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如果你家里有对应的资源,可以让你在对应的行业里发展更快,那么,别犹豫。选择这个行业。
有人会说了:胡说八道,我喜欢什么是我这个人活着的根本。凭什么由父母做什么决定我做什么?
我最开始做游戏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对游戏喜欢的不得了,觉得游戏是另一段儿人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所以我毅然决然抛弃了投行抛弃了金融,转而做游戏,做IP,做大泛娱乐产业。
我没后悔过。我现在仍然觉得游戏是艺术。但我现在玩任何游戏,都已经不分泌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了。换句话说,我现在玩游戏,已经没有任何的快乐可言。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多时候,你要把兴趣与工作分开,你才能在兴趣上做出更大的成就。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能用父母的积累去在一个行业更快的了解到实质内容,能为了自己的兴趣提供太多的助力,很多时候,提供的助力,比你直接去做你的兴趣,来的更快。
当然,很多人说:“我担心我自己做了那一行,自己的兴趣就耽搁了。”如果是这样,那么要不然就是你毅力不足,不配双修,要不然你就是真的没那么有兴趣。这种情况,即使你直接选择去做兴趣,也未必会有大成。
对普通来说,父母的帮助,行业的人脉,对行业的理解,可以让你更快的吃透这个行业,让你有更多的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曲线救国,会大大加快你的速度。
所以,子承父业未必不好。李泽楷最后不还是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并没有活在李首富爸爸的阴影下。王思聪不也是大搞特搞泛娱乐,也并没有被父亲的传统行业影响。
普通人,更要把握这样的机会。你要知道你的自由,是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2 一穷二白的出身,那你就选择自我和时代。
没有家庭支撑的人,是社会的大多数。你们或是考上了好大学,或是考上了一般大学,或者直接去了职业高中等等。这不是重点,每个人的起点都有三六九等,无所谓的。不可能每个人都是清华毕业的。
这种情况下呢,你需要让时代来选择你。让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你。
什么意思呢?
普罗大众,各行各业,总归有这个时代最好的行业,不要太过于相信各行各业都一样。各行各业做到顶尖都一样,关键你能做到顶尖么?现在让你去做钢材生意,或者让你去做房地产,你选哪个?
近二十年,下面几个行业可以保你有机会进入中产阶级:
2.1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不用说了。现在BAT招人大学毕业生一个月就是1万5,程序员给的更多。就算你以后不再这里,跳出去去互联网公司照样可以加薪。记住,互联网只有20年的光景,传统行业可能已经上百年了。
2.2 尖端科技公司,诸如华为,大疆等。记住判断一个公司是不是值得去的科技公司,要看它做的东西现在有多大市场,国外有多少市场,能吃下多少市场。(做手机的不是科技公司,做电脑的也不是。做芯片和显卡的才是科技公司)
2.3 未来大有前景的公司,你自己呢,很难判定什么有前景,没关系,风投都帮你判定好了,因为风投公司就是投未来的公司呀。人工智能,尖端医疗,生物工程,新能源,这些一直都再说,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2.4 垄断部门,这里的垄断部门,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你要知道,时代变化的很快,移动联通的短信费几乎被微信压到什么也不剩了。垄断的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总有些行业,是很“抗变”的,比如军工企业和教育企业和医疗企业,因为这是涉及到安全的问题。
2.5 金融,如果你家境一般,但是有了好出身,比如说考入了很不错的,受到金融行业认可的大学的话,做金融也是进入中产阶级的好方式。当然,走这条路,是一个中期回报较高的行业。当然,这里也有三六九等,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学识,选择你能选的最好的,然后慢慢奋斗。
