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验内心假设:是什么阻碍改变
改变第一步:看见内心假设
还记得上节课提到的心理免疫X光片吗?它告诉我们,我们的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重大假设。
辨识出这些内心的假设,是突破心理免疫系统,让改变发生的第一步。
比如上节课中的艾米,她内心里就有一个重大假设:发表不同意见会引发冲突。这个假设主导了她心中恐惧的大象。
有时候,看见这些假设本身,就会带来一些改变,不需要具体做什么。
为什么呢?因为通常这些假设都是藏得很深,所以我们会把这些假设当做常识。但是,一旦它们被看到,被带到意识中经受理性的拷问,它们对人心理的隐形操控力就被打破了。说出这个假设的一刻,人们经常会恍然大悟,又会觉得奇怪,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现在才发现它。所以,检验人生重要假设的前提是,看见它。
那么,在没有心理咨询师帮助的情况下,我们有办法看见自己的重要假设吗?有的。上节课我们讲到的心理免疫x光片,就能帮助你看到这个假设。如果你不记得了,没关系,你也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 第一,那些跟你的目标相反的行为,带给你的好处是什么?
- 第二,如果你做不一样的行为,你最担心别人会怎么对你?
- 第三,为什么阻碍改变的行为,所带来的好处是必须的?如果没有这些好处,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如果你认真而诚实地思考了这三个问题,你就能知道,内心深处阻碍你改变的假设是什么。
这里还有个小窍门能帮到你:你在寻找自己的重要假设的时候,可以试着用“如果……就……”这样的句型来归纳它们。在这样清晰的句式中,你会发现原本根深蒂固的信条,真的就是一个假设而已。
举个例子。我有一个来访者,她很想跟别人建立联系,却总是没法迈出与人交往的第一步。通过探索,我们发现她内心的基本假设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利益关系,如果别人对我好,一定就是对我有企图。这就是“如果……就……”的句式。有一次,我让她把人生中对她好的人都列出来,她列了好多,其中有父母,还有高中时的班主任。我说:“你觉得他们对你的好,是有什么企图呢?”她说:“我爸妈对我好,就是希望我将来为他们养老;我高中老师对我好,就是为了我成绩能好一些,让他脸上有光。”
人总是会保护自己的核心假设,不会轻易改变。可就算这样,她心里也会想:为什么我觉得是这样,可是陈海贤觉得不是这样呢?当她这么想的时候,她已经在审视这个假设了,从某种意义上,这个信念也就有所松动了。
行为检验:验证内心假设
当然,只是看见是远远不够的。
你还记得改变的本质是什么吗?就是通过做不一样的事,获得新经验。这里所说的“不一样的事”,指的是与心理免疫系统要求我们做的不一样的事。
相应的,我们的新经验指的也是,当新行为带来内心假设的松动后,所产生的新的领悟。这个领悟会被整合到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中,最终改变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这时候,改变就发生了。
所以,如果要进一步地改变,我们还需要像一个行为科学家一样,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新行为,来测试这些基本假设。我们要验证这些假设对不对,什么时候成立,什么时候不成立。
这就像学习游泳,我们既不能只在岸上熟读《怎么学游泳》的书,也不能一下子要求自己跳到深水区,这样就被淹死了。改变也是如此。它是一种有支持的探索,既需要你勇敢,也需要安全和可控。
仍以艾米为例,她的内心假设是:如果在会上提出了不同意见,会遭到别人排斥。那么,她可以尝试在一个不那么重要的会议上,先试着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她可以先设想,按她的预期,表达这种不同意见会有什么结果,她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在她表达完以后,再来对照她真实的经验,和原先预期的有什么不同。
新的经验,常常是在预期经验和真实经验之间的对照中产生的。
关于行为的检验,我有一个案例分享。我有一个来访者,刚到一家公司工作。她总会表现得很积极阳光,在这种积极阳光里甚至有了一些用力过猛的味道。她会讲一些笑话来逗大家开心,对每个人的情绪都很敏感,如果团队里有人不开心,她就会反省:是不是我没做好才惹对方不高兴。所以她就生活得很累,想要有所改变。
通过做心理X光片,我发现她心里的一个重要假设是:如果我不表现得积极乐观,我在团队中就没有价值,别人就不会喜欢我。
于是,我们就设计了一个行为测验。我让她在周一周三周五的时候,努力去表现得积极阳光,去讲笑话,关心每个人的情绪,就像她平常所做的一样;在周二周四周六的时候,则不去关注别人的情绪,而只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我让她每天记录心情的变化,和团队心情的变化。这样的设计既保留了她自己的习惯,也为新的可能的行为提供了空间。一星期以后她又来到咨询室,我问她结果怎么样,她说:我自己的心情是有差异的,我发现不去关注别人的情绪,我自己会很忐忑,可是也会有些解脱。而努力去关心别人的情绪,则会很疲惫。最让我意外的是,我觉得团队的心情根本没什么变化。他们压根就没注意到我在做这样的行为测验。我甚至还去问了一个相熟的同事,她一点都没看出我在这几天有什么区别。
