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去年从领导职务退出体制。退出体制后我很多同事很多都选择了再就业。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在家当主妇,感到不理解,38岁相对于现在流行的“百岁人生”而言,尚且算年轻,也有比较不错的工作经历,着实有些可惜。
一方面是因为爸爸常年在外,孩子没人带。另一方面在我看来当妈妈孕育生命塑造灵魂也是一件伟大而美好的事业,虽然有些琐碎,甚至有时候有些烦人,但总体看是个高回报的投资项目,不仅仅对一个个小家庭,也对一个国家。一个个花朵只有鲜艳了,我们的祖国才像花园。
但是,7年前我不这样认为。2012年一个意外我当了妈,那时一心扑在工作上,即便是快生了也在值班。匆匆生完有点抑郁,还没等我抑郁完又回到了战位上,再干又是六年。平日工作挺忙的,先生又常年在外出差,好在孩子小的时候家人能帮把手,拉拉扯扯也就大了。不过去年孩子上小学后,事情变得更加具体,恰巧那个时候我也刚刚提升了职务,就更加忙了。实话说我觉得很疲惫,不仅是身体,更是心灵上的。可能最关键的是一种纠结的内耗,一方面感觉生活中一地鸡毛,另一方面工作上千头万绪。我明显感觉到自己不在状态。
特别是有一次紧急的任务,我把孩子锁在房间里,回来已经12点半了,他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我把他抱在怀里想送上床,他哼了一下,浅浅的一笑然后迷迷糊糊的喊了一声妈妈。那个时候平时那个很捣蛋的小伙子忽然变得很柔软。暖暖的温暖着我的胳膊,一直暖到心里。我忽然特别强烈的意识到自己是个妈妈,虽然我穿着身上的制服已经两个礼拜没有洗过了。也才开始真正思考: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虽然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但对于我而言再现实不过了。实话说,制服很难穿一辈子。虽然我穿了19年,早已像第二层皮肤。但眼前这个生命,我对他而言我们的缘分就是一辈子。我把他带到人间走一遭,这个责任还挺大的。都说以人为本,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在抉择这个问题上,还是诚实的面对了自己的内心,我更希望能把妈妈这个一辈子的角色扮演好。
这个决定除了现实的客观因素外,其实也有更深层的原因。因为我自己是4个月开始就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去年5月2日94岁的爷爷刚去世。他的离去对我而言就是童年的离去。也更让我感觉从小缺失父母陪伴的孩子有多深的遗憾。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经历这些。
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我妈妈在知道我的决定后,半天没有说话,也没有明确的答复,只是说把孩子带好吧。然后当天下午发了一个朋友圈。有这样一个图片。
实话说我当时就泪奔了。同时也坚定了我的决定。因为没有陪伴何来同行。我希望我能跟他同行走得远一些,更远一些……
不上班以后,我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感觉还不错。能看到小朋友不断的进步,但我感觉自己退步了,比如看问题的角度、社交能力、对事物的感知等等。我会对自己不那么自信,对未来会有疑惑。担心自己跟社会脱节,更担心自己跟不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面对这一系列的困惑。我很庆幸自己还是走出来了,而且比较快走出来了。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有清晰和觉知的头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方向。很多人习惯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迷茫。我很认真的对自己的现状进行了一个梳理。我总结出了三对矛盾。
一个是时间多了但自律难了
二是空间随意了但平台没有了
三是眼前问题解决了但未来情况不确定了
然后我就思考下一步自己该怎么办。我把自己的经历和爱好做了一个梳理。计划了三个方向
一个是运动。因为我习练瑜伽很多年,我练的是艾扬格。他是瑜伽流派里最讲究正位的。身体的正位会带来头脑的正位,头脑的正位也会带来心灵的正位。我发现其实很多情绪上的问题其实是生理上带来的。换句话说能够通过生理的调整来调整情绪。
第二是是阅读。真的是最便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能让你用最少的钱和智者对话,用最少的时间了解智慧的精髓。我当时就读了了一些积极心理学方面的书。当时我就看到了一段话。
2 0世纪神话学家约瑟夫被问及是否被“看不见的双手帮助”过时 ,他的回答给了我警醒和力量:
