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自从孩子上幼儿园后第一次超长相处的假期,每天15个小时时时刻刻在一起,哭过,闹过,吼过,打过,到今天我才发现其实我并没有真正的给孩子立过规矩,或者说立过,而我没有坚持下去。
每个孩子在每个时期都是不同的,三年级之前的儿子都是口头约定,他也很遵守,而最近我发现之前的约定他转眼就忘,而我自己问题更大,在无力的时候就只能用威胁了,所以这让我很有挫败感。
我们经常说“孩子让我生气”,其实不是,是你自己让你自己生气,是你的现实和你的预期在生气。而且往往,是你的预期有问题。我们只是把这个预期投射到孩子身上而已。孩子莫名其妙的成了你生气的对象。
我想是该和孩子一起订立一些规矩,而我更多的要去看到孩子的优点,肯定他做的好地方,最起码他每天都会完成学校的作业,每天会坚持学习英语,每天都会去看书,特别是没事干的时候,顺手拿起一本书来读。
那么,该如何给孩子立规矩呢?
立规矩的前提就是带着爱和尊重,温柔而坚定地来跟孩子说这些规矩。而不是带着一种暴力形式的、强加性的东西给他。
第一:带着爱和尊重,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确定;
首先要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举行一个家庭会议,和孩子一起讨论,用你希望他改掉他自己也曾努力过又改不掉的一些不良习惯作为任务,例如我家孩子,上完厕所总是忘了冲马桶,喜欢光着脚在家里乱跑,直接又蹦到床上去了。
有任务就要有奖励,奖励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也要让孩子明白一些道理和规则,我们实行物物交换,用挣到的积分换取奖励,或者说特权,用积分换取玩游戏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出去玩的时间,也可以积攒到一起兑换钱来买自己想买的东西。
例如我家孩子想要一个玩具在淘宝上看好了,我就告诉他可以攒积分兑换钱来买。制定的任务是让孩子容易达到的,有满足感,每天挣十个花三个,这样孩子有成就感,才会继续去努力。
第二:可以惩罚,但不能是在身体、人格层面的惩罚;
不能用暴力和语言攻击来惩罚孩子,而是用奖励和取消特权的方式,特别是孩子喜欢玩的游戏,电子产品作为奖励或者特权,采用积分形式,做好任务将获得积分,积分来兑换特权。如果犯了错,将取消当天的特权,时间不宜过长,以天为单位。
也可以制定一些惩罚制度,例如看电视到点关机奖励3个积分,如果超时罚4个积分,孩子一想遵守约定还能获得积分,违反约定要失去积分。慢慢的就会养成遵守约定的习惯。
第三:温柔而坚定,一旦立下了规矩,就要坚持;
给孩子立规矩的同时,更是给父母立规矩,父母首先要坚守规矩,我们跟孩子这么近的关系,你是无法表演给他的。只有你真实地去如此生活,你和你想要传达给他的价值观,知行合一的时候,才有可能让他受到影响。
规矩不能朝令夕改,不能因为他让你生气了,就随便取消制定的规则。如果他遵守约定做完任务,需要兑换特权就可以让他兑换。要让孩子觉得父母是言而有信的。
第四:立下的规矩并非一成不变,可以合理化协商;
规矩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家长说过的话就不可以商量,不可以违抗,规矩也是可以协商、合理化和调整的。可以和孩子做一个约定,规矩和奖励都可以不断的扩充和删减,每两周调整一次任务,也可以根据孩子的愿望每周调整一次特权和奖励,可以让孩子写下自己想要的奖励,每月调整一次,并不是孩子选的都要同意,而是和孩子协商最有益的最适合的。
第五:不要让孩子有双重束缚。
立规矩之前,父母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感觉有双重束缚。双重束缚,就是如果孩子打你,你就要打他,一边打还一边说:“在我们家的家规是不能打人的,你再打就罚站。”对他来说,这就是“双重束缚”。
还有,规矩也不是立一次就管用,这是一个漫长的、不断反复的过程。真正立好一个规矩,养成好一个好习惯,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这都是特别正常的。毕竟我们大人也是一样的,想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其实也都是很不容易的。
孩子每天都在成长,我想我们能做的,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每一天都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