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从一睁眼就在接收着这个世界发生的各种过去,正在,将来的种种信息,如果你的操作系统没有及时升级,恐怕真的要被信息绑架了,跟着信息打转,不停被信息追赶着跑。你想想自己若一直被洪水般的东西追着跑,那是好玩的吗?你有想过该怎么正确接受信息吗?如果没有,我建议你也读读《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
本书作者-赵周,全书主要讲如何把一本书的某一或某几个知识点拆为己用,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我觉得这个理念是很符合当下信息社会的大背景的。毕竟 ,现在的好书太多了,而我们的时间太少了,如不用读完一本书就能把其中的一个知识点转为自己的能力,这不正是我们每人都渴望拥有的一种能力吗?
其实,书里提倡的学以致用的观点,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但是很少有像作者这么极致应用这一原则的。他能把同样一本书读出别人读不出,与我们自身切实相关的东西。比如同样读《杜拉拉升职记》,我自己就读不出“要注重事实,关注细节”,“要学会多问开放性的问题,而不是封闭性的问题”,做决策的时候要能讲出“事实+细节+建议+预测”这些知识点。看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好多书都白读了,并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能力。
那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呢?他总结出一套便签读书法(RIA)
R=reading 阅读书中的某一片段
I 用自己的话重述知识
A1 联结自己的经验
A2 设想日后应用
I A1,A2分别写在三种不同颜色的标签纸上贴到书中对应片段上,并在边缘贴上指示标签,这样每次读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点,都用这种方法记录,完成一本书,把所有的A2便签纸取出贴到自己抬头可看到的地方,提醒自己自后应用,做出改变。
这种学习法符合成人学习理论,成人拥有不同经验,也喜欢关联经验,把知识与经验挂钩,强调实践加解决问题,从而设想今后怎么用,如此体验+反思多次刺激,我们能更快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一个高级学习者,绝不是简单的记住知识而已,他们是以自我为导向的解决问题,主动把书中知识点拆为己用。解决问题包括两个阶段:预先发现问题给出回应;对已有问题找到解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考验的就是事先发现问题的能力。
本书提供了很多拆解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学习了如何解答问题,以后再碰到别人的咨询,不是第一时间给出建议,而是要通过提问加神入回应,再提问再回应,直到明白问题的本质,然后给出假设,但切记不是结论,验证假设,如果假设不正确,再假设,再验证。这是专家解决问题的思维,这里也让我明白会提问很重要,接下来要补补这方面的知识了。
另外,也学到了制定SOP标准的好处,避免矛盾,和谐人际关系;当说服别人的时候,先把客户可能提出的异议说出来,避免客户产生抵触心理;明白各种类型的图书都可以拆为己用,比如实用类,理论类,叙事类,其他类。
面对以上图书,如何确定需要拆解知识片段呢
实用类:
找建议,找黑体字
理论类:
找出作者的重要结论,总结核心理念,然后将之转换为建议
叙事类:
找人物做得好的地方
找人物做得不好的地方
看原则;从结果和利益的角度评价;考虑人物动机
找冲突
最后,对于对于上班一族,请对照你以下七项职场核心能力,看看自己哪里不足。
沟通表达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
运用科技的能力
计划组织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队合作的能力
以下是拆书帮根据图书拆解出四类核心职场能力,每类5项,共计20项。
虽然这本书已经读完了,但是在以后的读书中,我将有意的锻炼自己从所看图书中找出这些能力点所包含的知识点,来提升自己的核心职场能力。
对于书中还有部分内容需要深入理解不断实践,书中说一个好的学习促进者是以体验/反思和归纳/演绎两个维度双向来帮助学习者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这也是我期望自己能有的能力,所以,以后读书过程中,要试着让自己以一个拆书家的角度出发,既能从全书归纳出重点知识重述知识点又能引导自己把所学知识演绎到实际生活中,作为一个好的培训师,肯定是需要大量市场调研,然后安排课程,但对于我们自己,我们该了解自己需要学什么,拿起自己要读的书,以作为一个拆书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为自己引导促进,联系自己的经验结合新学的知识点想象日后应用的场景,逐步成长为一个高效学习者,然后成为一个学习促进者。
当然,你也不能完全相信照着书中的方法就一定能把一本书的知识点转为自己的能力了,毕竟每个人的经验不同,认知深度不同,理解力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最终导致的认知结果肯定不同。就像一个专家和一个新手,面对同样的信息,专家看到的是信息背后的结构,而新手看到的是信息细节,通过这本书,只是学习一个读书的思路和方法,具体的过程还是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活学活用。
我给自己制定一个练习标准:以后每读一本书,首先先用检视阅读快读一遍,然后找出关键部分,按照标签读书法中的I,A1,A2三张标签分别记录重述知识,结合自己的经验,设想日后应用,A2标签中的记录一定是具体的执行步骤或者流程。首先提升的能力是顾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