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选拔世界一流老师
一流大学的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还要创造发明,不断做出领世界风骚的科研成果。学校保持创造力和活力的主要秘诀就是招揽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让他们的思想相互碰撞,激发灵感火花,从而做出学术突破。
一所大学在多大范围内选拔师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一流的级别。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那么就要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拔最优秀的人才。斯坦福聘任老师的原则就是,选拔在世界范围内该学科最顶尖的人才,而且特别关注出自不同文化背景者,因为这样的队伍更能激发出创造力,有利于做出重大的科学突破。
不仅文化背景差异有利于激发创造力,不同学科背景者在一起工作,也会发生激烈的思想碰撞,从而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以斯坦福语言学系为例,该系教授大学本科的专业有数学、心理学、电子工程、哲学等,后来才选择了读语言学博士,最终不少人都成为语言学界的风云人物或新学派的创始人。
从工资和休假制度上激发创新热情
如果一个人长期待在一个安逸的环境里,就会不思进取,从而丧失创造力。所以这些大学从工资和休假制度上来激发老师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活力。
美国大学多实行年薪制,规定好一年给老师多少钱,然而却在9个月内平均发放完,其它3个月不发薪水。这是大学有意给老师一个错觉:大学每年只雇你9个月,每年暑假这3个月你得自己去“觅食”。这样多数人要么通过申请科研基金,要么到其它院校或者国外大学机构参与合作来给自己发工资。如此很多人的科研成果在增加,科研水平也在提高。
美国大学都有学术休假制度,规定五六年中,老师可以带薪休假一年,这一年老师可以专心做科研,给自己充电。充电的方式多种多样。
第一种方式是走出去,给世界其它知名的大学或者科研机构做科研。斯坦福校园里,一直都有很多来自其他院校的访问学者。这种学术交流是双赢的,一方面来访者自身可以进步,另一方面也为所访问的学校带去了新思想。这种交流与中国大学的进修不同,我们一般是地方院校派老师到名校取经,而西方大学是同级别学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和观点碰撞。
第二种方式是待在本校向同专业的同事学习。比较而言,“不耻下问”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则是“不耻中问”,因为同辈之间是相互竞争的关系。例如语言学系的资深教授汤姆利用学术休假,一边做自己的研究,一边听本系 琼j教授的课。他们两个的研究方向不一样,瓦沙是研究语言认知的,布兰南则是词汇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
第三种方式比较独特,让不同学科背景者为邻。斯坦福大学专门设立了学术休假办公中心,学术休假的老师可以在那里申请一间单独办公室。这里汇聚着全校不同系科的学术休假的老师,他们的交流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老师没有行政职务的压迫感
一流大学都有平等和民主的氛围,因为这是科学研究不能缺失的东西。新来的年轻老师在职称和待遇上肯定得从头开始,但是其他条件都与老教师没有区别。除此以外,还给他们一些特别的照顾,比如给他们科研启动费,给他们专门做研究发表论文的时间。
这些大学的行政职位设的很少,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它的科学与人文学院一共有27个系,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英语、心理学等传统学科,然而整个学院只有1个正院长,外加两三个副院长,每个系只有一个系主任,不设系副主任岗位,也没有教研室主任之类的头衔。没有行政职务的压迫感,少了论资排辈的无奈,大家都可以集中精神轻松搞科研。
“君子之交淡若水”的人事关系
在世界一流大学里,不论是老师之间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君子之交淡若水”来形容。这里的人事关系非常单纯而简单,领导要操心的事情也少,不用调解人事纠纷,清净的环境也是专心做科研的保证。
君子之交的特点就是“和而不同”,从而达到教学和科研的最佳效果。以斯坦福大学语言学系为例,各个学派的老师都有,他们的语言哲学观相互对立,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大家学术上有不同的追求,然而都能做到相互尊重,在竞争中进步。
老师和学生之间除了学业,没有其他方面的瓜葛。老师的家务事不需要学生操心,老师的生活问题不需要学生打点,反之亦然。这样双方都轻松,都可以把心思专注于学业和科研。
心无旁骛专注于教学和科研
一流大学校园的主旋律只能有两个:教学与科研,不能有其他杂音。因为要在学术文化上做出杰出成就,人就不能太物质,不能让物欲占据大脑。
吃饭时间静心听一下周围人都在说些什么,大都是在交流与工作有关的事情,他们往往是把吃饭时间当作交流研究心得的机会。在这些大学的校园也从来没有见到单纯以赚钱为目的的培训班,每年到暑假,整个校园静悄悄的,一派田园诗般情调,人们都在做科研、写论文。
发自内心热爱自己的职业
世界一流大学的老师是因为爱这一行,所以才干这一行。这些大学的老师,经济状况算不上富人,过的就是普通生活。但这些人常有发自内心对教育和科研的热爱,把这些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对科研和教学的热情一直能够燃烧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讲堂是老师人生价值的体现,只有把讲堂视为生命者才会如此!
伊丽莎白教授虽然年届八十,退休多年,却仍精力充沛的从事科研,到世界各地参加学术会议,还在牛津大学出版了一本学术专著,代表着该学科的最前沿研究成果。这些老师热爱科学研究,敬业乐业,所以才能活到老干到老。
专业研究与热衷科普并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是干任何事业的最高境界,世界一流大学的老师不仅从科学研究中获得快乐,也让大众在快乐之中了解他们的思想。他们有两个特征,一是能取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二是能写出风靡世界的科学著作。因为他们都明白,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拉近大众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感,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是产生科学大师的重要基础。霍金是剑桥大学牛顿讲席教授,他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风靡世界。