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也一直认为写书的人,那一定是很厉害的人。他的话我要膜拜,当成圣经一样拜读。有时候读着读着就不想读了,觉得别人这么牛,那跟我也没关系呀,我又不牛!有时候又觉得他讲的好像都懂都理解,好厉害,看完也就忘了。有时候还觉得他讲的道理自己有点抵触,但是他这么牛肯定是对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以前的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拜读”,恨不得头都低到地上了。并不是说着就一定不好,只不过会影响自己思考,会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想的不对或者没意义。我是工作后自己读书,才发现自己的问题。一本书就是一个人思维的产物,那既然是一个人的,当然就不一定是“对的”。甚至往深了去说,没什么对错,只有不同的立场、角度。
写作是非常好的反思方式。很惭愧,这也是我在30岁才懂的,才养成每天晚上做当天的反思的习惯。我并不需要去苦兮兮的“坚持”,因为在反思写作的过程,我自己反而很享受,很平静。哪天没做,我还觉得浑身不舒服,一天白过的感觉。写作没有什么门槛,写日记一样也是写作。写给自己看的日记、反思,难道每次都要费尽心思去想华丽丽的排比吗?那就是本末倒置了。写作本身是思考,思维方式,文笔是锦上添花。写的多了,自己对文字的敏感度也会上来,再加上积累,文笔只是时间问题。
作为理工科出身,我其实小时候很不喜欢看文邹邹的铺陈排比,核心想讲的不就那一两个观点吗?后来,在有一次跟你爸爸去河南旅行的时候,我强烈感受到了那些“文邹邹”东西。那是在开封的的士里,下着毛毛雨有点冷,我们刚刚吃完大众点评上找的评分很高的酥肉砂锅。
“的士广播里放着潘玮柏的歌,还有点信号不好时的次次音。窗外玻璃上挂着雨滴。旁边的砂锅店不断冒着热气。热乎乎,刚出炉冒着热气的砂锅,汤汁滚烫上涌,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当时的氛围触动到我,迫使我打开备忘录写下这些文字,并不是说写的好不好。而是我人生第一次知道,以前的自己错了。生活中的观察和感受,才是写作的源泉。
多年以后,我依然会记得那个时刻,就像在脑海中拍摄下来的照片和视频,一直存放着。熟悉的老歌、微雨的寒意、吃到美食的惊喜、砂锅将暖意带到足底、有点老旧却充满惊喜的城市、与爱人旅行的开心。
最近几年段视频的流行,半小时听一本书,短剧等等,似乎人们越来越浮躁了。看似是“快了”,其实反而“更慢”。电影中的布景、灯光、台词、眼神,这些都是需要慢下来才能欣赏到的美。一本好书中的精彩,绝不只作者想表达的核心思想。他是怎么思考分析的,依据是什么,这些比结果更重要,懂得之后也更不容易忘。《快节奏,慢思考》中就提到,快思考的时候,大脑就会根据经验快速做出反应。但有些问题就是需要慢思考才能做到的,而不是动用大脑的“本能”。因为大脑真的太会偷懒了,节省能量。有没有发现,心理学和脑科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静下心看书看文字,大脑才会进入慢思考、深度思考,在大脑皮层留下新的沟回,创造新的连接。
我记得大概初一的时候,我报过一个速读班。那时特别流行速读,几乎都在学,我也去上了。内容我已经记不得了,其中教过s形看书的路线,长期锻炼就可以“一目十行”。或许真的有这种速度天才,可是我至今也没有学会“一目十行”,还给我带来了十几年的恶习—看任何书我都想用速读扫视。觉得读完才是重要的,至于读了什么也都不记得了。到后来甚至只字不差得阅读都有困难,注意力也很难集中。因为潜意识里会觉得读慢了浪费时间。真的太害人!不就是老话“贪多嚼不烂”嘛。很多至真的道理真的很简单,简单到我们无视它的存在。好在我在后来的读书、学习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重新开始学习“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希望你不要走我的弯路,或者尽早在弯路中转向适合自己的路。
很多时候,做对的事远比把事情做好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