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毕业季。大批军校毕业生将跨出校门、进入营门。如果让我给年轻军官一些建议,第一条就是转换思维模式,从“学生思维”转换成“部队职场思维”。
1、由“老师主动来教”转换成“自己主动找人带”
学生时代,一切课程都由学校指派老师,不管你是否愿意学,老师们都苦口婆心地讲、细致入微地教。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形成了“老师是为你服务”“别人教你是应该的”认知。
走出校门,第一个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没有了老师怎么办?
持学生思维的人,通常会把领导视为老师,被动地坐等“老师”手把手地教。这当然是一种碰运气的做法。倘若运气好,遇上优秀能干且又好为人师的领导,跟着学、照着做,工作很快就可上路。倘若运气差一点,遇上不堪为师的领导,你就可能被带到沟里去,或者自生自灭。此之谓“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歹人学瘟神”。
这样的军旅人生,这些年耳闻目睹了不少。
倘若不想这样赌运气,又怎么办呢?那就要摆脱学生式的被动接受思维,大胆地、主动地去找人带。
“军官之初,关键是要有人带”。带你的人,可以是你的领导,也可以是一名厉害的老排长,或者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士官。有时候,找个老班长当知心,或许会事半功倍,因为他们是军营“老司机”。
带你的人,不会自动送上门来,需要你主动主击、刻意寻找。
带你的人,不必局限于连、营。至少要扩大到旅团范围,从中找到你的榜样或标杆,主动向他学习、请教。最好还能在现实中找到你的精神导师,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引路。”
当你主动给自己找到了多个层面的“老师”,即使遇领导不淑,也可健康倔强成长。
2、由“封闭式努力”转换成“善于协作求助”
学生时代,大多数考试都必须个人独立完成,绝不允许交头接耳、私传纸条。由此易形成“封闭式努力”的思维定势。
然而部队工作不再是闭卷考试,一切难题的解决都是广泛求助的结果,而不是独立完成。某种意义上讲,求助能力与协作意识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个人努力。
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相当比例的青年军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常见有三种表现:
一是封闭式成长,人为地把自己困于连排岗位的狭窄圈子,没有迈开双腿到友邻去参观、到机关去请教。曾有一位干部在转业时说,很后悔在基层当排长三年都没有走出去,不了解机关,不了解友邻,不了解领导,只知道闷着头干。
二是见领导就躲。领导既是你的上司,也是你协作和求助的资源。 因此,不应该怕领导、躲领导,而应该主动靠近领导。营销上有一句话,看见一个人走过来就是看到钱走过来了。同样,看见领导走过来,也就是看见机会走过来。什么机会?得到教育、得到培养、得到协作的机会。但一些青年军官似乎患有“畏官症”,总是拒领导于视线之外。由学生变成军官,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学会与领导打交道,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课。
三是不习惯求助。不习惯向同事求助、向专家求助、向领导求助。有的开不了口,有的觉得难为情,有的认为自己的事不应麻烦别人。其实,一切工作都需要拿结果说话,个人努力尽管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利用周围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和一切和可以协作的人共同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尽最大可能完美完成任务。
3、学生思维的其它表现
典型的学生思维还有其它多种表现,比如:
学生时期习惯于以考试这个单一目标为牵引,而军旅生涯需要复杂目标体系为导向,而且要自我设定;
学生时期习惯于凡事都有标准答案,而实践中的问题正确答案永远不止一个,实践中的事务更多的在于度的把握;
学生时期所学知识都有教科书,而如何当排长、连长从来没教科书,必须依靠学习、请教、走出去、总结、创新等赋能强能;
学生时期小学、中学、大学,每个阶段的时间都是有固定长度,进入部队后,时间的长度不固定,必须要从被动的接受时间限度变为主动地和时间成为朋友,选择一些有利长远的事长期坚持;
学生时期只需要把考试的相关学科学好即可,当排长后大多知识能力,需要自我规划、自我培训、刻意练习而得;
学生时期努力最重要、选择不重要,毕业工作后,努力重要,但每一次选择都事关重大,必须学会取舍、自己把握军旅生涯的走向。
以上,希望对大家走出学生思维,尽早建立成熟的部队职场思维,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