所以,对理工科生来说,要么走科技路线,要么走码农路线,是你晋升中产的不二法门。而科技路线呢,又分两种,去搞科研,走教育路线。走这一条路是一个看长线的过程。去搞尖端科技呢,走企业路线。这两条路线,最后其实在某个阶段会互相融合的,所以不要担心。(尖端人才在企业里当独立董事,又在学校里当教授的例子屡见不鲜)。
对文科生来说呢,首选做金融,其次做互联网的非技术岗位。律师和好学校的教育岗位也要考虑。其实文科生选择的范围也非常广泛。中国的精神层次发展还很慢,未来文娱类,文化类等可能会发展的更好,但也可能没什么发展,如果你想晋升中产阶级,你赌不起。
3 术业有专攻,任何行业到了中上层后都一样。
前文我说过了,当今社会有一些行业发展更快。但是牢记,任何行业发展到中上层后,其实差别都不会太大,而且都可以在同一个层次上流动。体制内的局长和企业里的高层管理层可能会互相熟悉,一个教授也完全可以和一个知名导演坐在一起探讨话题,所以你一定要有一个意识,那就是速度问题。
如果你真得发现在某方面你很有天赋,比如别人写文章很累,你写文章分分钟搞定,而且有内涵。比如你的音乐天赋,比如你的绘画功力,你的数学天分。别总是妄自菲薄,和一般人一比,你就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天赋,没有必要和毕加索比,也没有必要和郎朗比,只要你能超过大部分人,就足以保证你做这一行的进步速度。
你要做的,就是发现自己的天赋,然后用这天赋比别人更快的在对应的行业里,爬到中高层的位置,到时候,你就会脱离迷茫,你就会发现其他行业的殊途同归。
好,怎么发现天赋?问题来了。这就是好家庭和一般家庭的差距,越早的发现天赋,你就能越早的摆脱迷茫。优秀的家长和家庭能够让孩子多尝试,进而发现自己的天赋。但如果你到了大学依然迷茫,毕业工作了依然迷茫,那只能说明你没有把利用天赋发现天赋放在心上,甚至说我上面讲的这些逻辑,你都没有彻底搞懂过。
很简单,大学期间,多尝试,多实习,多看书,多了解你内心最想了解的东西,就是发现天赋的过程。普通家庭的孩子,大学期间,是你最后的,可以安心发现天赋的过程了。一旦你工作了,工作压力,生存压力,社会认知对你带来的改变,会让你再也没法反省自我,更不要说发现天赋,然后就浑浑噩噩的每天工作下去,直到你有了家庭孩子,收心认命。
天赋是很重要的东西,希望你不要浪费大学仅有的时光。我见到的,现在在社会里发展优秀的孩子,无一例外,全部是大学时候,或者是工作时候发现了自己的天赋,然后用这个加速度去努力成功的。家庭普通,那么就尽快的梳理我上面的这种逻辑,然后回头,努力,马上行动,今晚开始,就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擅长什么,以后要做什么,别在浑浑噩噩了,你浪费的每一天,都是你人生的最后一天。
4 体制内还是体制外
首先第一点,把态度给我摆正,体制内和体制外都是工作,都能锻炼人,趁早抛弃掉所谓的体制内养人的态度。把两者的位置摆到一致上。
如果你家在体制内,符合上面说的第一大点,那我更建议你安心在体制内里,不排斥,同时利用自己的其他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30-35岁左右,能够达到内外兼修。体制内可以很优秀,你的业余工作也可以更优秀。没什么不可能的。
更何况,现在体制内没你想的那么清闲,也更没你想的那么没用。政治,是社会构成的很大一部分,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其实是分不开的。不要总觉得体制内的工作是如何无聊如何枯燥,你要知道,体制内的工作,最后是真的可以造福一方百姓,关注一方民生的,这比很多企业单纯赚钱卖东西,要来的更有趣,而且更复杂更有成就感。
如果你是一个一般人,没有什么背景,那我劝你遵从内心的想法。如果你真的在体制内很有天分,相信你最后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无非是爬不到很高点,但一般人爬到中上层也足够你保住阶级和下一任孩子了,其余的就让你孩子去奋斗就可以了。
如果你真的觉得不适合体制内,那就安心的去外面闯荡。没什么不对。但请你记住,你适不适合体制内,不是靠你自己臆想的,而是你要真的去聊,去体验,去实践,去发现自己的天赋适不适合。别武断。
5 出国还是读研还是就业
老生常谈的问题。
活在这个世界上,谁都希望自己能够见识更多的世界。
出国的好处:让你更多的了解外面的世界,以后看问题的时候的感觉确实会和没出过国的人不一样,有时候会比较宏观,但有时候也会比较偏激。而且出国也给了你更多发现天赋的机会。所以建议没有经济压力的同学,以及相关专业的天赋所在在国外更发达的同学出国。什么?你问我什么国外更发达,这个都没了解清楚你还出国干嘛?
