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帖子,发帖人是一个就职于深圳某著名通信公司的员工。他刚刚被公司解聘,买了两套房子,加起来每月要还两万多的贷款,妻子没有工作,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觉得压力山大。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其实并没有多凄惨。深圳的两套房产加起来估值接近五百万,随便脱手一套,即便是赔些钱,也不至于捉襟见肘;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即便是找不到一份跟从前一样税后两万多的工作,倒也不至于成为无业游民。
比起我们这些一穷二白的年轻人,他的境况似乎已经好太多了。
可是我总是觉得,人抵抗风险的能力其实是在逐渐减弱的。尤其是到了中年以后,背负着越来越多的关系与责任,上有父母,中有伴侣,下有子女,一个人的失业往往是全家人的灾难,多少家庭矛盾因此而生。
人在没得到的时候无所谓,但得到了之后再失去,痛苦的程度就会翻倍。
故而很多年轻人并不怎么害怕失业,反正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道路漫长且机会多多。可对于沉浮于职场多年的中年人来说,无论是能力还是心态都早已固化,跟自己服务的公司融为一体,到了外界反而格格不入,想要得到跟之前一样高的薪资福利,恐怕是难上加难。
群里有人感慨,好害怕自己有一天也会遭遇中年失业的惨痛打击,读大学时的专业就不好,万金油似的放哪儿都行,每天的工作内容也是替代性高独特性低,每年看到公司里进新人都心有戚戚,生怕自己哪一天就被替代了去。
有位学财会的女生现身说法,她2018年7月毕业,某985院校,找了三份实习工作却都没能留下来。
她在群里恨恨地叹气,怪只怪自己大学选的专业不好,没什么独特的技能,证书含金量不高,财务这种核心部门又大多需要知根知底的熟人。
“要是能有时光机回到过去就好了,我一定会告诉自己,千万不要学这个专业。”她说。
可是换一个专业学习,又能怎样呢?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早就已经没有了黄金专业一说,四年的时间太长,任何人都无法预测一个行业在四年之中的发展趋势。
我还依稀记得报志愿的那年,正是外贸和IT被炒得火热的时候,所有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入学的时候都好像抱住了铁饭碗。但现实却是,等我们四年之后毕业的时候,外贸人才和程序员都达到了饱和的状态,除了少数特别优秀的人才之外,在职场的竞争中,他们并不具备什么优势。
没有什么专业能改变人的一生,真正重要的,是你为自己的前程用了多少心。
同是财会专业的学生,有的人只有初级的会计师资格证,只能进一家小公司做边缘岗,有的人却考到了业界出了名变态的CPA,早早地面试进了“四大”。
同样是学服装设计,有的人的知识只停留在考卷上,色调、布料、花纹只限于理论,而有的人却能拿出自己的作品。
这个分工不断细化的社会虽然已经不会再让任何人、任何专业享有“无可替代”的金饭碗,但只要你能够证明自己的优秀,依然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其次,则是知识向技能的转化。我面试过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说起专业理论一套一套,但一旦到了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抛开书上的现成内容之外一无所知。其中的一些在进入职场之后会慢慢好转,但另一些却相反,因为懂的理论太多,所以恃才傲物,难以让自己向现实靠拢。
职场中需要知识,但是也更需要智慧,需要原理,需要能力。
没有多少人在乎你能不能用地道的伦敦腔背诵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大家只关心你在跟对方的交流中,能否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没有人关心市场营销的十三条黄金定律具体是什么,大家只关心你做的报告是否符合老板的要求,是否反应了市场的实际情况,是否能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出指导。
你的专业应用度如何,并不取决于你的专业本身,而是在于你能将它应用到什么程度。
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个人往往依托于平台,一家业界有名的公司印在名片上,往往是在为我们的能力背书。但人无法永远依赖平台成长,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逐渐向“平台依靠能力”转变。
你的能力是否成熟,是否有优势,名片上的title用处不大。关键在于当你脱离了某个固定的平台,是否能够东山再起。把眼光转向身价,从关注工资的涨幅,到关注自己所能创造出来的成绩。
只有能力是可以无缝迁移的,是任何人都夺不走、可以安身立命的东西。
没有哪一个专业或哪一份工作可以定义你的一生。定义你的,是你认为自己是谁,秉持怎样的工作态度;是你愿意付出多少努力,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