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好礼,称谓的繁复体现的是一种礼节、一种表达彼此敬意的方式。然而有个词叫“繁文缛节”,这并不是个好的形容词。大家对礼节,对称谓常常同时俱存着两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觉得善用称谓显得委婉与谦谦,另一方面觉得繁复的称呼有时又不真诚显得客套。当然这两种心态都对,都没有过错,取决于人的发心吧。
上集说了姓、氏、名、字、号的总分。这一集略说一下起名字的讲究。当然浊是个半桶水,理解的也不究竟,大家看过一笑便好。
先说“辈份”。”辈份“二字大家都熟,用的也灵光。到需要”论资排辈“的场合里拎的门清,此算是国人的一大特色。
浊看古籍,古时人的名字常有“季”、“叔”、“仲”、“伯”几个字。比如“季厉”(史上著名的闲云野鹤)、比如”叔虞”(周武王的弟弟,以叶封唐成为晋国祖宗的那位)、比如仲由(又字子路,孔子的弟子,君子死而不免冠的那位)、比如伯庸(《离骚》里第一句的那位,帝高阳氏的后裔)。
这几个字其实是排位用的。对于一家子几个兄弟而言,伯指的是老大、仲次之、叔又次之、季又次之。这样从称谓上就能看出排行来。比如季历一看就是最小、叔虞上有老下有小、伯庸自然是老大了。别小看这些数千年前的称谓,其至今仍对现在的我们残留着影响。比如浊的老家,称呼自己父辈一代中的长子为“大伯”。你看“大伯”二字兴许还有几千年的典故呢。
准确的说,像“季历”、“叔带”、“伯庸”在最初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名字,而是一个形容词外加一个名词。“季历”是指的是家里的排行第四的儿子历。所以也可以称呼为季子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而人们也把”伯仲季叔“四字当作名字本身了。类似的这种现象在历史中屡不见鲜。
最后由于季历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个文化上的大名人,人们又再简称它为“季子“。其实到了”季子“这个称呼,就已经非常通泛了,”第四个儿子“而已,所以历史上的”季子“有很多。
插一句题外话,浊本人对历史的了解是皮毛又皮毛,在这里写的大多是根据史料外加自己人情上顺遂的猜测,肯定多有缪误。也只能作拙砖来引玉,望读者大人明鉴。
”伯仲季叔“是故人命名的一个通常模式。再往后还有一种命名的方式--排字辈。这一点在农村地区比较突出,在一些有族谱的地方,同一辈人不但姓氏相同,连名字也有一个字是相同的。比如一个人的父辈姓孟,字辈为德,叫孟德某,那么同一辈的人也会是叫孟德某,只是最后一个字不同而已。延续到下一辈可能就叫孟仁某,下下一辈可能就叫孟忠某,再下下一辈就可能叫孟孝某。德仁忠孝,你看一个个字辈排下去让人一下就能分清楚大小。
再举个例子,比如“化浊”,就是化字辈的浊某人,区区不才是也。所以我要简称自己,应当称呼为“浊”,而不是“化”,因“化”是字辈的缘故。
以上两种是比较常见的取名方式,当然至于还有没有其它的取名范式,限于我人的见识险隘,却是不能一一列举了。
最后说一个另类的起名方式。明太祖朱元璋规定其后代子孙起名必须是“金木水火土“的方式。比如燕王朱棣、比如朱允炆、比如朱见深。这也是一招。
okay,大略说完了人活着时候的名字,下一集讲述人死后的称谓。
个人浅见,不成参考,诸多细节,恐难详考,但作拙砖,以引美玉。
化浊 2017-01-10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