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的越多,我们可能越不满足。
在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里,雷贝拉是一个充满朝气又活泼的纽约女孩,和多数女孩一样,她对购物充满了热情,甚至到了变态的程度,为了满足自己的购物欲望,雷贝拉不仅是个月光族,还欠下了一屁股的债,为此她在简历上撒了个小谎,千辛万苦挤进了财经杂志,成为了一名专栏记者,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填补账单空洞,雷贝拉和上司斗智斗勇,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在电影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雷贝卡买了件打折的新潮外衣,兴冲冲地回到家,打开衣柜,左翻翻右翻翻,雷贝拉越来越觉得自己没一件衣服能搭配上这件新潮的外衣,怎么办呢?当然还是买啊!买了鞋还不够,还有围巾,最后还要配上一个上档次的拎包,当然这手表也得换,冲动消费大概就是这样来的,这都是中了狄德罗效应的毒,越得到却觉得越不能满足。
关键词:狄德罗效应
对于那些非必需的东西尽量不要!狄德罗效应得名于法国一位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狄德罗效应是一种常见的愈得到愈不足效应,是指人们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理很平稳,而一旦得到了反而会产生不满足的感觉,具体表现为,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就会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为什么一件普通的物品,比如说一件衣服,会对我们的心理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呢?其实这件物品背后代表的是我们自己的自我定位,在我们生活中能看到的狄德罗现象有很多。比如说一个人买了房子就会费尽心思的装修,有了实木的家具当然要用高档的地板来相配,整体的厨房装好了就一定不能少了名牌的厨具。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品的功能组合和系统组合的先后实现,人们开始进一步追求物品之间的“格调组合”。如果一位商业精英带上了一块劳力士手表,那他八成不会骑自行车去上班,这些东西背后其实是人们对自我的认知,而商家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来给消费者推销自己的商品,他们会告诉你,这些商品跟你的气质多么相配多么适合你,而你一旦拥有了这个特别好的东西,但又由于现有的家当与这件物品不统一的时候,我们就会非常暴怒重建自己,要么把奢侈品扔掉,要么改变自己,当然很少有人会把刚得到的东西丢掉,这样一来,我们就很有可能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不断的渴望拥有和自己配得上的东西,商家的目的自然也就达到了。
狄德罗效应反映了永远不能填满的欲望黑洞,那要怎么样才能避开狄德罗效应的陷阱呢,最好的对策就是了解自己的真实需要,不要盲目跟从,以至于掉入外界评价和虚荣心的陷阱中。同样,如果你是商家,想让消费者记住你的产品,成为你的忠实粉丝的话,就得让消费者认同你品牌的身份意义,让他们相信品牌代表的就是对自己的真实认知,而不是冲动下的一次消费。
狄德罗效应其实反映的就是生活中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一个人拥有了一件档次高的物品时,接下来做的事情就是为了配得上它而疲于奔命。
早在三千年的古代,一位太师就揭示出了这个道理,历史上的“狄德罗效应”:殷纣王刚即位,生活便开始奢侈起来,使用起了象牙筷子。对此,纣王的叔父箕子叹息道:“他使用象牙筷子,必定不再用陶制的食器盛东西,并且要做犀玉之杯了。有了犀玉杯、象牙筷,必不会再吃羹藜等野菜制成的食物、穿质料粗劣的短褐衣服、住在茅草铺顶的房屋之下了,则要求身披锦衣九重、脚踩高台广室。怀有这样的要求,整个天下也满足不了他了!远方的珍怪之物,舆马宫室等等都逐渐齐备,这些都自此而始,我害怕他由此走向灭亡!” 没过多久,纣王便开始建造鹿台,琼室玉门,豪华富丽,狗马奇物充满其中,还有酒池肉林,宫中街市,供他穷奢极欲,而老百姓都背叛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