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葩说》,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人文层面,任何观点都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一位选手发言完,现场观众跑票数往往高达20%-30%,甚至可以接近半数。而我,也在一位又一位选手的发言过程当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立场。
于是乎我胆大妄为的提出一个观点:做人,不需要原则,需要的只是,爱与智慧。
做人做事,其最终目的无非以下几点,
让自己满意;
让自己在乎的人满意;
让在乎自己的人满意;
不让这个世界不满意。
分别就是爱自己,爱别人,不让别人不爱我,不让舆论和法律惩罚我。
但是,这几点通常是不一致的,因为存在冲突,所以就需要有人站出来制定规则,灌输主流思想,让其他的人以这为原则来进行利益权衡,才不至于使这个社会乱套。可是,制定原则的人也不是神,世界那么复杂,又不断变化,怎么可能存在一个放之天下而皆准的原则呢?
即便再得人心的所谓原则也不能代表所有人所有场合。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无原则,不等于无道德。
道德就是非明文的最主要规则。守道德,并不会让自己、让身边的人满意,但不守道德,一定会让身边的人甚至陌生人不满意,这种不满意最终会回到自己身上。所以,决定一个人做出何种选择的并不是道德本身,而是不守道德对自己的伤害有多大。从这个意义上讲,守道德,不一定是自律,也可能是怯懦。
在某种情况下,守道德比不守道德对自己和身边的人伤害更大,那么,不守道德也就成为了可能,应当被容忍,甚至应当被提倡。过去老徽州女人一个个都是节妇烈女,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被拍成了电视剧《徽州女人》。这部电视剧堪称一曲封建男权时代广大女性的悲歌,它批判的就是封建道德对女人的戕害。
几乎没有人认为所有的道德标准都是正确的吧,但敢于藐视道德的寥寥无几。
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结婚,或者婚后选择做丁克,这本没碍着谁。但一定会有很多亲人跳出来,或苦口婆心,或大义凛然,“不结婚、不生小孩是大不孝啊”。
再比如,金星变性,蔡康永同性恋,假如他们内心不够强大,假如每一个人都用道德标准评判他们,那么,被逼疯是他们唯一的下场。
被道德绑架,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并不是当初制定道德之人的本意。
道德还是重要的(甚至比法律更重要),但是道德并不像法律那样刻板,在爱(包括对自己的爱)面前,道德应当允许变通和适当让步。其实,最强的道德感,本就来自于爱,先小爱(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再大爱(爱集体、爱国家、爱全人类、爱一切生灵)。
很多人喜欢从道德层面批判人,正是因为自己道德不见得多高尚,所以才需要通过批判他人来获取道德感。古老的寓言故事就告诉了我们,你所批判的,和你所追求的,正是你所缺少的。道德在心中就好,不要总挂在嘴上。
一个只有各种道德和规则、缺少人性的社会,和一个开放包容、充满爱和智慧的社会,你选择哪一个?
第三点,无原则,不等于无主见。
结婚找对象的社会公共原则就是,要买房子,可房子真的是必须的吗?没房子会冻死、会饿死吗?不会。在年轻的时候买房子甚至会产生很多负面作用,例如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心理压力。可是,即便个人意愿并非如此,即便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允许,绝大多数的人都还会选择随大流,遵守这个原则,明知原则错误也要去做。
这种表面的有原则,实质却是无主见。
很多原则其实是个人建立的,如果每次决定,都要进行一次全方位多层面的思考是很麻烦的,所以,人得有一个概括化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就是个人原则,它的意义在于节省思考时间。
可有的人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只坚守ta的那一套,就是一种拒绝具体事情具体分析的懒惰,只凭自己的喜好决定,就是一种拒绝相信别人而只相信我那一套的主观。
懒惰,主观,绝不等于有主见。
第四点,无原则,是心理强大的表现。
个人原则的形成,多出于保护自己。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个人原则越多,ta的心理越脆弱。
比如,找对象,提一大堆条件,要本科以上,年龄大三小一之内,工作稳定,年薪10万以上,身高175以上,体重130-150之间,不要单亲家庭的,不要有养老负担的,不要两兄弟以上的,不要抽烟酗酒赌博的,不要圆脸的,不要痘痘多的,不要戴眼镜的,不要睡觉打呼噜的,不要有脚气的,不要太粘女朋友但能接受女朋友粘他等等。这样的一个女孩子,我想,生活扇给她的巴掌实在太少了。若将一颗心比作一座房子,那么她的房子里,就好比堆放了过多的东西,使得可腾挪的空间也许只剩下可怜的10平米,如果有人往里塞20平米的东西,就会让她崩溃。
再比如,被父母横加阻拦的爱情我也一定要抗争到底。这种个人原则其实跟爱多爱少没太大关系,只跟这个人是否自尊心过强有关。Ta好胜,爱情也一定要赢,这只是出于对自尊的保护。恐怖的是,ta往往还会将自尊包装成爱。
纯粹无暇单一执着是易碎的玻璃,包裹混沌接纳复杂、还能以温润示人才是璞玉。
本文开头提了个很咋呼的观点,做人不需要原则。其实,看到现在,应该明白,我并没有否定原则的存在价值,原则可以避免社会乱套,还可以节省思考时间。但我们也应当看到过多原则所带来的恶果。我所想表达的真正主旨是,
心中有原则,遇事不拘泥于原则;
淡化原则,强化爱与智慧;
智慧不够,原则来凑。
奇葩说,呈现的绝不仅仅是辩论技巧,更多的是一种,没有价值观的价值观。当我们开始拒绝贴标签,拒绝固守成见,让思维更加灵活,观念更加包容,那么遇事就不容易再固执于某一点,就不再长时间悲伤、痛苦、纠结。所以,《奇葩说》传递的是种正能量。
最后选取《奇葩说》两大智慧之神马东、蔡康永的各一句话作为结束,
马东:奇葩说追求的是一份混沌的感觉,当我们把这种感觉传递给人的时候,这种感觉在你心中引起的波澜,才是我们追求的东西。
蔡康永:各过各的,容忍别人自己的选择,是我们目前这个社会,最需要的一个态度。
2015-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