习时的不适应行为——分心加重、记不下去、做不出来,学习效率更差,第二次月考才会不进反退。这时男孩的伤心难受、紧张不安可想而知!他可能心里在想,“自己是不是很笨,所以努力反而退步,努力到底有没有用?”这时,男孩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支持和鼓励。可这位妈妈这时候也非常焦虑,于是就采取了名为“陪伴”实为“监管”的方式来试图帮助孩子。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缓解孩子的消极情绪,反而让孩子多 了伤心和愤怒的情绪——我都这么难过、无助了,父母也不帮助我,反而不相信我、监控我!男孩的情绪越来越消极,虽然学习时间越来越长,但学习效率越来越差,睡眠也越来越差,不但在家无法专注,在学校也会听不进课。父母的责怪、老师的提醒、自身的疑惑,让男孩开始思考原因——是自己“很笨”,所以才会努力也没有用。而在大众观念里,“笨”是一件多久丢脸的事情。更何况男孩以前一直学习成绩优秀,自我评价和外界评价都是“我很聪明”。当一个人发现现实和自己一直坚持的想法不一样时,会非常痛苦,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和价值感不被破坏,就需要用其他原因掩盖自己“笨”的事实:我如果“努力”了,成绩仍然很差,那只能说明“我很笨”。而我如果不努力的话, 学习差就是因为我“不努力”,只要我“努力”了,就有可能考得好。为了避免 “我很笨”的结论,我不能努力。所以男孩才会“越到考试,越不努力”。
这就是男孩在学习上形成习得性无助的心理过程,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久而久之,男孩就会形成“避免失败”的行为模式和自卑的性格。不恰当的“努力”比“不努力”更可怕。
那什么才是“恰当的努力”呢?我们明天再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