我说:“是啊,你这么努力地表现自己,把它当做一件重要的事,可是别人其实却没那么在乎。如果别人没那么在乎这件事,他们怎么又会根据这件事,来决定是不是喜欢你呢?”她沉默了。后来她不再把表现得积极阳光当做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她卸下了自己的负担,只是偶尔需要的时候,才去关心别人的情绪。她内心的重大假设,也慢慢松动了。
我自己有时候也会用这个行为测验的方法来做一些改变。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在背后抱怨我的合作伙伴。我很不喜欢自己这样,可就是没办法停止。我决定尝试改变。于是,我画了一个心理免疫X光片。当我看到第三栏 ,也就是抱怨的好处时,我发现,我是在用背后抱怨的方式,强化我的需要,同时在防止冲突和矛盾。我很少直接向别人提请求和需要,因为我很怕别人拒绝,伤了面子。可是,我又有这样的需要。所以抱怨,就变成了折衷方案。
隐含在我的行为背后的,是我的重大假设:如果我直接表达不满,说明我很苛刻,别人就不会喜欢我;如果我直接提要求,别人很可能会拒绝,就会引发冲突。所以,我想设计一个行为测验:直接提出要求,而不是在背后抱怨。
恰好那段时间,我在做一个节目。他们给这个节目取了一个很媚俗的名字,我很不喜欢。可是,编辑说:“陈老师,现在市场都需要这样的标题,直接、有用。”原来我跟编辑争论过,她坚持,我就答应了。按以往的做法,我就会放弃,又在背后抱怨。现在,我想做点不一样的。我想再一次提出我的要求。也许你会觉得,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挑战,但是对一个总是说“好”的人,其实也很有难度。当我提出我的要求时,编辑说:“陈老师,我们不是说好的吗,为什么要改呢?”我说:“我不喜欢。”编辑说:“时间来不及了。”我想了想说:“这样,我想请你们的负责人来看看,帮我想一个名字。”编辑想了半天,说:“那好的。”第二天,那个负责人跟我联系,说:“陈老师,我昨天看你的稿子看到两点多。我确实觉得原来那个题目是不够牛,我想了一些牛的题目。”
这个行为测验,带给了我一些新的领悟:如果你觉得重要的东西,你就要去争取,而不是背后抱怨。哪怕时间很紧了,我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因为自己的东西,只有你自己认真对待,别人才会认真对待。你在背后抱怨,就是把责任推卸给了别人。所以现在,每当想要抱怨的时候,我都会先想想:我有什么需要没有直接表达,我是不是坚持了自己的意见。同时我也看到了,当我直接表达我的意愿以后,别人并没有对我表示不满,也没有产生冲突,相反,他们更重视了。渐渐的,我内心的错误假设也随之改变。
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讲了怎么设计行为,来验证内心的假设。
说起来,行为测验其实挺有趣的,它就像带着一份地图去旅行。旅行总是要去看别处的风景。当我们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时,其实我们也是去免疫系统之外、重大假设之外的世界旅行。这其实是一种更加深刻,更加有意义的旅行。
二、小步子原理:走出改变第一步
还记得那个大象和骑象人的比喻吗?大象就像是我们的情感,骑象人就像是我们的理智。
通常我们所说的改变,是骑象人指挥大象,去他想要去的地方。但是,很多时候,大象也会劝说骑象人,让他相信,改变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也就是说,我们的情感也会诱导理智,让我们停留在自己的心理舒适区,无法做出改变。
那么,有没有办法克服这种阻力,让大象顺利迈开步伐呢?
这节课,我想教你一个能够有效推动改变的方法。这也是行为改变的第二个原则——小步子原理。
奇迹提问:迈开第一步
“小步子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让每一次的小成功,成为下一次改变的基础。小成功能够让大象体会到改变的好处,也会塑造一种希望感,让大象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并促使大象不断迈开步伐。
可问题是,成功总是在行动之后。我们要先有行动,才可能获得好结果。怎么才能让大象迈开第一步呢?今天我们介绍一种方法,叫“奇迹提问”。
什么是“奇迹提问”呢?让我用一个故事来说明。
我有个来访者,已经大四了,他需要在最后一学期修完4门课才能毕业,否则的话,就会被退学。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他却每天窝在宿舍打网游,几乎不出门。他是村里第一个名牌大学生,村里人劝自己孩子好好读书的时候,都会以他为榜样。他家里并不富裕,他很清楚自己顺利毕业参加工作对这个家庭的意义。可是,就是因为这种压力,让他提不起精神好好看书备考了。谈到马上要到来的考试时,他说他已经想明白了,毕不毕业也无所谓,毕不了业大不了去干体力活,有口饭吃就行。你知道他这么说的时候,当然并不是真的无所谓,而是大象畏惧压力,迈不开步伐,逐渐对改变失去信心了。
有一天我就问他:“假如奇迹出现了,你真的顺利毕业了。会发生什么呢?”他摇摇头,说不想去想这些没意义的事。请你注意,不去想可能的改变,这也是大象保护自己的方式,是防止自己失望。可我坚持说:“没关系,只是想想嘛。”他慢慢开始想了,说可能会去家乡的省会城市找个工作,如果找不到,就回高中母校当老师,毕竟高中解题的技巧还在。说到这里,他脸上就开始有光了,也许是回想起了在高中当学霸的时光。我就继续问:“好啊,现在来想一想,如果你已经顺利毕业了,你真的做到了。回顾这个过程,迈出的第一步是什么?”他想了想说:“那我至少要让自己的作息正常起来,要按时去食堂吃饭吧。”我说:“好,那你能做到吗?”
