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一篇心理学方面的文章,以下是引述:
最近母亲的嘴角又开始“上火”了。
我早习以为常,因为她每次从老家回来都这样,除了嘴角发炎,还浑身无力,好几天才缓过来。
“故乡”对很多人而言意味着落叶归根,意味着踏实和安心,但对母亲而言,却只有不好的回忆,那里的山山水水给到母亲的不是亲切,而是忧伤。
只不过忧伤过于久远,似乎早已忘记,但潜意识的记忆却无法磨灭,身体更是记得这一切,用“闹心上火”这样的形式表达,也算合情合理了。
曾经的我也是如此。
只要压力大骶髂关节就开始疼,压力太大就会让我躺倒,一般4、5天即可恢复,4、5天中,我只能看着天花板,除了翻身什么都做不了。于是,那几天我不得不思考疼痛的意义。
如今我几乎不再犯病,是因为我已不需要关节替我说话了。
是这样的,身体的语言正在提示你:是时候需要反思、需要探索、需要改变了。
这样的“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有,只是轻重缓急的不同,也许你并没在意,仅仅把它当做了生理疾病。
关于这病,心理学给取了个名字叫“躯体化”,意思是心理问题由身体来表达,的确十分形象。
以上斜体部分,都是引述别人文章。
作者说的症状,我也有,只不过不知道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
想起妈妈总是说,她被气得哪里哪里不舒服,那些得癌症的人都是气得。
以前我总是反驳她的观点,现在想想,她说的很有道理。
如果一个人心情不好,心理问题会“躯体化”,当然不一定非得是癌症,任何症状都有可能。
中医讲的“气”,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心情不好,气息就不顺,“不通则痛”。
学生气我的时候,我甲状腺功能就紊乱,心脏就不舒服,其实是我的身体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诫我——你需要反思需要探索需要改变了!为什么非得生气?他学习又不是给我学的,他的修养不好也不会传到我身上,我干嘛要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