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青春’大赛,本人保证本文为本人原创,如有问题则与主办方无关,自愿放弃评优评奖资格
姓名:叶媛
联系方式:13766305357
学校:江西财经大学
初次识得先生是因为《围城》一书中的附录,这是先生为钱钟书《围城》一书所写的补充说明。一口气读完短短几页的文章,不禁震惊:这是怎样一个平和从容却坚韧优雅的女人!
初嚼先生文字,并无突崛之感,平易、质朴,甚至可谓“朴素”。然朴素的字句似一条脉脉溪流:舒缓、清澈,淙淙流来,竟不挟一粒沙石。清新,固然是先生行文的特质之一,但清新之外,似乎孕有更富张力的文字美感。但若仅是如此,大概也和现在泛大众的清新美文别无二致,读起来只觉空洞乏味罢了。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卢翎评价杨绛说:“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翻开书本,码放整齐的是方块字,跃然纸上的是一个平和从容活着的“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干校六行》虽记录的是一个黑暗年代中的种种艰辛,读来竟无半点酸涩,只是琐事。年逾六旬的杨绛种菜看园,与小狗逗趣,和丈夫短暂会面,字里行间没有丝毫抱怨和愤懑。这是先生的人生哲学,平和从容的姿态下是泰山崩于前而心不改的豪迈。不得不说,这正是大多数现代人最为缺乏的气质。就拿广大象牙学子来说,即使被呵护在校园的围墙内,也不乏为情感挫折等芝麻小事一蹶不振甚至走上绝路之人。他们不懂坚韧,也不知放下和宽恕。先生在追忆往事的过程中并没有引导我们去诅咒黑暗、声讨罪恶,她就像一个行走在暗夜里的歌者,叩磬而歌,呼唤光明。先生回首往事的姿态惟剩两种——乐观、宽恕,也恰恰是《六记》的魅力所在。
我总是好奇,为什么先生总能将日子过得平和从容,难道正如先生自说的那样,自己是太幸运了吗?与我们后者看来事实并非如此。生活总是磨砺她,女婿不忍被污蔑上吊自杀,爱女因积劳成疾离她而去,她的默存也身体屡屡出现问题,随后离去,我们仨只剩她孤苦一人。那些年,她在那间屋子里整理着默存的笔记,一点一点,一页一页。她修改着自己写过的文章,批注着他的文章,笔耕不辍。如换成是我,大概就会落得如祥林嫂一般,见人便抱怨起可怜的遭遇吧。
如今,先生已经离我们远去,他们仨在天堂重逢。而在我心中,那个平和从容的奇女子从未消逝,正打动着千千万的后者,教他们如何去爱,如何去宽恕,去感恩生活,平和从容的活着,洒脱微笑着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