“奇迹提问”是心理治疗里经常会用到的一个提问句式。它看起来简单,其实有着精巧的设计。
在改变的过程中,你往前看和往回看,所看到的东西经常会不一样。往前看,你会看到困难;往回看,你会看到方法和路径。当你假设好的结果已经发生了,再往回看的时候,你其实已经绕开了大象的防御机制。
大象不会再去思考这件事是怎么不可能,它的困难在哪里,而只会思考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这时候,你会更清楚,大象的第一步该怎么走。
在这个咨询里,我们没有讨论怎么去学习,怎么通过考试,这些任务都会吓坏大象,让大象不敢迈出步伐。我们所讨论的,仅仅是按时去食堂吃饭。这是来访者能做的事,也是他有信心做的事。
所以,“奇迹提问”带来了改变的第一小步。这样的改变虽然微小,但对来访者却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给来访者做过心理免疫的X光片,知道他之所以每天呆在寝室,不去教室,不去图书馆,是怕碰到熟人,怕别人问起,他会不知道怎么办。
每天按时去食堂吃饭,就是针对他心理免疫系统的小小的一步。
他真的去做了。最开始小心翼翼地,生怕被别人看到。第二天打饭的时候,还真遇到一个同学,那个同学很热心,问起了他的情况,他犹豫了一下,就说了。也许是出于好意,那个同学就跟他说:“我现在在考GRE,也很孤独,我很需要一个人提醒我早起。这样,我们相互提醒,一起约吃早饭怎么样?”他答应了。后来,他们就开始一起上自习,他的状态慢慢好了起来。
所以,有时候改变就是这样,它像是一副多米诺骨牌。最重要的是找到能够推动改变的那块牌,找到第一个小小的改变,并把它推倒。
用“奇迹提问”的方法,找到第一个小小的改变,并让它实现,这种策略就叫做“小步子原理”。
记住,改变的时候,千万不要试图去和你心中的大象正面对抗,你需要绕开大象的防御机制。“小步子原理”就是绕开大象的心理防御机制,引发我们行动的方法。
小步子原理:专注当下
听到这里,也许你会想,这个故事的结局太完美了。万一他去食堂没有碰到那个同学呢?万一那个同学不是出于好心约他一起上自习,而是嘲笑他了呢?那他所迈出的这一小步,不是没用了吗?
这是一个好问题。当你这么想的时候,你其实并没有真的理解“小步子原理”的含义。“小步子原理”不只是一个关于如何获得最终成功的策略,更是一个关于让自己有所行动的策略。它的重点不是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主张:“努力控制你所能控制的事情,并接纳你不能控制的事情。
”如果你需要有最终成功的承诺,才能去做一件事,那你已经陷入了让自己无法行动和改变的思维模式。而“小步子原理”的核心,是让你专注到当下你能做的事情上。至于这个事情能不能带来你想要的结果,这不是你能控制的。因此,也不需要你去关注。
这时你一定很想问:万一那个男同学真的遇到了同学的嘲笑,该怎么办呢?完全不关注,这太不现实了吧?要知道,人在刚刚开始改变时是最脆弱的,很容易因为受到小小的打击而放弃。我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如果它真的发生了,那我就会建议他:把关注点放在检查这个嘲笑是不是真的像他自己想象得那么可怕上。正如我们上节课所讲,如果他发现这个嘲笑并没有那么可怕,这也是一种新的经验,也能帮助他进一步行动。
成功案例:匿名戒酒者协会
上面我们通过一个小案例,向你介绍了小步子原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使用“小步子原理”,取得大成功的案例:匿名戒酒者协会。
“匿名戒酒者协会”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帮助人们改变的机构。这个机构的创始人叫比尔· 威尔逊(Bill Wilson),他自己原来是一个酒鬼,戒酒成功后,创办了这个组织。虽然他已经去世七十多年了,但这个协会仍然在正常运转和扩展,每年有210万人到这里寻求帮助,共有多达1000万人在这里成功戒酒了。
他们做对了什么呢?匿名戒酒者协会有个最著名的十二步法。它的第一步,就是承认在对付酒精上,我们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承认自己失控,这样你就不用把注意力放到你控制不了的事情上去了。然后,它用“小步子原理”,让人们把目光聚焦于他们能控制的事情上。
它要求会员设立的是“一次一天” 的目标。也就是说,不要去想你要戒了酒,一辈子不碰酒了这样的承诺,你只要承诺自己能做到这24小时不要喝酒就可以了。24小时以后呢?那又是新的一天了。
匿名戒酒者协会是这么解释“一次一天”的四字箴言的。
它说:在大部分例子中,我们没法预测事件的转向。不管现实准备得多么充分,结果还是可能猝不及防。我们为未来设定的任务太过巨大,留给自己的只剩精疲力竭、不堪重负和心烦意乱。所以,不要去想未来太过巨大的任务,而专注于你眼前能做的一小步,并把它做好。因为只有这样,大象才会迈开步伐。
我自己很爱讲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下山去化缘,回到山脚下时,天已经黑了。小和尚看着前方,担心地问老和尚:“师傅,天这么黑,路这么远,山上还有悬崖峭壁,各种怪兽,我们只有这一盏小小的灯笼,怎么才能回到家啊?”老和尚看看他,平静地说了三个字:“看脚下。”
改变的过程就是这样。我们心里有目的地,可是在行动上,却只能看清脚下。也许有一天回过头,你会发现,走着走着,自己已经走得很远了。
总结一下,这一讲我们主要讲了“小步子原理”,以及迈出第一步的方法——奇迹提问。我希望告诉你:不要去妄想控制自己无法控制的未来,而是从脚下可行的一小步去开始自我的发展。
三、环境场原理:让新行为变成新习惯
有时候,小步子就能带来大改变,但有时候,即使人们成功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也很容易中途放弃。那么,怎样才能把新的经验凝固成稳定的习惯,不再退回充满诱惑的心理舒适区呢?
