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和《百年孤独》两部悲剧,我是前后相继看完的。
先看的《活着》,泪点无数,放下书还久久不能平复;后看的《百年孤独》,也许是因为《活着》的余味犹存的缘故,我竟然觉得这两部悲剧竟然有相似且共通的地方。
《活着》是余华的悲剧代表作,通过讲述福贵的悲惨经历反映了中国最底层穷苦大众最真实的命运写照。比它早二十年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百年孤独》同样也是一部反映底层劳动人民命运的悲剧作品,而且两者在悲剧命运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却在悲剧结局上有一定的差异性,在这里笔者将这种差异归为社会历史文化价值观的不同所造成的。
《活着》和《百年孤独》悲剧剧情发展上有相似之处,都是描写的一个家族的悲剧命运对应到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不同的是《活着》省去了对福贵家族发家史的叙述,直接跳转到由盛转衰;而《百年孤独》则是从布恩迪亚家族迁移马孔多的发家史到衰败史的讲述。
围绕《活着》的悲剧字眼就是“死”,爹死了,娘死了,儿子死了,妻子死了,女儿死了,女婿死了,最后唯一的亲人——小外孙也死了,让人看完后忍不住潸然泪下,但是福贵却顽强的活着,不仅活着,还能平静地给路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平静地讲述自己亲人一个个死去的经过。余华是从社会的角度剖析了悲剧的根基,揭示了客观的社会环境对人们生活带来的生存危机,通过有血有肉的小家庭成员的浓厚情感,再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贞洁情操和相濡以沫。
《百年孤独》的字眼是“孤独”,故事中的人孤独的主要原因正是人与人相互之间缺少信任,互相冷漠。它也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成员的死亡链,但是这条死亡链给读者带来的没有潸然泪下的泪点,而是情感麻木的状态,看完小说中的人死了我们不会觉得悲伤,因为小说里的人就没有悲伤的情感,他们所表现的就是冷漠和无情。作者所给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情感体验。这种冷漠感使得人们都认为死亡是必然的,没有强烈的“活下去”的想法,所以他们的死都是“孤独的”。
把两部作品放在一起对比,我们大致可以看到:《活着》所写的是五十年之间一个家庭四代七个人的死亡;《百年孤独》写了百年之间一个家庭七代二十四个人的死亡,两者在死亡意识上体现了明显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余华描写的是小视野,所写的是特定时代的断章命运;而马尔克斯则写的是大视野,预见的是整个人类的终极命运。当读者带上鲜明的个人情感阅读两部作品时就会发现,看前者会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痛述,看后者则会表现出对人性的痛述,因为前者的悲剧是这个时代和社会的客观环境所造成的,其后果是家破人亡,但是后者却挖掘了悲剧本身,洞悉了人类自己毁灭自己的人性劣根,这种悲剧的严重后果是人类的灭亡。
《活着》中的福贵家族命运影射的是中国版图上的历史风云和沧桑变化,《百年孤独》中所影射的是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从人类学角度来讲二者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但是正因为这种“没有可比性”才让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以及价值观更加明显,使得我们在《活着》中切身体会到的是亲情的可贵,其反应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是《百年孤独》中所没有却恰恰又是作者想表达的东西。
在生存信仰上,奥雷利亚若·布恩蒂亚(布恩蒂亚家族的第六代传人),随着长猪尾巴的儿子的消亡也消亡了,而福贵却顽强的活了下来。这可能归结为时代背景不同造成的。拉丁美洲一直被殖民统治所压迫,当时虽然有独立自由的思潮却大多被扼杀于摇篮,所以使得人们看不见生的希望,而中国的进步思潮却如春笋遍地发芽并且能够生存下来,这就会让人们看到新生的希望,哪怕遇到像福贵一样的悲惨命运也愿意顽强活下去,这是关于生存的信念。
如果将这一信念作一个形象的比喻——小溪和大海,把这些人比作船只,当船只面对汹涌的大海时随时都有翻船被海水淹没的危险,看不到生的希望;平静得小溪却能让船只找到停靠的风向标,看到新生的希望,这就是为什么一个能顽强的活下去一个会慢慢消亡的原因。
综合来看,《活着》和《百年孤独》都是通过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实,通过悲剧揭露一定社会矛盾,使得人们在认清矛盾根源的同时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这才是文学作品的最终目的和主旨,二者所要表达的都是一个字——情。
只有有情才会有信任,才不会孤独,才有活着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