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手令人痛苦,并不是因为当事人内心脆弱。从社会学的角度上看,恋爱使我们多了一项社会角色,自我的范围扩大。而分手后,面临新角色的丢失,和重新缩小的自我,自然令人一时难以接受。所以,想要让自己在失恋以后不那么痛苦,就要在开始每段恋情的时候,保持自我的完整和独立。把恋爱当成礼物,而不是必需品,在感性和沦陷的同时,尽量保持一点点的克制与理性,我”可以承担“恋人”这项角色,但并不意味着我要被此束缚,它成为我的标签。
2,个体很容易接受来自他人的心理暗示,并把这种暗示当成是完全正确的信息,这也是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举个栗子,当我们在看星座书上人格描述的时候,很容易对号入座,感觉挖炒说的好对。可实际上,它们只是些笼统而模糊的句子,如果你主观上去接受此类说法,总能在生活里面找到参照。毕竟,人们总是愿意去相信那些「看上去和自己相关的信息」。如果不懂得巴纳姆效应的话,很容易相信伪性格学,久而久之,把谬论当真理,造成认识自己的严重阻碍。
3,日常生活中,百分之90以上的决定,是在潜意识下进行的。某一个早晨,阳光明媚,你本想好好奋斗不负光阴。可你忍不住打了会游戏看了会剧,下午又眯了会儿,一天就过去了。当夜幕降临,你又开始懊悔,询问自己为何如此丧逼?你给自己找了若干个理由,可是这些解释全都是假的,你当时打游戏的时候,可没想那么多,你只是先爽了再说。你丧,是因为你的潜意识在逃避,逃避成了你身体里的一部分。当一个习惯不断重复,它就可以很合理的持续存在。不信你回想一下,在荒废这次时光之前,之前的日子你也没珍惜过吧?我的意思是,如果你能明白日常生活里,大多数行为都是在潜意识下去进行的,你就要不断不断的去暗示自己,不断的给自己正向的信念,让你内心真正接纳自己可以成为更好的人,让它成为你潜意识里的一部分。
4,不要和他人争辩,除了争赢没钱拿之外,是因为事实才分对错,观点是没有对错的,而大多数人所争,都是观点之争。有人认为蛋炒西红柿好吃,就有人认为蛋炒苦瓜更好吃,有人择偶介意对方同居,就有人不在意,只要双方认知不违反基本事实,又能在自己的逻辑里自洽,就没什么不妥。当然,如果你有“非说服这人不可”的需求,那么我的建议是,说服最大的忌讳是否定对方。一切说服的前提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然后让对方为自己去找一个做的理由。
5,换位思考是很难的事。难就难在人们总是无法想象对方并不理解我知道的信息,也就是「知识的诅咒」。还是举个栗子,你的朋友从来没有在任何途径下听过“忐忑”这首神曲,你当着他的面开始你的演唱,然后让他猜歌名,他只会一脸萌逼。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专业的装修团队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业主后,业主死活不买账;比如深谙书法的老同学对着艺术馆里一副大家作品讲给你听,这一撇一捺怎么个牛逼,你频频点头其实咱也不敢接咱也不敢问。「知识的诅咒」不仅仅是知识,它还包括各种信息,概念,常识。能做到理解什么是知识的诅咒,好处还是有的,其一,你能对未知的领域存敬畏之心;其二,你能够宽容他人的不解;其三,你可以寻找一种对方能够理解的,通俗的表达方式,唤起他思维的关联,从而提升彼此的沟通效率。
6,适当的礼貌会给人留下好印象,过度的讨好则未必是好事。小时候,老师和家长总是教育我们要“待人礼貌”,成年以后,我们也习惯性的凡事为别人考虑。但是这样带来的坏处,也显而易见:第一,在与人交往中,往往会处于较低的姿态,容易被人轻视。尤其是对方的社会地位高于你的情况下,你越是谦卑,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都不会重视你。第二,在集体利益分配的时候,好讲话的人,多半会被“牺牲”掉,因为在旁人眼里,你是一个“可以被随意对待的人。”人际交往中,保持边界感很重要,就是说要有自己的脾气和底线,做到待人待事不卑不亢。
7,人生不同阶段所领悟到的人生意义,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我们会后悔曾经做过的事,但我们却总是忘记,当时的决定和做法,是由当时的外部和内部资源决定的。比如,我十五岁的时候,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和小伙伴们的游戏喝酒无所事事上,到了二十五岁,突然鄙视以前的自己,虚掷掉那么多宝贵的青春。而事实可能是,十五岁的我的幸福程度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身边朋友的关注和陪伴,二十五岁的我,幸福来自于做成了多少件让自己满意的事。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不同阶段的自己,是不公允的。说到底,人应当明白没有完美的人生。
