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完课后只觉得轻松,评完课了却是更深入的久久回味。
1、重新审视“儿童本位”理念下的“思维开放”
回头再看自己的这堂课,最大的问题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因为想呈现的太多,所以有些细节得不到深入。以前对于“儿童本位”的认识自以为很深入了,但在这堂课中又有了不同角度的认识。
评课时,孔校谈到的“圈出关键词”忽然点醒了我,原来我一直在我的惯性里备课。因为平常的课堂中是如此,所以在备课的预设中就难免“自以为是”。这样的课堂其实是老师自己的“自编自导”,不自觉地把学生排除其外。我想真正的“儿童本位”中“以学生为中心”指的是从学生的认知与经验出发的。把问题换成了“读一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其实是给孩子们一个进入与思考的过程的,这个过程哪怕很短暂,但是因为立场不同、角度不同,最后教育的效果却大打折扣。
还有“寻”字,如果是从“古时的长度单位”入手,连我自己都觉得有趣呢。唯有把备课聚焦于学生,才能真正备出吸引学生的真实的课堂情景来。这样的功夫得下,更重要是得下对了方向。还是回到了“儿童本位”上来,一切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引导学生真实有收获出发,这是备课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
作为教师面对课堂的思维的开放性恰是源于此,从真实面对学生而来,那是课堂之上流露出来的言行状态,甚至思维走向的细微捕捉,唯有如此,一切的教育才是真实发生,才能真实发生。
2、所谓的“扎实”是步步推进,而又步步深入
在备课这节课时,其实我有意识落实“扎实”二字,我尝试将我对课堂扎实的理解在课堂中呈现出来。但孔校点到了字串中的“涓”之“涓涓流水”时,她说再巩固一点,让孩子们读一读,这样的积累就是课堂的“实”。还有课文4-7自然段,从理解到品味,最终也是得落在一个“积累”,这样的课堂才算得上“扎实”。当我们真实体验到语言的美时,唯有背诵记忆下来,才算得上在头脑中划上了一个痕。我忽然想到自己这一年坚持的读书与写作,不正是在努力将每一次思考与反思用文字做梳理后的一种“反刍”么。
我想,无论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发现,还是学生自身学习规律的发现,其实是相吻合的。在面对成长的这条道路上,师生是同步的。孔校党员会上谈到“标准”这个问题,高的标准从教师自身而来。曾经对于“身正为范”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榜样二字,甚至于榜样二字的深刻意涵却从未真正去思考过。
周末与颖颖一起谈起了去年半年,她说现在讲完课总有那么点意犹未尽的满足感,我跟她说我也是。她说,也许是经历吧,让自己对于文本有了更鲜活的体悟,透过文字,而不止于文字。我想的确是的的,当自己真的走向一种探索自我成长的道路时,内心所有的经历是那么鲜活,以至于面对学生类似的处境时才那么感同身受,又游刃有余,那是扎扎实实经历过的,所以并非言谈的浮夸与隔靴搔痒,是深入心灵的彼此碰撞。
从这个角度,再来理解“真实”是那么沉甸甸,是丰富,又是深入。这需要追求自身成长的前提下的,点点深入的扎实实践而来的。只是知不足,而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不禁回想起这样的课与自己的常态课的不同,常态课下的自己比较容易安住于课堂之中,这样的安住更多的是跟随学生的思维而流动生成的教学,是随时开启的共生的课堂互动。而这样的课堂,因为准备太多,不自觉中,自己走向了“完成”,自然也就偏离教学的“真实”又远了一步。为了完成,所以只是完成,一切行为都不在“当下”。
从这个角度理解,原来真正的游刃有余的课堂是无论如何有那份定力“安住当下”的,这是一份定力,更是一种功夫。功夫源自于一种十足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在扎扎实实的每节课堂中锤炼,那是敬畏时间的日日夜夜中精进的付出结出来的果子,而自己得接受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带着一颗虔诚的谦卑,身边一个个鲜活的模样浮于眼前,无论是力量,还是方向,都深感幸运与幸福,在这样的年纪里还能有这样的机会雕琢自己,那是身处这样的特定情境之下的沉甸甸的收获与满足。
一次教研会,让自己又一次的成长。这样的成长是看到真实的自己,更有力量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