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追求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或有不同,比如说财富、名望、权势、健康等等,这些人生目标很难说个优劣高低,但要用另外一个答案来替代,我想没有人会否认。那就是:幸福。
幸福,这个词到底如何定义,我幸福吗?或者身边有感觉自己很幸福的朋友吗?这个词是如此的重要,可惜我们能看到很多人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去追求名利,脚步匆匆,可是却很少有人愿意坐下来好好思考一下什么是幸福。
最近朋友圈都在转发一则新闻《天才程序员被前妻逼迫跳楼致死》,标题触目惊心让人不得不去了解一下事情的经过。我却始终不愿意去关注跟这个事件有关的新闻。因为,死者算是我的一个朋友。说得更贴近实际一点,他是我的老乡,一个村里人的骄傲,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他比我大几岁,当年他考上大学又考取北邮研究生后又出国最后自主创业的故事,全村人都知道。当然,他迟迟未婚的消息也是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话题,似乎别人家有成就的孩子三十几岁还是光棍的景象大大的缓解了他们心里的不平衡。甚至我和我的朋友也曾经给他介绍过女朋友,那已经大约是几年前的消息了。之后我也离家求学工作,没有再关注过他的消息。最近一次听到他的消息,竟是他的死讯!而且以这样一种迫不得已的方式。我能想象到他的绝望和无助。
当听到他跳楼的消息时,我正在阅读这本《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惊得手机差点掉到床上,眼睛却死死的盯在屏幕里的一段文字:人生之路,坑多路少,这个世界充满缺陷,但人们想象的生活总是完美的。要想幸福,就需要承认这种不完美,扎根不完美。太多的人生问题,就是想要逃离这种不完美而不得。
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前,我读这本书的目的,也只是想定义下幸福,了解平日里那些说不出来的原因的“不快乐”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然后再提升一下自己的幸福感。然而听到这则令人难过的消息之后,幸福这个话题,严肃了许多,严肃到不仅是不快乐,而是不幸。
这本书的作者陈海贤,是知乎心理学话题的大咖(动机在杭州),在知乎里为许多人解答了关于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在心理学应用方面颇有见解,这本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书序
书序乃作者自序,很直白的指出人生就是充满缺陷的,作者跟大部分人一样从年幼时期开始就常常感觉到沮丧和不安,为了处理这种不安他走上了学习心理学之路,直到如今成了一名心理咨询师。同时作者也很坦诚的指出,每个人追求幸福的道路上都是荆棘遍布,他能做的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提醒你一下前方埋有陷阱或者根本就是死路一条。换句话说,人生之路只能自己脚踏实地的走,只是出发之前或者路途中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是一条充满困难的道路,如果你明白,幸福的果实路途随手可摘。而作者能做的,就是帮助你识别并解决这些困难。
第一章 假想的自我与真实的成长
第一章,作者讲了一个假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落差引发心理疾病的现象及原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考上了名校却依然充满挫败感,明明很瘦却容忍不了自己没有时装模特般的骨感。这两个例子乍一看像是对自我要求比较高的“上进”,而其实是在内心深处他们有幻想一个完美的自己,为了维持这个幻想中的自我形象而焦虑不安。这其实是一种不安全感,作者认为当人的心理结构运转良好时,生命的能量会用来与外部世界互动进而丰富自己的内心。当内心感到不安时,注意力则聚焦在自我本身。因此要秉持成长型思维摒弃僵固性思维,即认为人的能力是成长的,所有的挑战都是能力成长的机会,因此要阳光积极的面对。
第二章 更大的世界与眼前的生活
第二章,作者用了曾经网上很火的故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主人公的真实案例阐述了一个道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苟且,如果你认为你在苟且的话”。作者认为当人们对眼下的生活感到无聊和不满时,“远方”代表着对过去失败的翻盘、对当下的不甘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因此总是被人们不遗余力充满希望的憧憬着。如同辞职看世界的主人公一样,想象中的远方和真正踏足的远方完全不一样,甚至更近似原来的生活。因此,远方只是一种幻觉,真正的生活就在眼下。如果要改变生活的面貌,方式不在于改变环境而是调整自己的内心。着眼当下,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当做是修行。不把生活一份为二,没有琐事都是正事,没有琐碎都是神圣。总之生活中的每一件是都应该以郑重其事的态度对待。人生不应只追求结果,而更应当懂得享受过程。
第三章 理想与平庸
这一章,作者一反成功学励志鸡汤,告诉读者要接受自己的平庸甚至承认自己是个废物。作者认为,如果平庸的对岸是理想,而理想的参照物是想象中的远方的生活或者是别人的生活的话,对比的过程让你感到焦虑和痛苦的话。那大可停止幻想接受自己的平庸,甚至更进一步的更加全面的去思考人生的意义,这样生活就不是简单的平庸与否的区分。降低对生活的预期,承认自己很多时候的能力不足,反而能发现生活更多的美好。
