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萧弋
赵登禹(1898年—1937年7月28日),字舜诚,山东菏泽县杜庄乡赵楼村人,抗日烈士,中国国民党党员。1914年赵登禹加入冯玉祥的部队,任冯的随身护兵,跟随参加北伐战争,后国民党军改编,回任第二十八旅旅长。跟随冯玉祥参加“中原大战”,战败后冯的部队被整编,赵登禹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 1937年7月28日,对日作战时壮烈殉国,时年39岁,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
赵登禹7岁进私塾读书,因家庭生活困难,两年后辍学。13岁时拜师习武,对太极、八卦、少林等拳术及刀、枪、剑、戟诸班兵器都有功夫,尤善徒手夺刀、赤手夺枪。
1914年春,刚满16岁的赵登禹,同二哥赵登尧及同村好友赵学礼、赵全胜,离开家乡,踏上了千里投军的征途。经历千辛万苦,在冯玉祥的16旅第1团第3营当了副兵。
1916年,冯玉祥的部队调到通州、廊坊、天津3处驻防;在一次阅兵中,赵登禹以武艺出众被冯玉祥看中,当了随身护兵。
1922年春,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赵登禹在孙良诚团任尖兵排长,攻打奉军炮兵阵地;攻下奉军阵地,缴获大炮百余门,全胜而归,遂升任第一连连长。同年11月,开始了著名的“南苑练兵”。
1930年,赵登禹跟随冯玉祥参加了“中原大战”,战败后冯的部队被整编,赵登禹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
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1933年初,日军又将战火引到了长城一线,赵登禹奉命率领109旅从蓟县出发,把守喜峰口阵地;击退了日军的攻击,坚守住了长城阵地。
喜峰口战砍杀日军5000余名,炸毁大炮18门,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胜,史称“喜峰口大捷”。长城抗战后,第29军被调回察哈尔省驻防,赵登禹因战功卓著被擢升为132师师长,并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
1933年秋,29军入察,赵登禹率领132师驻防张北县,期间日本驻屯军为了吞并察省,经常派特工人员窜扰独石口等地进行挑衅。同年9月,赵登禹率部进驻察哈尔省张北县后,“制造”了两次轰动一时的“张北事件”。
1935年8月,赵登禹及所部随第二十九军移驻北平附近。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29军军长宋哲元任命赵登禹为南苑指挥官,坐镇南苑,与副军长佟麟阁一起负责指挥南苑的所有军事力量。
1937年7月26日,赵登禹奉军长宋哲元之命,赶赴南苑负责北平防务;与日军血战六小时,在集结途中,不幸被日军的伏兵击中胸部,壮烈殉国,年仅39岁。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颁布褒奖令,追授赵登禹为陆军上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市政府将崇元观南至太平桥的马路命名为“赵登禹路”;北平通县古运河西岸一条大街,被命名为“赵登禹大街”。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追认赵登禹为抗日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