那真是神奇的时刻。我甚至开始迷信世上确实有看不见的力量在帮我。只要你跟着自己的天赋和内心,你就会发现生命的轨迹原已存在,正期待你的光临,你所经历的正是你应拥有的生活。当你能够感觉到自己正行走在命运的轨道上,你会发现,你周围的人开始不断给你带来新的机会。不要怕,只要听从你内心的召唤,当你迷惘的时刻,生活就会向你敞开大门。
其实当时看这段话的时候,仅仅只是一个信念的支撑。就正如马云说,大部分人因为看见而相信,只有少数人因为相信而看见。我也就是固执的坚守着这份“相信”,相信自己的力量才慢慢走出情绪的阴影,让我更乐观,这份乐观也会在无形中传递给孩子。我一直觉得 “自欺欺人”是一种能力,但我也一直不知道自己这样认为是否是对的,是不是自欺欺人。很巧,不久前我在万维钢的书《高手》找到了答案。他说“人的大脑里有一个叙事的自我,时刻都在给自己讲故事,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给自己编的故事里。如果当前的生活状态跟故事一致,哪怕再苦再累,也感到很幸福。如果生活不是我们期待的故事,人们就会难受。那怎么办呢?那就换个故事。虽然这些故事是虚构的,但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心理机制。故事的价值不在于真实准确,而在于提供人生的意义。”然后,他提供了具体的方法,那就是先给自己讲个故事,找到意义。然后把大目标分解为小任务,把每个任务都游戏化,随时奖励自己,活得掌控感。用一个个小胜利慢慢积累进步,通往成功之路。这个方法是万维钢说的,不谋而合也是我以前一直这么想这么做的。至于能不能成功那就是将来的事情了,要是哪天我真把故事实现了,有机会一定再向大家报告。
第三就是走出去。人毕竟是社会的动物。需要平台。比如我就参加了首博志愿者活动。这个活动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一定要有成长型的思维方式。其实我对博物馆本身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我在意的是一起从事博物馆活动的这群人。这个平台。拓宽了我的见识。见识其实就是环境。不仅仅是人文或者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也就是你和什么样的人同行。你能接受到什么样的信息和资源。这个很重要。比如通过这个平台我看到了各种人,各种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要有成长型的思维,不能僵化。不久前我就在书上看了一句话挺有意思,说现在的父母教育孩子观念要从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向现代商业文明思维方式转换。想想的确也是,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将三次工业革命压缩到一次完成。技术可以加速、财富积攒可以压缩,但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的观念更新很难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实现。教育上最可怕的事情是,用上一辈的思想教育这一辈的人如何去迎接20年后的未来。处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期,成长型思维至关重要,其途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见识和格局。包括对世界的认知,对生命的理解,看问题的角度、做事情的方法等等。父母的格局和见识就是孩子的起跑线。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首先父母不要输在格局和见识上。至少对生活保持觉知,争取每天都有一点进步。
对未来的展望。我其实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人,因为我认为现在的结构决定了未来的走向。简单说现在时间花在哪里未来就可能走到哪里。我现在做的主要的事情就是瑜伽,读书写作。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相对的辉煌和低谷。如果暂时在低谷,就当是上帝给咱们积蓄能量的机会。面对困境的时候很简单就是埋头做正确的事情。而且是那种从小老师就告速我们的多读书、多锻炼。多跟朋友玩。
人在低谷的时候就安静地等待。好好睡觉,像一只冬眠的熊。锻炼身体,坚信无论是承受更深的低潮或是迎接高潮,好的体魄都用得着。和知心的朋友谈天,基本上不发牢骚,主要是回忆快乐的时光。多读书,看一些传记。一来增长知识,顺带还可瞧瞧别人倒霉的时候是怎么挺过去的。趁机做家务,把平时忙碌顾不上的活儿都抓紧此时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