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小棠
朋友在群里说,下班乘地铁回家没有带伞,从地铁站冒雨跑回家被浇了个透,妈妈心疼得递上毛巾,一边叮嘱她马上去冲个热水澡换下湿衣服,一边不断自责自己没注意到早晨女儿出门没带伞,应该打电话问问,应该去送伞的。等她冲完澡刚出浴室门妈妈已煮好了一大杯红枣姜茶要她喝下驱湿。她说,那一刻好温暖、好像哭,原来无论长到多大,自己始终是妈妈心头的牵挂。
她说当时上初二的儿子正放暑假在家,在看电视的儿子看着她狼狈的样子问她,妈,你怎么淋成这样。看到要下雨怎么不早点回来啊?她说还没到下班时间不能提前回家。儿子又说,那你可以在百度地图上搜一家最近的商店买一把伞送去,或打电话让跑腿公司代买一把送到地铁口去嘛。她说,听到儿子这么一说,她一面觉得是这么回事,自己落伍了,一面看到平日里带给她无限荣耀和风光,让她在亲朋好友、同学同事面前倍有面子的优秀儿子这么冷静、理性,又不免滋生出些微的失落来。
她说,后来她又打电话给老公说了今天没带伞被淋成落汤鸡的事,老公在电话那头说,以后办公室常备一把伞吧,然后告知她晚上应酬不回家吃饭便挂掉了电话。面对老公的若无其事,她还楞在电话的一头,一边回味当初被追求和热恋时的种种温暖和感动,一边咀嚼着脑子里浮出的张爱玲说过的“生活才是见证爱情永垂不朽的最好办法”,一时不知所以。
这样的画面,是不是也像极了我们生活中的某些场景?
如果有人问,在这个世界上谁是最爱你的人?在这个世界上谁会将你一世捧在手心?你会怎么回答。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不需要思考就能脱口而出的答案。
今天下午,我就向身旁的一位同事问了上面的问题。她不假思索,毫不迟疑地回答:“我的父母”。坚定而有力。她说,“我认为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比我的父母更能从一而终、无怨无悔地爱我。”
我想,同样的问题,很多人也都会不假思索的说出“父母”这两个字。
父母的爱,从我们还是一颗小小的胚芽开始,就一直伴随我们出生、成长、茁壮,直到他们的眼睛里再也看不见这个世界的光亮。这份爱自始至终,全程陪伴,一生相随。这种爱大到无私,小到无微不至。
很多年前看到下面这段文字:女人在产房生孩子,剖腹产!孩子抱出来,一家人欢欢喜喜的抱着孩子上楼了!男人看到唯有岳母还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瞪大眼睛望着手术室!便问到:“妈,孩子都上楼了,您怎么不上去?”只听岳母说:“你的孩子上去了,可我的孩子还在里面!”
当时的我年少、懵懂,还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有时候甚至还会时不时地顶撞、反驳一下在那时认为父母“不合时宜”的教导和诲言。那时的我看着这段文字,虽被触动但感悟不是那么的深刻。
直到有一天,我也升级为母亲,当我从产房被推出来,我看见母亲焦灼、期待的脸顿时化为放心、灿烂的笑颜。她问我长、问我短。而我却来不及回应就迫不及待地寻找我的孩子,无论多痛、无论多困一看到她熟睡中带着笑意的脸,所有的困、所有的痛在那一刻都烟消云散,此后的日日夜夜,在她的身边,只要她轻轻一动、微微一哼,我都能听见、都可以马上醒来、然后打起十二分精神,无论睡多久,第二天与孩子在一起照样打鸡血一样精神满满。
母亲在我照顾我的孩子的时候依然把我当孩子一样照顾着,煮好的鸡汤必定先尝尝咸淡、试试温度,太烫了把碗放在冷水里凉好。每一顿都煮粥、煮饭、煲汤、烧几种款式的菜,她说怕我胃口不好,给我多做一些备选。我在医院里的那几天,母亲总是一日三餐提前做好送来,有时候上一餐没吃完让她不要再做下一餐,而她总是固执地说要每餐做新鲜的给我不厌其烦。晚上,母亲一定要坚持留在医院,她总是叮嘱我放心睡,孩子由她来照看,虽然孩子的爸爸、姑姑、小姨和我都在,但是她还是不放心不肯合眼。一会看看我盖好被子没有,一会看看孩子睡的是否香甜。月子里她一遍一遍叮嘱我尽量少看手机少用眼,只要我一拿出手机,母亲就立马出现在我面前。她无数遍嘱咐我注意防风保暖,她说一旦没注意好落下月子病会困扰一辈子。她时刻盯着我不许我碰生水,不许我多用眼,我一没注意休息她就开始不停地碎碎念.....她从早忙到完,却时刻笑容满面,不厌不烦。
那一刻,我才更深切地体会到,母亲的爱是那般醇厚、温暖却又简单,简单到只要把爱付出、给予到孩子就会快乐,无论多忙、多累、多难。于是,我的泪点时常被感动点燃,泪水决堤泛滥。
狄更斯说,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或许,我现在如此深爱我的孩子,心里生长一座小花园,可能就是来自于母亲对我的无私的爱的感染吧。
罗曼罗兰曾把母爱比作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我想正是这火焰给了孩子以光亮、热度和温暖。
母爱是世间最简单却又最长情的陪伴,在我们彼此的有生之年,甚至在母亲百年后依然温度不减。
浮世红尘,惟有母亲将你一世捧在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