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安然
可以毫不避讳的说,关于寝室关系这门“必修课”我挂科了。尽管后来重修,我又重新得到了不错的成绩。
很多人喜欢把寝室关系当作是否合群的标志。和室友相处不好,就是不合群。起初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并不是在为自己辩解什么。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大家无论吃饭上课都喜欢和室友一起,如果一个人吃饭,不仅自己觉得尴尬,还会被人戴上不合群孤僻甚至高冷的帽子。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需要一个同伴而非朋友。我们希望有人陪我们吃饭,上课。
前段时间,我一个朋友和室友发生了一些矛盾,她很无奈的跟我说:“我和她三观不合,如果不是因为我们住在一个寝室,我可能根本不会和她有交集。”她们寝室一开始原本是一起上课吃饭,像大多数大一新生一样,无论做什么都是一起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发现大家不是都玩的来,加上专业分流分班也不在一个班了。所以渐渐的变成了各玩各的。我不知道该如何宽慰她,就像当时的我不知道如何宽慰自己一样。
或许是因为刚从高三的苦海中脱离出来,大一时的我已经习惯了努力。觉得在寝室里看剧打游戏聊八卦是虚度青春,所以我一没课就去图书馆。和她们三个的相处时间开始变的越来越少。自然而然的变的疏远起来。我渐渐的感觉到宿舍里的微妙关系,觉得是自己做的不对,冷落了她们。于是我主动跟她们道歉求和,但是我的真心求和换来的却是她们几个的不屑一顾和冷嘲热讽。她们三个开始像连体婴一样形影不离。我本来以为我和她之间,即使成为不了形影不离的朋友,至少是井水不犯河水和平共处。但是并没有,她们三个开始联合起来孤立我。比如早早的熄灯,我从图书馆八点多回到寝室,迎接我的是一片黑暗。比如我吹头发,她们会说是我影响她们睡觉,然而她们不过是在床上躺着玩手机。我开始对这个冰冷而病态的寝室感到无奈。这一度使我对大学生活感到失望。成年人懂得维持体面的和平友好,至少谁是互相尊重互不干扰。但是她们不懂。我们看似已经成年,其实并不尽然。我们仍然幼稚仍然懵懂,仍然未曾真正和世界交手过。
我无法理解她们每天一定要一起吃饭一起上课,六点洗澡,像连体婴一样的关系。
这样的寝室关系消耗了我巨大的精力,我尽量不去寝室,尽量让自己多待在图书馆一会,每次进入寝室的那一刻我都觉得特别的压抑。
我一度怀疑过自己,是不是自己的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局面。
后来我换了寝室,也终于释然了。我没有做错什么,我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缓和这段关系,却忘了女生之间很多事情是没有理由的,大家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同,谁也不必为了谁而迁就谁。
想起曾经看到的一句话:室友也许永远不会成为朋友。
大家只是合租在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不同的追求。实在无法像高中寝室那样,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一考大学。有人选择得过且过享受生活,有人认真学习为了自己的梦想。正如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写道:“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
我记得大二后我在微信上跟高三的语文老师聊到这些,我说:“我感觉大二真的比大一好。”语文老师问我:“好在哪?”
“我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吃饭上课泡图书馆的朋友,有游泳健身的朋友,不再仅限于寝室那个小圈子了大一都是以一个寝室为一个圈子但是大二不一样而且我更加自信和淡然了。不再那么陌生了。”
“这不是大一大二的区别,是你自己的发展变化,有的人都快毕业了也还是生活在寝室那个圈子里,你进步很快哦!”语文老师欣慰的对我说。
“可能吧,但是我发现认识的人越多见识的世界越广泛,只是寝室那三个人的小圈子,会让人变的狭隘。”
“我那时就是太局限于这个小圈子,后来反思自己,会觉得走出去很重要,所以你们毕业的时候我才一直强调这个问题。”
“原来很多人都烦恼过寝室圈子这个问题,有些人选择了勉强合群。我大一一直很烦恼这个问题。大一下学期我一直在努力结交更多的朋友。然后发现,这些问题都被我放大了。我那时候太局限于“合群”这个问题了。寝室这个圈子不是我们主动选择的,而是被动接受的。”
不合适也是很正常的,没必要勉强自己。”
我无法否定她们的生活方式,也无法单方面的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论对错。
只是我觉得我应该去为自己的选择不后悔,我没有随波逐流,依旧坚持自我。
现在大二的我,再回过头想想大一的时候自己,那时候孤独,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但很感谢那段独处的时光,我一个人与孤独交手,安静的看了很多书,也终于降服了心魔。
我很感谢那段经历,它让我成长,让我学会与自己相处。
现在我依旧会收到学妹跟我烦恼寝室关系,也有很多人不幸的在这门课上挂科了。但是那又怎样呢,你可能永远也不知道那些得了满分的人为了合群在怎样的委曲求全。而很多被我们放大的难过事,其实以后回想起来,会觉得也不过如此嘛。这些事情,让我们成长起来,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前几天去看了解忧杂货店的点映。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其实是:原来大家都有烦恼。
这实在不是一句侥幸的感慨,而是一种迟到的认知。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烦恼和秘密,这些烦恼藏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然而年轻时我们把一些烦恼过度放大了,总觉得这些烦恼太重了,不堪重负。
上大学离家的孤独,对人际关系的迷茫,对未来的矛盾与纠结。这是二十岁出头的我们,每个人最苍白无力的烦恼。没关系啊,你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每个人都会遇见这些烦恼。
我一直觉得,最好的友情需要的是彼此欣赏和尊重,而不是委曲求全的附和。并不是说一起吃饭上课,一起聊天八卦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那仅仅也只是同伴而已。
之所以说寝室关系是大学里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实在是太难学了,没有老师没有重点,每一步都要自己去走,对错都不由我们自己,一不小心就挂科了。但是我们却必须去修这门课,这是大学里人际关系第一步,第一次你会发现,原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比高数还要复杂的一门学问;第一次你会面临抉择,坚持自己还是随波逐流;第一次,你会开始学会和自己和解,和孤独和解;也是第一次,你会对“合群”这个词重新定义,你也会发现“合群”未必是对的选择。
在大学,寝室关系是一门必修课。而这一次,我却希望你能挂科一次。毕竟,成长需要经历过才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