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说什么?上篇文章留的“大尾巴”——讲“知行合一”?
别闹……虽然上篇文章里的我竟然在只读过一本书的情况下就妄下结论:沟通就那么回事儿。可能是受到某种神秘风气的影响(神秘风气:这锅我不背),但我还不至于只通读过一遍《传习录》原文,就狂妄到去说“知行合一嘛,就是怎么怎么回事嘛”。真哒真哒!我怎么会那样做。啊?还不信?那就只好举个栗子吧。
比如前段时间流(bei)行(pen)的一句话:“知道许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咱也拿它开开刀。一般人认为这是在说自己懂得很多,只是在行动上有阻碍,所以要研究知道了之后怎么做。
不,一开始就不是。以为能够说得头头是道就是“知道了”这些道理?其实只是在耳与口之间绕了一下出去,根本没有经过心,“知道”个鬼,根本不是真“知”,道听途说罢了。
而只有从心出发的,才是真“知”(亦是‘行’)。心即是一,即是精,即是诚,着在物上是“知行”。“知行合一”全然不是“知”与“行”二物并作一物,这里的“合”应有“是”的意思——“知行”本是一物啊!
阳明先生还提出:“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里的“动”也不是“移动”,而是类似于“转化”之意。举例来说,一个人守好自己的“心”,从此心出发,面对父母,就反映为“孝”,面对朋友,就反映为“义”,面对君主(现在我们应该说集体),就反映为“忠”。反映的形式就是“知行”,知道了就是做到了,做到了就是知道了。没有“先知后行”或“先行后知”的说法,本是一物,是同时起作用的。
最后知行事物,都是心的反映。心如镜。正心即是拭镜,知行怎样,全在镜有多明,心有多正。
呀……一不小心说了这么多。
索性再说一些吧。
正心亦如炼金。就像擦拭镜子那样,把污物去除,唯一要努力的事情就是不断地把心炼到“精金”。不要图于数量增多,破铜烂铁也放里面一并炼了,最会金的比例会越来越少,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偏离了初心”。
当心练成了足金,人就成了“圣”。有人说孟子不如孔子成就大,是不是不如他“圣”。这种说法就是思想境界低了一层了。炼心要的不是数量,而是纯度。达到了“足金”的境界,就不可以用数量来衡量了。即使是普通人,偶尔也会悟到那个境界,哪怕后来还是掉回来,在那个领悟的瞬间,也是到了“圣”,与孔子的“圣”毫无区别。
其实现在提倡的“逆向管理”中的“先行动,后思考”,也有点这个意思啦,虽然把思考与行动划为两者,不过最后还是穿插一体的。
只是“阳明心学”提倡一切思考行动的前提,是要“正心”,这是要穷尽一生去做的事情。时时刻刻保持心如明镜,但不是佛家的“无一物”,把事物隔绝在外来达到心净的目的。那样心无所着,就会走向虚无(我觉得也会走向矛盾和强迫症-v-)。而人是一种存在,心也存在,事物也在,“知行”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