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第77篇,字数1253,共累计132259字。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年轻人,在农村无法应对各项开支,多数进入到较大城市去打工。有一些人在城市里稳定下来后也会把在农村的父母接到城里。
大多数父母无法适应,很多人又回到农村老家养老。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是无法适应城市的生活,突然改变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无所适从。
这群人一直生活在农村或者小城镇的,年龄普遍在50-70岁这之间。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从出生到现在都很少去过城里,有的农村的父母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去过当地的地级市。平时的活动范围主要就在乡镇以下,县城也是有事才去,办完事就回来。他们多数人缺乏应对城市生活的手段和基本能力。
其实任何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都会面临人生地不熟的境况,况且一二线城市都是上千万的人口规模,城市很大。年轻人尚且如此,别说是父母这辈人了,好在我们出门的时候可以借助手机根据导航路线找到目的地,但是父母这辈人很多看不懂手机导航,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所以有的父母到了城市,在没有子女陪同的情况下都不会走的太远,平时顶多在自己熟悉的区域周围转转,这无形中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
父母在老家熟悉的一套做事规则,而到了城市中有些就会发生很多大的变化。
例如在购物方面也有所体现,以前在老家购物的场合是赶集,凡买东西必会砍价。而到了城里,购物的场合变成了超市,明码标价,不准砍价。所以很多父母都会有一种物价很高,在这里买单买东西不合算。
二是城市中没有社会关系。
对于很多去异地工作的年轻人,其实自己对这个城市也是非常陌生的,没有社会关系基础。但好在我们可以通过工作重新建立社会关系,年轻人在城市中建立社会关系的渠道有很多,例如公司中认识的同事,通过微信群认识的兴趣相同的小伙伴,通过合作公司认识的合作伙伴,合租房子认识的租客,同小区的业主等等。而且年轻人在城市中居住的时间长,更利于积累社会关系。
但是父母来到城市中,没有跟年轻人一样建立社会关系的这些渠道,心态也不一样,他们并没有做好长期在这里生活的准备,没有主动去建立社会关系的动力。他们在城市中认识的人仅限于自己的子女,好点的可能有远房亲戚,这会让他们缺乏交流的对象。
他们的大多时间都是呆在家里,时间主要花费在哄孩子、做饭、看电视这三件事上。
没有交流对象,活动空间很有局限性,做的事情又很重复,时间长了,自然会感觉很无聊,不愿意待在城里。
三老人的自卑的心理。
我们找到了一份数据,根据央行的统计,2019年全国住户的人均存款是5万元左右,而北京住户的人均存款超过18万,是中国最有钱的城市。当然每个地方都有贫富差距,都会有穷人也有富人,北京也有很多连5万存款都拿不出来的家庭。
不管是傲慢还是自卑都是比较出来的,而比较的差距大小也是分层次的,而不同地区间人们内心的差距跟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知名度是成正比的。如果父母去的是当地的地级市或者是省会城市,碰到的大概率还是省内的人,这会增加很多亲切感。而如果父母是从农村来到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心理的自卑感往往会更强烈一些。
总之环境的不适应,城市没有原来乡村熟悉的味道,住在那里感觉别扭,因此多数农村老人不喜欢在城市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