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何交流?交谈的目的何在?
或许我们交流的目的最初或潜意识里只是想从他人那里获取信息。可在多数的一些日常交流中我们有时会和交谈之人起一些小争执甚至于在愤怒的推动下进一步演化为一些大的冲突。在我看来或许有一下三点:
1.三观的异同
人因为其经历的不同,思维方式等的不同从而导致对世界的认识,对事物的价值等的认知不同从而导致人们对于事物的或一些抽象之物有着不同的观点。
2.立场的不同
诚如每个人有着自己的民族、国家、性别等。
3.人之初
在我看来这或许是争执的根源,前两点为双方的争执起了先决条件,而这人之初却是内因,起到内推力的作用。
所谓人之初即“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而荀子更是论证了人性本恶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常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的所说之性谓之人自然的本性,与即人的动物性。如他认为人之本性生来就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任其发展则辞让之德就会消亡,但这辞让之德却并非是人之性!
从而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总是倾向于做一个speaker而不是一个hearer等诸如吃了疑惑。
而在交谈中这种“性”正是作为一种内推力,不经意间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例如人们在一些话语中不经意夹杂一些推崇自己或者带有一些贬低他人之语等等。再加上前面两点作为充分条件,或许我们就能窥得争执在宏观上的一些起因了。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或许正是基于些许这些原因而导致交流的本质发生了改变。我想,如果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时刻秉持着一个或许是交流的本质也是目的——为了获得某些信息这个观点。这样,我们或许在日常交谈中能在一点程度上避免一些没必要的争执的发生,更有甚者,从而避免一些交谈中毫无意义的废话。
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君子,善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