今天这一讲,我们就来说说行为改变的第三个原则。我给它取名叫:养育“环境场”。
“场”的力量
我第一次意识到“场”的力量,是在4年前。
当时,卡巴金((Jon Kabat-Zinn)老师在北京办了一个名叫“当下,繁花盛开”的正念培训。不知道你是否了解卡巴金。他是美国麻省医院的教授,是正念减压疗法的创始人,有着全球性的影响力。
刚到培训现场,我就被震撼到了。
一个巨大的,像体育馆一样的会议室里,250个瑜伽垫挨个铺开。来参加培训的人,来自全球各地,各行各业。卡巴金和他的搭档萨奇(Saki Santorelli)在前台上,和所有人一样席地盘腿而坐。全场一片肃静,连一根针掉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其实,那个培训的日常过程很枯燥,就是每天早上6点起来,开始打坐,一直到晚上9点。坐得累了,卡巴金会及时摇起铜铃。清脆的铃声把我们从静默的坐禅中唤醒,然后我们就会默默行走,叫行禅。如果你忽然闯进来,会看到现场简直就像僵尸入侵一样。但是,在这个场里,你就会觉得自己在做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参与培训的人好像被一种神秘的感召力联结到了一起。这就是场的力量。
那么,场到底是什么呢?
“场”其实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会刺激你做出特定的行为。就像到了寝室你就想睡觉,到了办公室自然想工作,而到了餐厅自然想吃饭一样。在卡巴金正念培训的那个场里,静默、席地而坐、偶尔唤醒我们的铜铃声,都是行为线索。这些行为线索很容易让你把自己当前的行为,跟深厚的静坐和禅修文化传统产生联系,提示你应该把外界俗世中的事情先放下,保持安静地聆听。感性的大象对“场”很敏感。它总是比理智先感受到“场”所暗示的行为线索,并照着这个行为线索行事。环境中所包含的行为线索越多,场的力量就越大。
因为“场”的不同,在某一些地方你会努力工作,而在另一些地方你会懈怠;在一些地方你会沉默不语,而在另一些地方你会滔滔不绝。
让我来举个例子。我认识一个女生,我们就叫她小嘉吧。小嘉刚到北京不久,加入了一家竞争激烈的创业公司。这家公司的产品迭代很快,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她给自己制定了很多学习读书的计划,可是总也做不到。为什么呢?小嘉下班后的典型情况是这样的:下班回家后,做饭;要吃饭时,她就会想:一个人吃饭太无聊了,边吃边看看美剧吧;等饭吃完了,美剧却还没播完,她会想:干脆看完这一集再说吧。也许你已经猜到了,她看了一集又一集。一看表,已经很晚,快要睡觉了。一种虚度了时光的空虚感悄然来袭,让她感到沮丧。
她经常睡得很晚。有人说:晚睡是因为我们不肯面对失败的一天就这么结束了。小嘉也是这样。有一天,她很困惑地问我:“我现在明明不快乐,为什么还要这样日复一日,不能改变呢?”是啊,类似的故事是否也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呢?你是不是也好奇,为什么改不了呢?