8,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也就是心理学上的德西效应。德西效应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儿子喜欢数学,每次考得不错我就奖他大笔的零花钱,一段时间以后,他反而对数学渐渐失去兴趣。”原因也简单——外界的奖励破坏了做这件事本身的内在动机。此处再插个有趣的故事——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德西效应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一个少年沉迷游戏不能自拔。父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能会让他有悔过之心,内心的负罪感让他试着减少游戏时间。但是,如果父母对他大打出手,要和他断绝关系,很可能会让他更加心安理得的玩游戏。因为他会觉得——反正我已经承受了这么多的恶意和代价,我现在再玩总没问题了吧?个体总会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来让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9,「控制社会关系中的心理期望」。你连续好几天和TA聊天,有一天TA不理你了,你变得失落。你越是期待“今天对方有没有找我”,越会产生落差。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始终主动的行为,在策略上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会让对方不知不觉的在一段关系中「提高对你的预期」,习惯你的照顾。
知乎上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回答,女答主对喜欢的男生特别的好,然后突然冷淡下来一阵子,再约见的时候当着他的面哭得梨花带雨,表示自己累了坚持不下去,结果成功的撩到男主。这就是让对方对你的「心理预期」产生波动,心理预期被打破了,情绪发生变化以后,一改之前冷淡的态度。不仅仅是在两性关系中,在社交关系中也是如此,「保持一定的神秘感」的意义在于,让对方没有那么容易的看透你,不至于你说什么,做什么,都撞在对方的预期之内,比如买房子,你越是表现得急迫和紧张,越是容易被对方拿捏,从而失去话语权,你越是看起来淡定从容,越是能够让对方主动妥协。比如商业合作,你表现得热情过度,对方就会觉得你特别需要这份单子,议价权在他手上,而你只展现适度的礼貌,对方反而更坦诚。
10,成为一个群体的异类,本身是一种压力来源。对于那些出身即拥有优越家庭条件和背景的人来说,世俗的成功和健康往往都能得到,他们可以游刃有余的奋斗。而对「穷人们」来说,他们需要去「迎合不同阶层的期望」,压力之大,溢于言表,他们的身体和情绪状态也容易更差,需要付出更高昂的健康代价。PS:就我个人观察来说,原生家庭贫困,凭自己做出不错成绩的人,和起点极高,仍然取得不错成绩的人相比,各种气场,习惯,思维方式,都会有较大区别。
11,卡夫卡在《城堡》里说——“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冷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达到目的。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就哭啊抓啊拉啊,像一个孩子扯桌布,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知乎上的“太用力的人跑不远”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12,观念是一切的根源。观念决定感受,感受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人生。我们最初的观念,来自于我们的原生家庭。幼年时,父母拿你和邻居孩子作对比,认为你不够出色;成年后,你就习惯用别人的标准来评判自己。幼年时,父母总是否定你,长大后,你听到别人对你否定,你也习惯接受。影响我们为人处事最深远的,往往是那些童年时期父母所给予的观念。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性格有希望改善的地方,首先不是去解决所谓的问题,而是修正自己的观念。你得明白,你是独立的个体,快乐或痛苦,都来自你的观念,而你,可以选择拥有怎样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