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攻击性行为)是孩子内在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其行为的形成是
通过先天或学习得来的;关于打人(攻击性行为)的学习模式;分为以下4种理论基础:
1.本能性攻击(无需学习,可分为主动攻击和防御性攻击)
2.经典条件反射作用下的学习
3.操作性条件作用下的学习
4.社会性学习
以上第1点是基于人类本能行为的攻击理论,第2、3点属于外在因素作用于自身时的学习模式,第4点属于通过自身观察模仿机制下的学习模式。通过对以上4点学习模式的改变,即可以有效改善或加强孩子的攻击行为。
为维护维护等级秩序、保护领地等,动物会对入侵者发生激烈的攻击,本能的保护自身受到外界伤害,本能性攻击是与生俱来为保存生命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次生理学观点也指出攻击与雄性激素的分泌有关,雄性动物比雌性动物具有更强的攻击性,虽然从动物的行为推断人的行为应保持慎重态度,但是不可否认动物和人之间在生物性上有着密不可分联系;再者,很多研究者认为,攻击行为的产生可能有着一定的神经基础。对动物的研究表明,人类大脑最古老、最原始的下丘脑与暴力、攻击有关。基于以上本能性行为,只能在后期生活、学习中不断培养和塑造。
越小的孩子,因为他们的语言能力不足,孩子们常常会通过肢体语言或情绪与外界进行交流和沟通,这种沟通模式是尚未发展起来的,是不成熟的。此时的儿童缺乏对错认知,也缺乏道德规范的约束,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孩子的攻击行为被老师和父母无视或过度放大,不成熟的沟通和交流方式慢慢的被孩子接受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模式,形成幼儿发展期的攻击行为。虽然儿童攻击行为不会太激烈,但由于儿童对自己的情绪或肢体无法进行有意识或合理的控制,有时也会带来严重的、不可估量的后果。此时,作为大人首先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应该夸大或无视儿童的行为,进行有效合理的引导和纠正。因为儿童好比是颗小树苗,将来人格和素养都是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发展和塑造起来的。
爱打人(攻击性行为)的孩子,细心观察,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Ⅰ类:应激型攻击类孩子 这类孩子,通常在被冒犯后由于自身理解力比较低、适应环境的强度比较弱等等心理因素,形成错误的不成熟的认知,即便他人是很模糊的、也有可能是无意的冒犯,也会让这类孩子进行错误认知归因,从而对其他孩子进行不必要的攻击;
Ⅱ类:主动型攻击类孩子 这类孩子,不管是被有意冒犯还是无意冒犯,他们的攻击更多不是为了发泄愤怒,更重要的目的是想用攻击手段去换取一些好处,比如其他同伴手里的玩具或卡通书,也有可能是希望引起父母的关注(这类攻击性行为主要体现在青少年时期)。如果此时小孩所希望的好处得不到鼓励或强化,那这种攻击行为就无法在短时间内停止。
其次,儿童的攻击行为更的是受社会因素影响。大体从社会文化、学校、家庭、电视媒体或网络4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着重从家庭因素进行讲解和分析。有研究者表明,人的一生中,人格基本在5、6岁的时候就已基本形成,而这期间父母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儿女是反映父母行为的镜子,父母是孩子人格的设计师。
社会文化传统对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攻击性行为的态度有程度上的差异, ,有的国家对攻击性行为比较宽容,崇尚好斗、尚武的精神;有的极其反对和抵制攻击性行为, 比如我国自古崇尚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的儒家思想,文化上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是极其小的可以忽略不计。
大众媒体是传播文化和渗透道德价值观的主要途径。电影、电视、网络等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如儿童在实验室中看见成人打玩具娃娃,等成人离开后,儿童也会学着打玩具娃娃。由于儿童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他们很容易模仿其周围的人或影视镜头里人物的攻击行为,如果儿童经常看暴力影视片、武打片、玩暴力电子游戏,会使他们的攻击性心理得到加强,可见,大众媒体的不良影响是产生攻击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父母对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主要表在原生家庭交互模式和父母的教养方式上
Ⅰ.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孩子的攻击性
纵容型教养:纵容型的父母,要么容易忽视孩子的攻击行为,要么总是替孩子的攻击寻找借口,这样很容易使孩子的攻击行为合情化,不能及时地制止孩子的攻击行为,也难以给孩子提供控制攻击冲动的机会;
独裁型教养:冷漠和拒绝的父母经常采用独裁教养方式,特别是严厉的体罚。这类父母有着一套明确而严厉的行为标准(其中相当多的是不合理的、非理性的),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当孩子打了人,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时,这类父母往往又会将孩子打一顿,这相当于给孩子不停地扮演榜样。这使孩子认为,惹父母不高兴了会挨打,那么在他自己遇到惹自己不高兴的同伴时,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
Ⅱ. 原生家庭与孩子的攻击性
父母经常发生冲突很可能影响到孩子与同伴的交往模式,使孩子无意识中与同伴形成敌意、攻击的交往模式。
当父母发生冲突时,相互攻击,冲突后又相互回避、打冷战,对孩子的关爱随之减少,将导致孩子无法体验、更无法学到父母通过和气而有效的方式去解决冲突。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因情况不同,孩子要么通过学习强势的一方成为主动型攻击者,要么学习弱势一方,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充当“受害者”或“无助者”。
父母经常冲突,在很多情况,孩子会成为双方的“出气筒”,经常生活在这种原生家庭环境中,对孩子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问题:爱打人,家长怎么解决
综上所述,首先具体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爱打人,准确找到原因,基本上就能“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