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着性子读完了这本书,读到最后
——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青年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我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为翠翠与傩送二老朦胧的爱情。也为翠翠的命运。
作者沈从文先生在最后埋下伏笔,说,傩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在明天这两个字上加了这样的标点符号,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到底傩送有没有回来,和翠翠有没有在一起?
两个相互喜欢的年轻人,却因为大老的殒命,而产生误会,心生芥蒂。到最后由老船夫的死和傩送二老的出走做了结局,只留下孤苦伶仃的翠翠依然留在碧溪岨守着那个渡船。
作为一个有着方便通讯的现代人,我依然羡慕那个年代翠翠与二老的朦胧爱情。喜欢一个人,可以为那个人唱三年六个月的歌,直到那个人答应为止。正应了木心先生的那首诗《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是啊,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再没有别的心思去关心其他人和事情。
傩送如果娶了团总家的女儿,就可以得到一座碾坊。而傩送却不为所动,他说,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房,还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
这才是爱情该有的模样。
沈从文先生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的情景,也让我体会到了爷爷和翠翠这一老一小单纯生活中的孤单与悲凉。
翠翠与二老的朦胧爱情仿佛如泡沫一般,还未展开,就因大老的死去,二老的离开和爷爷的离世。而仓促的破灭。迅速的将一个妙龄少女朦胧的幸福梦幻击碎。
在小说接近尾声时,作者在不确定中,给了一个不能兑现,却也聊以给人一点儿安慰的幻想——“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希望傩送可以回来,陪着翠翠。给她一个幸福的结局吧!
201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