互联网,很多的细分领域,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比如移动支付。类似互联网这种行业,其实一毕业就就业,反倒比你出国读个书什么的更接地气儿。
但有的行业,就是国外比我们强,如果你不缺钱,那就出去体验。
读研?同样,读研可以给你额外几年时间,让你发现你到底喜欢什么。无论是科研还是读书还是实习。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在读研的过程中,慢慢发现了自己的天分,然后一毕业就曲线救国的朝着方向去了。
而且,读研是你提高学校资本的好途径,特别是针对金融行业的同学来说。金融非常认学校。名校的硕士,远远比普通学校的本科更容易迈入金融,迈向中产阶级。
6 工作后,发现不适合自己,很焦虑,很迷茫。怎么办
同上,看完上面这几点,你的问题无非是在以下几点交叉:
6.1 你根本不适合这个职位,天赋不足
6.2 这个行业太落伍,没互联网金融那么刺激
6.3 你还处在上升期,还没有看到这一行的精髓
6.4 你的能力还不足以让你胜任这个岗位
6.5 你本身太懒,读的书认识的人少还总爱瞎想
6.6 人脉少,父母也不能帮你。
你要做的就是分析自己的不足。到底在焦虑什么,然后用我上面这些逻辑去套用,去发现自己该在哪里进步。你到底是真的不喜欢这个行业,还是能力不足?好好分析一下。然后采用对应的策略,解决焦虑。你永远懒不去思考,你就永远无法脱离焦虑的怪圈。
7 工作中,如何才能实现我想实现的状态
很简单,明白你的诉求是什么。你是要稳定?还是要发展,还是要人脉,还是要金钱。这些都获得,是很难得事情。在大公司和小公司里,多获得上述某个分类的工作路径,都是不同的。你很难兼顾,你也很难保持。这个问题,以后有时间我们再详细的去讲,本篇文章仅针对职业和行业选择,希望解答了你的疑惑。
最后呢,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是没法开天辟地成为马云王健林的,也没有这样的爸爸。焦虑呢,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房价飞涨,生活里的诱惑又多,人难免焦虑。这些都很正常,非常正常。
重要的是你不能急着一口吃个胖子,底层的逻辑建立起来后,那就要慢慢的去实践,去思考,去潜移默化的改变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再你20年后活成你想要的样子,不要冲动,更不要武断。
大部分人呢,这辈子其实都注定了平凡的,你要做的,就是不断思考和反省自己,才能有机会突破这个限制。社会就是个金字塔,你不努力,你安于现状,你浑浑噩噩,你思考犯懒,你就滑到中下层里,你的孩子就会跟着你受苦。你所有犯过的懒,都会要某些人替你背负,或者是你的父母,或者是你的爱人和孩子。请牢记于心。
许多人口说的稳定工作,并不是你应该有的稳定工作,那是稳定的活着稳定的累着稳定的活在中下层里罢了。如果你要为生计打拼,那么请一定要更努力,这样你才有时间去思考和反省自己,上面这些逻辑才能够帮到你。
不然,你只能一辈子的稳定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