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阿木是我们同学中最早结婚的,如今大宝已经上了幼儿园,小宝前几个月刚满一周岁。
阿木上完初中便没有再继续读书了,去学了一门手艺,如今在老家开了一间理发店。阿木手艺不错,懂得根据每个人的脸型设计相应的发型,让脸大的人不显胖,让年长的人显年轻,因此生意一直不错,街里街坊的都时常来光顾。
前几年回老家,阿木时常说:“你说你们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啊?花家里那么多钱不说,出来还不一定找得到好工作。电视和报纸里常说,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像我这样自己开间理发店,一个月也能挣个两三万,胜过不少大学生呢。”
我静静地听着,并不反驳。每个人的三观不同,不见得谁非要说服谁。
02
记得初二那年,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解一道应用题。阿木听完,说老师讲的不对,他用他方法的把题目重新计算了一遍给我看,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与老师的计算结果相差甚远。
我听完之后,告诉阿木,他算的不对。我正打算指出他其中的哪个步骤出现差错,阿木便立即打断我:“不可能!我的思路不可能有问题。”说完,就拿着纸和笔,走上讲台,又按照他的思路重新推算一遍给数学老师看。
果然不出我所料,阿木在数学老师那里得到的也是相同的回答——他的解题思路有误。数学老师笑嘻嘻的告诉他,“自己能够独立思考,有不同的见解,是好事。之后如果还有新的想法,可以随时跟他探讨。”
阿木走下讲台,一脸的怀才不遇的表情,嘴里嘟囔着:“怎么会错呢?!我都反复算了三遍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一定是你们错了。”
认为读书无用的人,总觉得自己是对的,不容得有不同的声音。因而也总是固步自封,失去了很多可以进步的空间。
读书之人却时常欢迎探讨,善于接受不同的意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同的想法互相碰撞,才能擦出进步的火花。
03
两三年前的一个暑假,我和阿木一同参加同学老白的婚礼。那天恰巧我和阿木一家子坐在同一桌酒席上。
我们入座时,桌上的酒菜已上齐,主持人正在台上致辞。阿木的儿子大宝一看到满桌的佳肴便有些按耐不住了,两眼发光,伸出胖乎乎的小手要往菜盘子里抓。阿木的老婆蓉蓉皱了皱眉头,凑到大宝耳边对他说:“乖,还不能开始吃呢。一会儿妈妈夹给你吃哈。”
大宝不依不饶,开始吵闹起来:“我不,我不,就要现在吃!”
阿木听了,一边夹菜给大宝,一边埋怨蓉蓉:“真是的,孩子还这么小,何必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他。”
在大宝吵闹的同时,我注意到了同桌的一个小女孩,年纪和大宝相仿。她也目不转睛地盯着桌上的饭菜,大概所有的孩子在美食面前都是毫无抵抗力的。只见她指了指桌上的饭菜,低声问她的父亲:“爸爸,我可以吃这个吗?”
“宝贝,现在还不可以吃哦。等一会儿主持人和新郎新娘都致辞完,我们才可以开始吃。”女孩的父亲说。
我认得小女孩的父亲,他是当地小学的教导主任,听说是校长花重金聘请来的研究生。
“好的,爸爸。”小女孩乖巧地点了点头。
家长是应该保护孩子的天性,不要对孩子进行过多的干涉。不过明礼守礼也是家长应该从小灌输给孩子的传统美德。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如今物质丰富的年代,我们更应该顾及礼仪,知道荣誉和耻辱。
认为读书无用之人与社会的接触面比较狭隘,会在日常的所见所闻中形成自己的育儿观念,而这种育儿观念是很局限的,往往取决于他所处的圈子的水平。
因为对于不读书的人而言,往往是通过和他人的聊天来获取信息,而他人在聊天时所灌输的价值观,往往会对他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的价值观。
读书之人不仅会在生活中接触到一些人的价值观,还会在书中学习到不同文人灌输的价值观。在各种价值观的互相比较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独立但不偏颇的价值观。
04
上个月,阿木给我发了条微信,说大宝要参加市里面举办的幼儿园”最美小红帽“的评选,他填了一个报名的申请表,想请我帮忙看看。
我看了一下阿木填的事迹简介,发现描述太过累赘,一连用了9个形容词。语句也不太通顺,前一秒在讲述A,下一秒在讲述B,再下一秒又跳回来讲述A。
我帮阿木一 一列举出文中不通顺之处,并在他原文的基础上加以修改。
我把修改完之后的申请表发给阿木看,阿木感慨道:“总感觉我写的不太好,可又不知道该怎么修改。经过你这么一改,明显通顺多了。还是多读书好啊,现在开始后悔当初读书少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多看似无用的东西,却总在不经意间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05
元旦时,我回了老家。几个老同学相聚,阿木说,他的店生意不错,想多开几家分店。只是他只懂理发的技术,对品牌的运营和推广一无所知。
我鼓励他:“现在网上有很多教品牌运营的课程,市面上相关的书籍也很多,多看、多学,假以时日,一定能有所收获。”
阿木说:“是啊,现在是该多读书了。当年就是吃了没读书的亏,可不能再吃第二次亏了。”
说读书无用的人,往往到吃了“没读书”的亏,才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可谁又总能有“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幸运呢?若在壮年之时,尚可发愤图强,勤思苦学,多加读书来弥补当年的缺失;若是迟暮之年,已经吃尽了“没读书”的苦头,格局已定,更多的,只是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的无力感。
朋友们如何喜欢我的文章,就请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再走吧,你们的鼓励是我坚持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