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骗局,匆匆的蚂蚁,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
——新裤子乐队 彭磊
“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
我遇到过一些人,他们说,我二三十岁,没有理想,没有规划,活得好不伤心。
我觉得不是没有理想,而是没有迈出的勇气。
人不可能没有理想。
小的时候,大家肯定都写过一篇文章:你的理想是什么?
“有人说我要做科学家”,
“有人说我要做老师”,
“我要当大老板”,
“有人说我要做公益志愿者”,
......
只是在未来的岁月里,很多人都在这条路上慢慢地走失了,有些去了其他的方向,有些一直在曾经的“思想”上原地踏步。
当代很多年轻人都会觉得自己没有理想,或者说,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去追求理想。
“生存都已经很艰难了,哪还有时间去实现更多的所谓理想?”
犀利一些来说,这些都是借口。
真正有理想和毅力坚定的人一定不会被这种现实打倒,而是会选择在困境中撕开一条道路来。
什么是理想?很多人一时半会儿都说不出一个明晰的解释,但是脑子里会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和框架。
没有谁是没有理想的,只是会暂时失去方向。
理想(或者说是职业最终的发展方向)最终的结果是两种,一个是成为一方面专业的人士,另一个是成为一个广泛的涉猎者。
第一种,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很优秀也十分值得敬佩。
几十年如一日在一个领域深耕,不断研究。
在网络上了解了一个大神,因为在数学上的天赋和对数学的热爱,提前通过数学竞赛签约北京名校,毕大学,硕士,博士,一直带在攻读数学上的内容。
学术之路注定是艰苦的,高中同学聚会,当年的吊车尾开饭店做生意,日子过得可滋润了,局中有人问他工资,他只是淡然道:两千多。面对昔日同窗的嘲笑:读那么多书,结果不还是穷困潦倒。他没说什么。之后依然是过着自己的日子:上午对在门口排队的名校学霸的进行答疑,下午就开始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研究数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且幸运的。多年之后,发表的论文受到学术界的欢迎和轰动,于是受邀进入数学界的最高殿堂。
这样的专业和坚持,是理想。
并且这样的人在世界上有很多,在海边赶了一辈子海的渔民,在安静一隅做了一辈子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在国防外交边境守护了大半辈子的人。
这些,都是在专业上不断深化,不断研究,不断成长的人,当然能值得敬佩。
第二种,爱好广泛,就比如,从小就对很多东西感兴趣。偏爱生物地理,但同时也对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眷恋和浓厚兴趣。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很喜欢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开始主动学习,不断吸取专业知识,对自己进行丰足,这个阶段,你一定是充实开心的。
但是到一定的阶段,你会出现困难,你会慢慢觉得很无聊,因为你认为你一定在这一领域获取你认为足够的知识了。
那么这个时候,你会开始寻找新的兴趣爱好然后发展。
不要觉得这样不好。
类似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多重潜力者(mulipotentiaties).
像这样的人,往往具有三种特质。
第一,是产生创意的能力。(idea synthesis)
我们都只知道,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正是因为不断的改变兴趣和学习,对知识的多领域涉猎,多重潜力者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会更系统更有逻辑性,也正是因为涉猎的广泛性。对一件事情,他们会有更多的不同的相反。
丰满的知识让他们的大脑想象力更加丰满并且具有更多的创意和惊喜。
第二,是快速学习的能力。(rapid learning )
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不断学习的习惯,已经适应了不断接触新的领域,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这样的一个知识环境。所以他们可以在新的知识情景下迅速吸取知识,快速学习
第三,是适应性。(adaptability)
就像快速学习一样。快速学习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他们在这个发展飞速需要不断转换思维提升视角的时代可以快速获取需要的信息,以此快速适应变化和挑战。
适应能力真的是现在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所以说,多重潜力者会是一种选择和一条道路。不必强求专业,不必强求他们缩小自己的关注范围,不然,三种能力可能就会消失。
世界上很多顶尖的研究团队,在拥有个各方面顶尖的专家外,其中也有很多的多重潜力这,是他们一起共同完成各种研究并获得成果。
遵从本心,你要学会接受 你内心的真实想法,接受你的众多爱好,保持好奇心,探索不同的领域的交叉地带,让真实的自我引领你们去过更快乐、更真实的人生。
这个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多重潜力者。
follow your heart
现时段没有梦想不可怕,可怕的是画地为牢,自己把自己放在一些思维的误区不想出来。
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如行尸走肉,麻木不仁,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你需要做的是走出来,多去看看,遵从内心,找一找方向,两种选择,总有一种可以启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