我曾把生活的乐趣分为两种:消费型快乐和创造型快乐。在消费型快乐里,你消费的是别人创造的产品,满足的是表面上的感官刺激;而在创造型快乐里,你在创造自己的产品。你在发挥自己的才能,辛苦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体会到一种深刻的成就感,一种自己正在变得更好的感觉。
如果说消费型快乐是酒肉朋友,那么创造型快乐就是良师益友。学习是一种创造型快乐,而看美剧,当然是一种消费型快乐了。所以小嘉体会到的,正是消费型快乐过后所产生的空虚感。可是,明明我们知道创造型快乐更好,却为什么不能从事创造型快乐呢?原因是:创造型快乐是骑象人所热衷的、理智的快乐;而消费型快乐是大象所热衷的、感官的快乐。
如果要从消费型快乐转到创造型快乐,我们就需要说服感性的大象。给自己创造一个学习或者工作氛围浓厚的“场”,就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不幸,也许是因为太懂享受了,小嘉在家里所创造的“场”,是放松和娱乐的。那里所有的行为线索,都在暗示她:应该好好休息了。所以,她无法驱动大象去主动学习,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讲到这里,我想对“场”做一个更精确的总结:所谓“场”,就是我们心中的一个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
在这个假设里,图书馆、自习室或者写字间是和工作学习相联系的;而家、宿舍是和休息娱乐相联系的。你到了被假设为工作场所的空间,自然就表现出工作的样子;反之,如果你在家或宿舍,要让自己好好工作,就要付出几倍的心理努力,也未必能够实现。
我在浙江大学当老师的几年中,就曾观察到一个现象:学霸都是成群结队的,喜欢去图书馆和自习室;而成绩不那么理想,拖延严重的学生,则喜欢猫在宿舍里。我们不能断定这里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至少,所在的“场”与学习效果好坏是相关的。
现在你知道了什么是“场”,也知道了“场”怎么影响我们的行为。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该怎么在生活中应用各种“场”。
养一个自己的“场”
要想用好“场”,我们先要弄清“场”的力量到底从哪里来。
“场”的第一个来源:别人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如果在一个空间里,别人都在埋头工作,它自然也会暗示你努力工作。很多人说,高中三年,是自己最努力的时光。那是因为每个人都在努力学习,让高中教室变成了一个很有力的场。跟你透露一下,我这个课的内容,就是在我们省图书馆的自习室里完成的。我家里有书房,为什么要每天到图书馆工作呢?就是因为这里学习的人多,“场”的力量比较强嘛。
这个场景你当然懂,但不是那么好实现。如果每次都要到图书馆才能进入学习和创造的状态,那么对环境的要求也太高了。
所以,我们要重点说说“场”的第二个力量来源了:你以前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
我来举个例子。我家里有一个书桌,在这个书桌上,我只做跟工作有关的事。如果写着写着,我想浏览网页或者看电影,我会要求自己换一个地方,比如到客厅的沙发上去。因为,如果我在这个书桌上娱乐,这个书桌作为工作的“场”就会被破坏掉。我还有另外一个工作场,就是我的电脑。事实上,我有两台电脑:一台普通电脑,一台工作电脑。工作电脑里,只有Office等一些用于工作的软件。当我打开工作电脑的时候,我心里的大象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我就知道要开始工作了。可是对大部分人来说,工作和娱乐的距离只有关闭Word和打开浏览器的距离,要抵制这样的诱惑,就太难为大象了。
所以,“场”这个东西并不玄虚。
它就是你在一个空间里的做事习惯,习惯会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进而又会巩固习惯的行为。你在这个空间里做的事情越纯粹、越持久,这个空间“场”的力量就越大。
现在我们回到小嘉的故事。我给了她这样一个建议:像我一样,在她的家里养一个小小的、专门进行学习与工作的“场”。如果能在这个“场”里贴些激励自己的话,作为“场”的边界和线索,那就更有帮助了。这样,在家这个纯粹的休闲“场”里,学习就抢占了一块自己的地盘,它的存在会给小嘉强烈的心理暗示,帮助她行动起来。而随着对这个“场”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它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听到这里,也许你想问:“场”只对学习和工作有用吗?
当然不是,其实“场”可以巧妙地应用在各种改变的场景中。比如:在家庭治疗里,我也经常建议一些疏远的夫妻能在固定的时间,找一个固定的地点,做一些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如果你经常感到疲惫,可以给自己做一个“恢复精力”的场,比如:每天到一个固定的地方独处静坐,让自己恢复能量。
我自己从来不会在心理咨询室以外跟别人做心理咨询。因为,咨询室本身也是一个场,一个帮助人改变的场。
讲到这里,让我们再来深入思考一下,“场”到底是什么?
它其实是环境记忆中,我们每个人的历史。
你的奋斗、你的挣扎、你的灵光一现、你的引以为豪,这些事在别人看来也许无足轻重,可是对你却意义重大。
如果你有意识地让它们只在某个特定的空间里发生,那这个空间就开始有了记忆,它就变成了能调动和激发大象的“场”,这里就成为了存储你美好新经验的记忆银行。
四、情感触发:让改变自然发生
经常有人说: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原因是,作为理智的骑象人和作为情感的大象,都有各自的主张。可大象的力量要大得多,这也是我们前面所讲的,大象的特点之一。
我们常说:让改变发生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两个词的顺序是很有讲究的。你得先让大象有所触动,它才能听得进去道理。
在咨询室里,如果来访者跟我说:“道理我都懂。”那我就会想,坏了,这个咨询没起作用。因为,当他说“道理我都懂”的时候,他其实是在说:“你说的道理我不想听。”他已经把道理放到了很远的,跟他无关的位置上了。为什么?肯定是没有触动他的大象。
改变需要情感的触动。如果没有情感认同,就不会有改变的发生。
大象既容易被焦虑、恐惧这样的消极情感触动,也容易被爱、怜悯、同情、忠诚这样的积极情感触动。
可是,到底怎么才能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并带来改变呢?
