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路过地铁口,一位女士正在地铁口找人;手里拿着手机说:“我就站在地铁出口啊;要不你把电话给旁边的人,我给他说吧。”
其实,我很理解这位女士的无奈;那就是在见不到面的电话交流中,朋友说不清楚位置,以至于大家只能闻其声,而无法见其人。在经历了不少这种情况后,我发现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表达能力,而是至少有一方(有时候是双方)无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就像我们一些交通标志一样,贴的人对路况很熟悉,所以自然以为谁都应该熟悉,那样贴已经很清楚了;找不到不要怪我哦~
最极端的情况是这样:有一年夏天,跑到离家挺远的郊区玩,当时导航还没那么方便;找不到路的情况下问路边蹲着的一位老大爷,某某路怎么走;结果老大爷一声冷笑,说:“你连某某路都不知道啊,切~” 最终鄙视地看了我一眼,扭头去抽自己的烟了。这个例子虽然极端,但其实也说明了问题;你自己熟悉的地方,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并不是其他人也是这样的。否则,这世界上还有旅游,还有问路这回事吗?不能蹲在井里,就认为世界自然是圆柱形的,天就是一个圆饼形;如果习惯了这样,一旦离开了井,看到了井外面的世界,那世界观可能就崩塌了~
从极端例子回到常见例子:有次我到车站,朋友来接我;车站出站口人山人海,接人其实只需要盯住出站口就好,但从车站出来找人却不是那么容易;人多的时候,就好像你站在演唱会舞台上要找某一个观众一样难。接我的朋友远远看到我了,电话给我说:“我在这!你过来吧。”我问他具体在哪个方位,有什么显著标志或建筑,或者在我哪个方位大概多远?朋友说:“我看到你了,你往这看。” 我问:“往哪看?”朋友答:“就在这,往这看就行。” 当然,朋友来接我,我本身是非常感激的;但就说明方位本身而言,朋友显然是仅仅描述了自己的感受,并没有从其他人能理解的角度说清楚“这”到底是哪里。
当然,指路和接人的例子估计大家都碰到过。有觉得对方理解有问题的,也有觉得对方表述有问题的。但很多情况下,很难意识到是不是自己在表述或理解上也有问题。语言的交流尤其局限性,但更多是观察角度及同理心的不同,可能会造成交流的障碍。改变环境很难,但需要认识客观环境,并调整自己;自己推进一点点,也就为让世界变的更好的目标,做了一点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