作者分享了一个来访案例,一个拼命努力却依然感到沮丧失望的年轻人,作者回复中指出这个年轻人不是真的在努力,而只是在模仿努力。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如果没有认真思考过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目标,努力只能算是一种模仿,一种感觉,用来编织意义的希望和外衣从而遮盖自己的虚无。所以如果你觉得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很辛苦很沮丧的话,那么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理想是否只是在“攀比”,如果是的话不如停下来承认自己平庸。如果都没有好好思考过目标,只是害怕跟不上别人的节奏不敢停下来,那么这种只关注“努力的感觉”忽视目标的进取,该停了。
第四章 匮乏与不安
这一章,作者讨论的是产生不安的原因是匮乏,物质的匮乏、时间的匮乏、爱的匮乏等等。爱的匮乏是最原始最初级也是最根本的匮乏,这种匮乏的感觉可能在我们婴幼儿时间就会产生。资源的稀缺性是改变不了的现实问题,人的欲望也是无止境的,所以随之带来的匮乏的不安成了折磨内心的杀手。如果人能正式这个问题,接纳自己的匮乏,就能释放自己的空间从而提高思考和行动的自由度。
第五章 接纳与改变
这一章,作者想要表达的就是,人是不完美的,生活是不圆满的,世界是不完美的,想要过得幸福,就是接纳自我,接纳这苦乐交融的人生。
第六章 拖延与不拖延
拖延症不一定是你的病,只是你用拖延症来代替了你对自我的怀疑和焦虑。和理想中完美的自己对比,现实中的自己拥有是有缺陷的。拖延症这种流行于社会又不大不小的心里疾病,正好可以用来解释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如果是真的拖延症,那它大概由如下原因产生:诱惑、过大的压力、完美主义和孤独。而要解决拖延的办法就是爱,具体办法是接纳自己的不足,用激烈而不是谴责的办法来安排自己。万一拖延了也不要内疚,先把这一段结束,自我和解带着新目标重新出发,避免消耗大量的心里资源在已经失去的时间上面。
第七章 敏感与不安
敏感和内向不是贬义词,每种性格特征都有自己的缺陷和优势。内向者不必自我怀疑,不必接受外界给自己贴上的差评标签。
第八章 爱与孤独
在这一章中,作者讲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针对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种心理疾病都源于原生家庭源于父母的不完美这种现象做了反驳,作者认为天下本没有完美的父母,大部分的父母都已尽其所能,如果你秉持的是成长型的心态,那教养自己的人就应该是自己,方式可以有很多种,父母老师朋友书籍或是自己的思考。如果是僵固性心态,那么遇到问题只会沉溺于对不完美父母和家庭 的怨恨当中,在改变不了的现实中自怨自艾越陷越深,不仅解决不了问题也恶化了关系。
作者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是孤独的,都需要被爱。僵固型的人倾向于通过占有、讨好、服从或者控制等方式来消除自己的孤独感,而成长型的人有独处能力,与别人的相处方式是平等的交换哎或者不计回报的给予型。如果你感到孤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自己在一段关系中是否渴望回报多于付出?是否屈服自我内心的匮乏不愿自己面对而将改变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如果是,那么试着用希望别人爱自己的那样的方式去爱别人。
第九章 空虚和意义感
最后一章,作者分享了几个咨询者的来信,来信的这几个人都是工作稳定、家庭幸福甚至常常觉得自己热爱生活,可是他们依然对生活不满。不满的原因在于,他们一帆风顺的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这就回到了第四章作者提到的匮乏,即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人总是不满足的。作者引用了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的观点,认为人的意义不是以个体方式存在的,而是与种群的连结。推导出人的意义不仅在于个体与群体的连结还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结。当自己感觉是整体的一部分时,意义感就会产生。这个整体包括时间序列上自己的人生、家庭、社会、国家甚至星球和宇宙。
这本书看到这里就算结束了,合上书本回顾一下能比较清晰的体会到作者的用意,就是在告诉读者,现实不完美,远方不完美,你仰慕的他和他的生活也不完美,自己也不完美。接纳自己的平庸和不足,与自我和解,这样才能找到生活的幸福。秉持成长型的思维,对于生活持有开放性的心态,认为生活的一切都是可以成长和改变的。即便你已经很幸福了还觉得迷茫人生没有意义,首先认识到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因为匮乏是每种人生都会有的体验,接受这种一山还有一山高的匮乏感,认识到自己是某个整体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他物之间有着真是的连结关系。如果这样还不能感知生活的意义的话,那就不要纠结这个问题了,就接受人生虚无吧,也许这就是你的生活的真实质感。
如果我的朋友知道这些道理,那么他也许不会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