越自责,越放纵
人们习惯的方式,是用焦虑恐惧,也就是用恐吓的方式来促成改变。原因是,焦虑和恐惧的力量最强大,最容易被激发和控制。比如:
- 在学校里,老师用批评来让学生听话;
- 在工作里,公司用末位淘汰制来让员工努力干活。
我们也总是习惯用自责的方式来给自己压力,觉得这样能促成进步和改变。
每次面临改变的时候,我们都会分裂成两个自我:一个上进、正义的自我,一个堕落、邪恶的自我。上进的自我总是责备那个堕落的自我,而堕落的自我,经常会无地自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焦虑和内疚就这么产生了。我们本能地相信,内疚和自责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改变。就像小时候,我们淘气、偷懒,严厉的老师或者父母就会监督我们做作业。
成功学也是这么喊口号的:想成功吗?就要对自己狠一点。你可能也会经常说:最好能把自己骂醒,如果不能改变,那一定是你骂得不够狠。可是,内疚和自责能推动大象改变吗?当然不能。要不然我们也不会一边内疚自责,一边拖延着不愿意改变了。
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在于:很多你想改变的应对方式,比如:吸烟、乱吃东西、拖延,就是为了应对焦虑和压力而产生的。现在,内疚和自责增加了你的焦虑和压力,那你会用什么办法处理它们呢?当然还是吸烟、乱吃东西、拖延这些老方法了。所以,越是自责,你就越容易放纵自己。这就陷入 “放纵——自责——更严重地放纵”的恶性循环。有人说,为什么我越自责就越拖延了呢?就是这个道理。
曾有一个禁烟广告的实验。广告上画的是两片黑黑的肺叶被香烟烧成了一个窟窿。这个广告非常恶心,大象一看就会被吓到。可是,广告的效果却不如想象得那么好。为什么大象明明被触动了,却不起效呢?原因很简单,很多时候,你吸烟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减压。可是看到这种广告,你的压力会减轻吗?不会,相反,你变得更焦虑了。一焦虑,就来根烟压压惊吧。用焦虑、恐惧、内疚的情绪来激励大象,大象只会焦虑烦躁地在原地打转。更何况,内疚和自责还会降低你的自尊,让你觉得自己懒惰、一事无成,进而破罐子破摔。
你要知道,那个你责备的自己,也正是那个要承担改变责任的自己。如果你都已经把自己骂得士气低落了,那你还哪里有勇气和力量去改变呢?
也许你要问:真的是这样吗?我看过周围有一些人对自己要求很高,有很高的效率,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难道不是把内疚和自责当做动力吗?如果内疚和自责没有用,那他们又是怎么维持对自己的高要求呢?
大象能听懂爱
我的心理咨询老师是一个非常严厉的老太太。无论从哪点来说,她都跟温柔善良扯不上关系。第一年学咨询,她就一直在批评我:你这里说得不对,那里说得不对;你又没有思路;你只在看自己想看到的东西等等。那段时间,我的士气很低落。这里既有对自己总也做不好的愧疚,也有对老太太不近人情的不满。可是,这种愧疚并没有让我更努力地学习。相反,看到心理咨询的一堆学习材料,我还有些犯怵。虽然我一再责怪自己不够努力,大象却总也迈不开步伐。一年的学习快要结束了。在课程的最后一天,老师给我们讲了她的老师——家庭治疗大师米纽庆的一些事。
她说:她年轻的时候,有一天拿着个案去找米纽庆督导。她做的是一个希腊家庭的来访者,人很多,过程也很乱,她好不容易控制住了场面,但也没有很出彩。听她报告完个案,米纽庆就让其他学生提意见。这些欧美的学生,纷纷说她做得好。其实他们是觉得,一个亚洲的小女孩,又有语言和文化差异,能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了。米纽庆没说话,静静地听完大家的意见,他开口了。他说:
她是我最好的学生之一。你们说她做得不错,其实是在说,她只能做到这样的程度了。听米纽庆这么一说,大家开始认真地思考,提了很多批评和建议。
老师说:“现在米纽庆已经去世了,我也老了。我要把他教我的东西告诉你们。你们来这里不是为了爽的。如果我只是表扬你们,那我其实也是在说,‘你们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我不停地批评你们,挑战你们,是相信你们完全能做得更好。”那一瞬间,我心里的那只大象就被触动了,我理解了老师的用意。从那天开始,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提高了。这种自我要求并没有变成内疚和自责,更没有变成一种负担。相反,它的背后有一种“我能做得更好”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里,有老师对我的期待,也有我对老师的认同。在这种关系中,批评变成了一种信任和期待。
第二年,老太太还是那么严格,对我还是有很多的批评,但是我对批评的感觉却变了。严格的要求还是带来很大的压力,但它也变成了动力。
所以,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对自己提高要求,而在这种高要求背后,你对自己究竟是厌恶,还是爱和期待。只有后一种感情,才是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
我曾遇到过一位谴责自己的高手,我们叫她欧阳吧。欧阳的公司有很多优秀的同事,他们大都是从国内外名牌大学毕业的。欧阳总是在跟同期进来的同事做比较,总是觉得同事很聪明,而自己很差。她经常会跟自己说:“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你要混到什么时候?别再堕落了!”在我们咨询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处于“道理我都懂”的阶段。我跟她说,人有很多面,不能这么简单地比较,甚至问她这种比较和自责对她有什么好处。这些都没有用。
欧阳的改变,同样来自情感触动。那一天,我问起她是从哪里学来的这种对竞争的焦虑,她就回忆起了她的童年。她是在机关大院里长大的。同龄的还有另外两个小女孩,都很漂亮乖巧,而她觉得自己长得一般。这三个孩子的妈妈,经常会聚在一起讨论孩子。妈妈们是在暗暗较劲,而她的妈妈,又是一个好胜心很重的人。每周六,她们三个人都会去一个地方,跟着一个老师学弹钢琴,三个妈妈则在旁边对她们品头论足。有一天,她的琴没弹好,错了好几个音,妈妈非常生气。
