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生长在农村,割草牧牛、上树下河、捕蜂捉蝶自是时常干起,如今在城市生活倒也是时常想起这些,那儿时不注意的细节却是历历在目,或是真实或是自己虚构回忆的次数多了我也是忘了。
农村,以前的农村,我小时候的农村,虽说有着新时代带来的改变,毕竟没有城市那般日新月异快速,尚留着以前的人——古人生活的痕迹,茅草房子,板面楼梯,石柱子,稻草堆,这些我们时常玩耍的地方在之后的回忆中竟是一幕幕的背景。所以,有时候或许会想到在这同一块幕布前,我们在这玩耍,十几年前的人在这干什么?几十年前的人呢?甚至是几百年前的人呢?这样的想象很有意思,再结合如今在城市里的生活稍作对比,便是生出一种对时间膜拜的感受,惊叹于它的神奇。后来看到的书多了,想的也更为深刻,对于历史也渐渐同样有了敬畏的心。
书,自然是好东西,自从有了书,人类知识文明便从口口相授到纸上相教,跨越得了时间空间。对于古人生活的了解,除却自己推今人及古人般畅快想象外,还可以看看那些史书那些学者研究,不过这些东西有些零散,只能在英雄们背后的角落里去找寻,但聊胜于无。发现那时的农民是一样,也只能是一样,锄草,点豆,捉虫,割苗,而且承担着徭役赋税,时常受着压迫,不可谓不困苦,如今的人确实是生活在一个好的时代了。
可是,如若你是个喜欢古诗的,有兴趣写首小诗,总是免不了出现茅屋、老柳、孤峦、晓风残月这些字眼。若是用如今的一些意象来写,手机,电脑、机器,总是觉得有些怪异吧。为什么?有些华侨就曾说过在国外只要是听到“皎月、飘絮、婵娟”这样的词语总是不助地想流泪,只是因为这些词里倾注着感情底蕴,而手机即使是24小时抱着,却仍是冰冷砖头罢了。
最近一直在收听着一些知识类的节目,讲着现在科技快速发展下认知观念的更新迭代,讲着一些成功学 原理,讲着一些自我时间管理的技巧。在这并非是在批评讽刺这些节目,因为看得出他们是有下功夫诚心诚意的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把自己的洞察,把自己的经验教授给听众,我也是受益匪浅。只是偶尔翻得以前初中时候的课本,看到几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突然是身体一震,这不正是自己面对的困境的解决之道么?而那些知识栏目讲的不也是可以如此理解么?同样的知识,同样的认知,跨越了一两千年出现在人类的大脑中,我震惊地想到,是不是有些东西被我们遗忘了,我们一直在一个循环中。
还是马克思所说: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有些风景就是这么眼熟,我心中久久不能平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