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是近年来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一直非常热点讨论、研究和实践的新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共同体或者叫学习社区是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的平台,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在学校、班级中构建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共同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进而形成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达到成员全面成长的目的。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不是教育对象,而且也成为了教育的主体和资源。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先生是“学习共同体”课堂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提出21世纪的教育的关键不是“量”而是“质”,真正好的教育是“公平”与“质量”的兼顾。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一节好课,而是保障所有学生的学习权。佐藤学将民主性、公共性和卓越性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三大教育哲学。
他提出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合作学习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安心地说出“我不懂”;学习共同体不是找出学生的共性,而是发掘学生不同的个性,以形成独一无二的共同体,是“交响的学习”等一系列的学习共同体课堂的构建理念。
这些理念、观点、研究、论述和实践,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散发光辉的人性思想和深厚教育情怀。按照学习共同体的思想理念和佐藤学先生的观察实践研究,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学习共同体课堂的理论建构模型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一、应该是师生心灵融通和谐、宁静的心理安全课堂。
在传统的满堂灌的课堂上,教师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教师主讲,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即使发表、讨论、回答也往往是以优生为主的,学困生的发表往往是惩罚性、检查性的被动提问回答。这样的课堂,学优生越来越有优越感、成就感,而学困生越来越感到艰难,不断的被挫败、惩罚,从而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产生了课堂的恐惧感,他们害怕学习,为了完成课堂任务他们“浅表的学习”、“ 虚假的学习”,甚至成为逃离学习、抵触学习的课堂“观光客”,产生习得性无助,形成“弱势人格”,最终沦为了学校的弱势群体和社会的失败者。
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就是要创设心理安全的课堂。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的地位,改变教师“霸权”课堂的权威地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启动智慧,经历学习的真实历程。教师作为学习的构建者、指导者、帮助者,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状态,认真耐心聆听学生的学习表达。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教师改变了讲台上主讲角的色,走下讲台,走入学生中,俯下身子来观察学生、倾听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逐渐感到课堂上的民主、和谐、安宁、开放、尊重、包容的气氛,就逐渐有了课堂的安全感,放下应激保护的防卫,打开了心灵,思维开始启动活跃高效,真实的学习才慢慢发生。
真实发生的学习是学生个体内部发生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是看不见听不着的,是学生自我对话的一个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意志品质成长,真正学习的声音是宁静的。
二、应该是具有思维含量的挑战性任务学习课堂。
学习是从未知走向已知,这个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已知”基础上的学习、思考、探究。课堂学习任务难度只在学生已知范围内,就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难度太大也让学生困惑难解止步不前。教师要基于教学内容和课程要求及对学生“已知”“未知”的了解,为学生设置具有一定思维含量,挑战学生思维天花板的问题,通过将知识转化成情境性问题,围绕主问题情境构建系统问题链儿,层层递进,使学生在具有思维挑战性的问题引领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突破已知的层次,在最近发展区挑战思维天花板,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实现思维的高级阶段,使学生真正完成学习历程,达到发生真实的学习。
三、应该是相互听、相互学习、共同探究的课堂。
有些学习小组的课堂,貌似讨论的非常热烈,其实细致观察那都是学优生基于自己的已知的讲授、发表,侃侃而谈,所以声音很大。并不是学习共同体课堂所追求的人人表达、静静倾听。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的讨论表达是带着思考边思边说,这种表达的声音应该是平静若有所思的,眼神是闪烁智慧的光芒的。
倾听本身就是重要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深度的自主学习,形成自己已知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每个人公平、公开的发表自己对新知识的认识、理解,是学习共同体的最显著特定特征。然后通过倾听了解其他人的理解、分析、思路以及结论,从而激发、碰撞、完善、矫正、丰富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的解题思路。
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的过程就是相互倾听、相互表达、相互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学生社会性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包容、彼此欣赏、乐于分享、共同探讨的社会性要求。这种彼此的分享、思维的碰撞、问题探究,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力提高,促进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自己与内心之间、学生与世界之间,不断地发生对话,不断的倾听,所有学习过程的阐发,都指向这种复杂的交互的对话与倾听,就构成了学习共同体课堂生态的重要特征。
四、应该是教师融入学习共同体变为“学习者”的课堂。
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霸权地位,变成了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帮助着、倾听者。是教师角色的转换,是教学方法的转换,更是教育思想的转变。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学,那教师干什么?教师就要以“空杯”思想为指导,俯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变成共同的“学习者”,观察学生学习的进度、达成度,倾听学生的认识见解、观点,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思路,引导、点拨、激励、推进学生思维不断的深化、不断的完善。这种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真实发生碰撞的课堂,是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陪伴者,教师本身变成了共同成长的“学习者”。
学习共同体课堂的理念构建,让我们看到了充满人性温情,真实发生学习,学生心理安全的课堂生态。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融洽,相互最尊重。学生的思维被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活,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真实的发生学习,认真倾听同伴的阐述分享,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解,可以与同学、老师讨论探究,可以大胆说出“我不懂”“我认为”。
学习共同体课堂深度改变了教育教学的师生对立关系,变成了和谐共进的以学生“学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这不仅是课堂生态的变革,同时也是学校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管理的深刻变革,教师的教育教学研讨、课堂构建、教学常规等,一切都以学生学为中心来设计构建,形成相互倾听、学习与促进的学习共同体课堂生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