以前,都是妈妈骑自行车接送她,那天天很冷,妈妈把她从自行车后座放下来,自己骑着自行车往前走,她就在后面一边哭,一边追。说起这一段,她委屈地哭了。她说:“从那以后,我就特别害怕去学钢琴。每次去那边,我都觉得,这三个妈妈就像三个将军在那边指挥坐镇。我们像是三个小兵,在前面战战兢兢地奋力杀敌。”
我问她:“现在你已经长大了。如果你是自己的妈妈,你会让自己参与这样的战争吗?”她说:“我绝对不会。”我说:“可是你现在就在让自己参加啊,只不过战场不一样了而已。”她沉默了。从那以后,每次遇到想跟同事比较的时候,她都会跟自己说:不要再参加这个愚蠢的战争了。也许,她以前也这样劝过自己。但现在,说这话的时候,她心里的大象被触动了。
现在,她心里多了一样东西:对自己的爱和怜悯。她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自我谴责,也知道这并不是她想要的自我谴责。这是她妈妈的需要,不是她的需要。而这种理解,是驱动大象改变最重要的部分。
所以,你对自己还好吗?想起自己的时候,你是带着厌恶和憎恨,还是带着爱、同情和期待呢?如果你还在内疚和自责中自我折磨,也许,你就应该放弃和自己之间的战争了。就像一个士兵终究要解甲归田一样。
大象也许听不懂你说的道理,但它能听懂爱。它会很清楚地知道,你爱不爱它。只有爱,才会让它心甘情愿,为你上路。
五、有效和无效的改变
最后我想讲点跟前面不一样的内容,我想跟你一起来反思一下改变本身。
也许你会有些奇怪,我们为什么要反思改变呢?改变有什么不对吗?我们来学习一门自我发展的课程,不就是来学习改变的吗?
一方面,我们总是期待改变,对改变总是心存向往,这是对的。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知道改变的方向,盲目地想要有所不同,“追求改变”本身就会变成我们的心理舒适区,变成我们逃避真正改变的借口。
事实上,想要改变本身就是把双刃剑。我们追求改变的背后,隐藏的心理状态就是对现在的自己的不满。这种不满,当然可以转化成发展的动力;但它也可能让你走上另外一条路,让你焦虑、迷茫、自卑、手足无措,甚至陷入重复无效的改变之中。
今天这一讲的内容,就是希望能够帮助你思考,你在进行的改变是有效的吗?
改变的两个层次
曾有一个来访者问我:“怎样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我问他,什么是他眼中的理想生活?他说:“我并不想要赚很多钱,我只想要做有兴趣的工作,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我就问他:“那你现在的工作是怎么样的呢?”他说:“我刚辞职,正在找工作。我毕业三年,这是我的第5份工作。换工作的原因林林总总,相同的是,每次工作到半年,我就会非常焦虑,我就会想: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我不想庸庸碌碌地过一生。老师,我怎么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呢?”
我想了想说,你还是先别想实现自我价值的事了,还是先想怎么挣钱比较实在。
我这么说,并不是想打击他。看起来,他一直在努力改变,但有些东西却从来没有变过。而我只是想让他停止这种无效的循环。
我下面说的可能有点绕,但是很重要。
事实上,改变有两个层次:
- 一个,是作为内容的改变。在这个例子里,就是工作。
- 另一个,是作为应对方式的改变。在这个例子里,就是他不停换工作这个行为。
他一直在改变的,是工作这个“内容”。而他真正需要改变,却没有改变的,是用不停换工作来应对焦虑的应对方式。盲目寻求变化,没办法安顿下来踏踏实实积累,这才是他真正的问题。
有时候,“改变”作为应对方式本身,也需要改变。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作“第二序列改变”。它来自一本叫《改变:问题形成与解决的规则》的书,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瓦兹拉威克(Paul Watzlawick)。瓦兹拉威克在这本书里,讲了很多例子来说明:为什么改变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改变本身变成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读读。
我的一个朋友曾给我讲过一个他自己的故事,是对第二序列改变最好的说明。我的这位朋友在大学有一段时间陷入了一种刨根问底的思想状态。别人觉得天经地义的事情,他都会想很多。比如他会想:为什么要学英语?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出国?为什么要工作赚钱……过度思考带来的问题是:他做任何选择都很犹豫,因为他总是想在源头上能把事情想清楚。这浪费了他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很痛苦,想要改变。做了很多尝试,却总也不成功。
他去跟父母讨论解决的办法。妈妈对他说:“你啊,就是犹豫。下回你要做选择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给不同的选项排序。这样不就容易了吗?”他觉得妈妈说得很有道理,就照着做了一段,可还是没改变。因为他会继续思考,“我的价值观是什么?这个价值观合理不合理呢?”后来,他去问他爸爸,他爸爸跟他说:“你这是一种特别的才能。很多人其实只是根据常识来生活,但你会用理性去思考。我现在手下有很多员工,我要让他们建立起理性思维都很困难。可是你呢,天生就会了。不要被常识蒙蔽,凡事问为什么,这是审视世界的好习惯。虽然费点时间精力,却是很值得的。”他爸爸还说:“你不仅不用改,而且还要保持这个好习惯,将来会派上用场的。”
他觉得爸爸说得也很有道理。回去以后,他虽然还会思考和纠结这些问题,却不再尝试改变了,结果,他的心情反而好了起来,想得也没那么多了。
为什么鼓励他改变的妈妈没能让他改变,反而是鼓励他不改变的爸爸,促成了他的改变呢?这是不是很有趣的化学反应?
