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读后感源于李叫兽的《【一张图解析娱乐选择】你为什么不喜欢《爸爸去哪儿》》,文章先从一个人对于娱乐方式的探索,延伸到内向和外向人格,再到工作匹配的问题,简单解释了我们对于“外部刺激”的选择方向。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往往大多数时间都在探索,探索什么呢?自己的舒适点。
这个舒适点,是一个难以琢磨的标准。
如果我们一段时间总是忙碌的工作加班,那心理和生理都处在一个高压状态,经过这样的一段经历,你会过分的焦虑不安,当有一点空闲时间,你就会找个放送自在的环境,看轻松的肥皂剧、听舒缓的音乐、玩一些小游戏来让自己“慢下来”,因为你自己已经处在了“舒适点”的高处,收到太多刺激。
如果你做了很久无聊无趣、没有挑战性的工作,看了一堆枯燥无味的书籍,听了一场除了演讲者其他人都可能睡着的讲座,那你已经处在了舒适点的低处,这个位置充满了“无聊和烦闷”,一有功夫,你就会奔向好朋友的聚会、恐怖动作电影或者KTV喊麦。
因为外部刺激在不断的转变和替换,你不可能长期处在“舒适点”,肯定需要适当的调节来让自己拥有“幸福感”。
对于工作来说,更是如此,如果你的工作不能给你带来长久有益的外部刺激、让你处在幸福感爆棚的状态,那一定要定期去调整状态;如果你现在就处在这么一个幸福的状态,反过来你会觉得即使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工作也是一种开心愉悦的事情~
祝我们都能处于这种幸福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