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人生的不是经验,而是我们自身赋予经验的意义。
人人或多或少有些自卑感。但自卑感不等于自卑情结。
有自卑情结的人,会在一些时候,觉得自己没法过一种有用的生活,他们会为自己的努力和行为设定种种限制。
自卑本身是压力也是动力。健康的人,在发现不如意的地方也会自卑,但会通过改变现状来消除这种自卑感。自卑感带来的压力,会迫使人采取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自卑感的超越,正是我们处境得以改善的动力之源。
但如果一个人不认为自己可以改善处境,但又想摆脱自卑感带来的压力,那么他们就会强迫自己凭空产生优越感,而不是想办法克服困难,比如说,如果感到软弱,他们不是去锻炼,而是会让自己在自己眼中显得强壮。如果在工作上饱受挫折不被重视,他们就在家里盛气凌人,说一不二,来营造自己很重要的地位。这种争取优越感的补偿行为,指向的都是生活中无意义的一面。
但这种没有落实到实际中的解决方式,消除不了问题的根源,导致自卑的因素还是存在,所以他们的自卑感和优越感会同时存在。这样的每一步,都让人陷入更严重的自我欺骗,但问题始终得不到真正的解决,他们真正的自卑感也永远不会消除,像是一股永远存在着的暗流。
当一个人面对问题,不能恰当的应对,坚信他们肯定解决不了,这时候,就可以称得上是自卑情结了。愤怒、哭泣、推脱责任,都可能是表现之一。
有自卑情结的人,会限定自己的活动范围,以及他们跟世界的联系。他们要逃避现实,掩盖起种种问题,给自己设置一个有掌控感的环境。
他们对生命的解读是无力和绝望的,那么在行动上,自然也不会向着克服困难努力。他们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目标的策略,不管这个策略是什么,他们的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无须费力改善环境便能获得优越感。
——《从自卑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