我们用第二序列改变来做一下分析。遇事多想、做选择时犹豫,这是我那个朋友想要改变的内容。而他总觉得自己有问题,想要努力改变自己的状态,这是他把改变作为一种应对方式。他妈妈给他的建议,是去改变内容,而他爸爸改变的,是“他想要改变”这个应对方式本身。
为什么爸爸的建议更有效呢?这就和心理学里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有关——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的本质:舍弃
“自我接纳”这个词,我相信你已经听得太多了,但其实我们对自我接纳有两个重大的误解。
第一个误解是,以为自我接纳是不改变。
从第二序列改变这个概念,你就能了解,接纳自我本身就是一种改变,而且是很难的改变。难在哪里呢?难在忍受。人只要有焦虑,总是想要改变的。可是,顺境逆境都是人生的常态,有时候我们需要去忍受不好的境遇,哪怕暂时看不到希望。
第二个误解是,很多人说自我接纳的时候,其实是把它当做获取另一种好处的途径。
经常有来访者跟我说:“老师,我觉得自己很多地方都不好。很想接纳自己,可是怎么才能做到呢?”当他这么说的时候,他其实是把自我接纳当做获得幸福、平静、快乐的手段。他心里想的是:如果自我接纳了,那我就会变得更好了。
你看,这在本质上还是想要改变。追求自我接纳这个追求本身,就是他无法接纳自我的原因。自我接纳不是追求,而是舍弃。舍弃的是什么呢?就是那种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心理治疗领域里,有一种很著名的疗法,叫做“森田疗法”,它的核心理念是:带着问题生存;为所当为。意思是,不要纠结于你自己的问题,把它当做你生存的常态,而去专注于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才是自我接纳的真谛。
回到刚刚我朋友的故事。为什么爸爸的方法更有效呢?他爸爸把他想要改变的问题,变成了一种不需要改变的资源。这个理由说服了他,让他能够放下自己的焦虑,不再盲目地追求改变。而正是这个放下,让他从无效的改变中解脱出来了,实现了真正的改变。
有效改变的判断标准
我相信,这个时候你会有点糊涂了。前面我讲改变,这里突然又说自我接纳很重要。那么,什么时候该追求改变,什么时候该自我接纳呢?或者说,什么时候改变是有用的,什么时候改变会变成一个问题呢?
我可以给你一个简单的标准:看你改变的动作,究竟是改善了你的状况,还是维持了你的状况,甚至让你变得更糟了。通常,无效的改变会维持症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如果你的改变包含在这种恶性循环里,那你就要小心了。
举个例子:我们偶尔都会失眠,失眠是很让人痛苦的。但是,如果失眠的人很想改变失眠这件事,那他就会变得非常警惕。本来疲惫中迷迷糊糊要睡着了,他一个念头“我快要睡着了”,马上就又清醒过来了。想改变的念头加剧了失眠,这就变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前面这个不断换工作的朋友也是如此。他的目标是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是需要积累的,可是这个乌托邦式的目标让他不断寻求改变,从而失去了自我积累的过程。越是这样,他就越焦虑,越焦虑,就越想改变,形成了另一种恶性循环。
所以,当我们想要改变的时候,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我所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的问题?
我们这个世界,本身就有很多不完美,它不是按我们的想法设计的。比如:我们会偶尔焦虑、会失眠,会心情不好、会遇到各种挫折。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它是世界运行的常态。如果我们错把世界的不如意,当做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改变不仅没有效果,有时候还会变成问题。
第二,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发展的历程?
一棵树从种下种子,到开花结果,有其自然发展的过程;工作需要积累经验,关系需要培养感情,这也是自然发展的过程;身体或者心理受到伤害,会缓慢地恢复,这也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所以,当你想要改变的时候,要思考一下:如果我不做改变,世界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怎么样的?不能因为想要摆脱焦虑就急着改变,如果我们改变的企图打断了这种自然发展的历程,那它不仅没有效果,而且还会变成问题。
到这里,我们关于行为改变的课程就完成了,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我们讲到了行为是如何被维持的,改变的困难在哪里。改变很难发生,是因为:
- 旧有的行为有它的好处;
- 心理舒适区让我们用熟悉的应对方式去处理问题;
- 我们每个人都有阻碍改变的心理免疫系统。
我们也讲了引发改变的一些方法,包括:
- 检验行为背后的规则;
- 积累一些小成功;
- 为自己制造改变的场;
- 激发情绪。
最后,我们辨析了无效和有效的改变。无效的改变本身就是一种心理舒适区。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当我们讲对改变的改变,也就是自我接纳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进入了思维的领域。改变不仅包括行为的改变,还包括思维的改变,人的想法和行为是相互促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